對孩子無理的要求說不

才智咖 人氣:1.23W

現在家長都知道,過度縱容溺愛不行,過度懲罰限制也不妥,然後就很容易焦慮,生怕自己沒能做到不偏不倚,是個失敗的家長。

對孩子無理的要求說不

對孩子的無理要求說不,看來很難,其實,這事情沒那麼難。只要你不是在某個極端,或是隻會在兩個極端跳來跳去,所謂極端就是完全沒有商量的交涉過程,直接要麼完全專制,要麼完全投降,只要不是這樣,問題就沒那麼嚴重。

我們大部分的正常人,在人際交往的關係中,是很少處於完全被控制或完全主導的極端不平衡的關係中的。和孩子的關係也一樣,極端的關係也不多見。

今天你有點縱容了,明天又有點強權了,這都沒關係,不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心理傷害,也不會導致教育的失敗。

所謂平衡,舉個例子正面管教中說的“和善而堅定”,主要有四點:

 

和善

1)尊重孩子的感受;

2)尊重孩子的潛力;

 

堅定

3)尊重家長的感受;

4)尊重客觀的環境。

 

所謂平衡不是指你每次都要找到一個絕對的平衡點,而是指在育兒這件長期的事情上,總體來說你的處理兼顧了這幾個方面,沒有特別偏向於什麼。

同樣,很多其他的事情上也是,不是什麼不太好的行為做了一次就深深傷害了孩子,就再也不可挽回,不是這樣的。那些育兒書上寫得太絕對,是為了改變你的思維想法,給你震撼的感覺,但現實生活中不是這麼回事。

家長也是一個不斷成長的角色,之前做得不好的地方沒關係,孩子長大之前任何時候改變都來得及。

扯回來,怎麼跟孩子說“不”,說出你的意見和感受就好了。

和孩子有商有量這事,如果越早開始,大一點會相對更容易(對同一個孩子來說,不同孩子性格不同不一定)。

我們家孩子從1歲左右開始跟他說不,兩歲就聽道理了。很多人跟我抱怨“跟孩子講不了道理”,尤其是跟三歲以下的孩子講道理更難,可我實際用起來覺得講道理很管用呀。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第一,你是不是帶著情緒。

心平氣和的才是在講道理,否則,你講得內容再有理,孩子也理解成了指責,溝通的渠道也就失效了。

這一點路易阿婆應該深有體會。阿婆最近被路易的叛逆折騰得沒轍,路易做壞事,阿婆總是難免帶著情緒跟他說教,結果是非但沒用,路易知道她會生氣,還能引起她的關注,故意做出激怒她的行為。一次路易故意把枕頭扔進馬桶裡,阿婆大受刺激氣得不行,她明白自己的管教引來的只有路易的故意報復行為,竟然動心去參加正面管教家長課堂了,有時候真是不得不學習更有效的管教方式。

 

第二,你講的是不是真有道理。

得是危及安全的、對孩子有難以承受的損害的,以及肯定給他人造成較大幹擾的情況,你才能講得理直氣壯。如果只是你的個人偏好,那孩子很可能不服氣,憑什麼按你說的來。

這一條就能刷掉大部分情況,很多時候我們沒那麼有道理,當然也就跟孩子講不通道理。碰到想阻止說教一番的場景,先冷靜想想,我的要求及論證站得住腳麼?這是孩子正常的適齡行為麼?

比如孩子非要開冰箱,是不是也可以順便教孩子如何使用冰箱,信任他們有能力把冰箱用好。如果只是你個人的特定需求,那拜託放低點姿態,請求孩子幫個忙行個方便,當然要讓孩子看到你確實不方便了。

舉個真有道理的例子吧。如果我們生病了不能陪路易玩,站在他的安全形度解釋“有病毒會傳染給他”是很有用的,他有過被傳染生病的經歷,就很懂得保護自己。他也知道不能去我們隔離的房間,多次站在房門口發呆卻不會去打擾,偶爾我們出來喝個水什麼的,路易遠遠看見就衝著我們笑,表達親密和關注,但很注意保持安全距離,如果我們靠近一點,他還會往後退。

 

第三,你自己有沒有以身作則。

你通過講道理的方式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如果孩子接受覺得有理,也會以同樣的標準反過來要求你的,他們簡單的世界裡規則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如果他們發現規則建立者都不履行,那這規則就失效了,講的道理自然也就“無效”了。

很多不良行為的場景,示範比講道理更直接更有效。講道理相對比較抽象,往往是對一個具體場景的.抽象描述,上升到道理的高度,其實不便於孩子理解和模仿。

比如你想讓孩子學會說謝謝,或者學會道歉。與其每次要求孩子說出“謝謝”或“對不起”這幾個發音,不如以孩子的視角替他們說出來,示範給他們看。平時遇到你該給孩子道謝或道歉的場合,你也以身作則。至於孩子什麼時候悉得模仿,就交給孩子自己作主吧,他們才知道什麼時候是最佳時機。

 

第四,你有沒有給孩子創造容易遵守規則的空間環境,以及給孩子時間去自己努力改進。

別一方面講道理,一方面又不改變環境引誘孩子,人性禁不起考驗呀。費死勁講道理,不如干脆讓孩子沒有“做壞事”的機會。比如不想讓孩子玩手機pad,就別拿出來,當然自己也別玩。

而且,孩子的改變也需要時間,讓你改點啥你也做不到立竿見影是吧。最近路易又找到藏起來很久的iPad,開始玩以前玩的修車遊戲(他都忘記怎麼玩的了),我們沒有立馬奪走不讓玩,但每次都勸他“玩一會就不能玩了眼睛會壞的”,時間差不多就引導他去玩別的。

後來有一天他突然就“聽”道理了,拿起iPad玩的時候就自言自語“玩一會就不能玩了眼睛會壞的”,很自覺說到做到(當然不是每次,反覆是難免的,例外也是難免的)。這說明規則已經內化到孩子身上,管教的最終目標正是培養孩子內在的自我控制力,而不是依賴於外在的威懾。

 

最後,別跟孩子死磕較勁,講不通的話試試變通的辦法。

比如前面講的場景,純理性不行,孩子的情感需求也兼顧一下。即使講道理本身,也要考慮到孩子的理解力和接受力,用適合的語言和方式,這時候就看你對孩子的觀察和理解程度啦。親子關係越好,你們互相越理解對方,孩子對你越信任,管教也越容易。

實在講不通就算了,這次哄哄過去,以後找機會再講。家長的心態也要平和,幾次講不通不代表講道理沒用,別就放棄了,而能講通一些重要的方面,才應該感謝講道理解決了大問題呢。

TAGS: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