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情感心理問題調節專家建議

才智咖 人氣:2.03W

研究發現青少年14歲時叛逆指數最高

青少年情感心理問題調節專家建議

英國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青少年最容易出現打架、叛逆、學壞的年齡是14歲。

研究者對9~35歲的男性參與者進行了調查記錄,受試者被要求玩電腦遊戲。通過記錄參與者對遊戲結果的滿意或者失望程度,科學家對他們每一個人的情緒反應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青少年更熱衷於能夠讓他們感到刺激的危險行為,其中14歲的少年最為突出。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科學家斯蒂芬妮·伯內特博士表示:“與兒童有所不同,青少年能夠權衡自身行為的好壞利弊,但他們更關注這些行為能否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刺激,而不是安全與否。”因此,他建議家長要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給予適當建議和引導,以防他們誤入歧途。

“戀師情結”是種心理障礙嗎

作為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師生戀經常會在平靜的校園裡激盪起陣陣漣漪。儘管類似魯迅與許廣平等師生戀終成正果的例子也不少見,但更多的師生戀則是嚐盡酸甜苦辣最終不了了之。

心理學專家認為,某種意義上來說,“戀師情結”也是種心理障礙,對於一些心智尚不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來說,需要專業人士為他們指點迷津。

學生易對老師產生移情

號稱 “校花”的少女菲菲身邊不乏暗送秋波的男孩子,但她內心卻喜歡著自己的語文老師,以至於每到語文課經常走神。

這位老師是中文系畢業的大才子,瘦瘦的個子,憂鬱的表情,肚子裡裝滿了雨果、斯湯達、巴爾扎克、福樓拜、川端康成、海明威等名家的作品和故事,寫得一手好詩,朗誦起來也是聲情並茂,喜歡文學的菲菲和班級裡另幾名少女都被他吸引了,女孩子們甚至都喜歡找他單獨請教,甚至為他而爭風吃醋。

心理專家認為,當代青少年的性心理轉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易將愛戀轉移到年輕的異性老師身上。因為師長是青少年首先熟悉、效仿的楷模,學生對老師的感情往往會由尊敬、愛戴進而轉向愛戀。然而愛上老師的學生往往又是惶恐不安的,假如他們得不到正確對待,便會走向極端,導致心理障礙或疾病。

暗戀老師導致抑鬱迷惘

高一男生小可英語(論壇)成績一直在班級下游,溫柔秀美的英語老師天天單獨開小灶為他補課,讓小可的成績突飛猛進。

與老師單獨接觸的時間長了,小可不知不覺從內心喜歡上了自己的英語老師。他喜歡老師微笑時翹起的嘴巴,喜歡她披散的長髮散發出的陣陣清香。後來有一天,他忽然聽到老師要與未婚夫結婚的訊息,小可頓時感覺如雷轟頂,內心世界愈加迷惘和抑鬱。

毫無疑問,在“戀師情結”中迷惑的青少年需要指點迷津,而教師的楷模作用、教育方式和青少年心理的理解是預防、解決他們心理障礙的重要因素。

青春期的困惑遠不止這些,然而可以說這些是重要的、較常發生的困惑。假如家長、教師和青少年自身都注重學習基本的心理知識,進行正確的青春教育,包括接受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將可能大大減少青春期的困惑。

戀師源於校園接觸面窄

青少年學生輕易“戀師”的原因除了因為自己處於生理非凡時期外,跟在校園內接觸面窄有一定的關係。

如正處情竇初開年齡的女生,身邊圍著的卻都是一群傻頭傻腦的幼稚小男生,受言情小說和影視劇的影響,她們無一例外幻想自己的白馬王子是高大英俊有經濟基礎的成熟男子,可身處校園中,與社會的人少接觸,自然就沒有遇上。所以學校裡的單身男老師就成為眾多女生目光追隨的物件。

對於年輕的男老師來說,大學畢業不久,剛開始自己的事業,就被年輕漂亮的女學生頻頻放電,這當然是件有面子的事情。心無雜念的男老師笑笑就過了,而不是很受得了誘惑或是還沒有女朋友的男老師呢,就可能很受用,三番五次下來,就走到一起了。

身處青春期性意識萌發的階段,學生喜歡上自己的老師是很正常的,但假如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勢必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還可能擾亂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究竟老師們多數都已進入戀愛階段,有自己的意中人,還有的已成家,有自己的配偶。因此,學生在此方面假如感覺不能自拔,應及早調適自己的心理。

多數“師生戀”不了了之

同“老少戀”一樣,“師生戀”絕大多數不會有好的結局。這是因為少女此時的思想和情感尚處於幼稚不成熟的階段,對老師的背景、性格等各方面缺乏瞭解和判別,多半是一時感情衝動,盲目性很大。

也許戀情來得的確熱烈。但由於缺乏實在的基礎,很難持久。加上讀書時代談戀愛輕易分散精力,影響學業。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少女有可能由於和老師談戀愛又不為四周的人接受,感情受到挫折而無心學習,使學習荒廢,甚至輟學。

假如遇上老師已有家室,那麼扮演不光彩的“第三者”角色,更是遭到家庭和學校反對、社會輿論譴責、老師妻子的怨恨,這幾種壓力會使她難於在社會上做人。

假如你的心靈深處也產生了對老師的崇敬、傾慕,那麼請你珍惜,不要用非分的慾念和失誤的行為去玷汙它。一旦師生友誼變為師生戀或越軌行為,也許就失去了它的美好與純潔性。隨之而來的則是無盡的尷尬和煩惱。

戀師學生需調節性心理

戀上老師的少男少女需要調節自己的性心理。首先應想到,老師再優秀,但究竟是老師,大多與自己是兩代人;其次,還應明白,自己看到的究竟只是老師的一面,對老師的全部並不瞭解。

青少年男女正常的異性交往對性心理的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假如與多個異性同學保持友誼關係,就能更客觀地看待對方,也能通過比較來明白異性真正的優點是什麼。這樣的少年男女,心態比較平和,內心充實,精神生活比較豐富,不太輕易鑽牛角尖。

反之,性格內向,朋友較少或根本沒有朋友的人,輕易陷入對某個特定物件的情感之中,而且易走極端,不輕易從情感旋渦中走出來。

由此看來,讓青少年學生意識到“戀師情結”的危害,為他們創造更多與異性交往的機會,鼓勵男女同學間發展友誼,消除對異性的神祕感,對他們性心理的健康發育實在是有益而必須的。

女孩需要富養嗎?

如果你自身感覺富足,你就能給出“有你這個女兒,我很富有”的資訊,那麼,當她手裡捏著一根糖水冰棍,她會無比珍惜地吸了又吸;而不是,眼睛死盯著別人手中的哈根達斯不放。電視劇《蝸居》中,海藻媽對女兒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我吃虧就虧在這輩子沒錢,沒為你們姐妹兩個提供好一點的生活環境,但凡你們從小經歷過富裕,也不會為眼前的小恩小惠所迷惑。”

乍聽這話,好像極有道理。

女孩要富養?到底富在哪裡?

其實很多人不太贊成“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說法,是孩子就要“富養”。只是富在哪裡,如何才是真正的富,相信越來越多的媽媽知道,它不單單停留在物質的層面。

2013年開始,我先後去了近三十個地方,給一萬多名家長講《如何培養孩子的內在安全感》。為了幫助家長們瞭解什麼才是真正的安全感和“富養”,我常常舉新聞曾報道過的“完美女孩”的故事:20多歲的女孩,家裡條件好,衣食住行都給的是高規格。連文化教育上,也是最好的。進國際學校,到國外留學,孩子習慣了一切都要“最好的”。然而,這個世界上不可能事事完美,當女孩發現這一點後,因為無法面對現實,最終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其實,如果一個人內心不滿足,給她再好的物質、文化、教育,她也不會感覺到“富”,即使她穿著PRADA,進出納斯達,她也會有“貧困感”,總覺得還有更好的東西在等著,更好的東西去追求。無法真正的安靜下來,去品嚐已有的一切。

反之,那些內心安足自在的女孩,即使住在貧民窟,也會顯示出富足盈餘的狀態,你沒看見,她總是面帶微笑,還會顧及到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嗎?

這些不是說教,也不是出現於電影裡。這樣的事實,我親歷了很多。

去年我去一家寺廟,探訪那裡收養的孩子們。這是一家古廟,造在半山腰上,車子很難進去,所以很幽靜。我去的時候,看見很多衣物、用品和米麵堆積一處,我當時想,那些傳聞是真的嗎?怎麼不將這些捐贈用到孩子們身上呢?因為外界有流言,說這裡的法師讓孩子們餓著凍著。

等我見到了那些孩子,與法師靜心交談,我才理解他的用心。這些孩子都是棄嬰,大多重度殘障。剛收養的一名嬰兒,出生才五天。孩子剛出生就被放在紙箱裡扔在寺廟門口,差點凍死。廟裡的阿姨日夜守護,用2只奶瓶餵養,一隻餵奶一隻喂蘿蔔汁,才把他救活。

雖然孩子們大多重度殘障,然而那眼神,清澈、安寧,看不到絲毫的不滿和怨恨。連同法師和幾名義工,寺廟裡僅有4個大人,但就是這4個人,給這些孩子創造出一個清平的世界。法師教導他們,飯食七分飽,衣留三分寒。看到孩子們清明的狀態,我立即明白了法師的智慧:人對物質的需求,確實只需七分就夠了,其餘三分,餵養的是貪慾。

我進去時,正好遇到一對有善心的夫婦,怕孩子們凍著,他們送來了20多床冬被。放下被子,他們就準備離開。但法師一再示意他們留下,聽聽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也許,不僅僅是被子?——大多數捐贈者,留下衣物就匆匆走了。法師說,現在寺廟裡缺的不是金錢,不是物資,而是能陪伴這些孩子的人。如果有人帶著善心來這兒,他希望不是代替孩子洗衣做飯,而是教孩子們怎麼做,教會他們如何去生存、去生活;希望善心人只為孩子們傳播善知識、而不是被外界多餘的資訊汙染;希望他們能耐心地聽聽,懂得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而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捐贈。

但很顯然,這是最難的。

匆忙的時代,大多數父母都鮮有時間,低下頭去聽聽孩子內心的真正需求,更何談對著這些殘障的孩子。

曾有人看到部分孩子可以通過手術恢復正常,就免費資助去醫院手術,但寺廟裡的人似乎不太熱心,這引來資助者們強烈的不解……和法師一交流才知道,在他眼裡,這些孩子本身就是圓滿俱足的,和正常人沒有什麼兩樣!即使他們缺胳膊少腿,在他眼裡,也是造物的精華。

對於這些孩子,人們通常用眼睛在看,而這位法師,是用心在看!他用一顆慈悲透明的心,看到孩子圓滿富足的`樣子。難怪孩子們的眼神,如此清亮,因為他們的心,沒有被匱乏不滿汙染過。

這次拜訪確實給了我很多啟示。

到底什麼叫“富”?富並非擁有更多,而是懂得珍惜。更多會刺激貪慾,反倒產生更多“貧困”感:當她有2條裙子,她會想:為什麼我只有2條,隔壁小麗有3條!

而教會孩子學著珍惜,她也許會想:我竟然有2條裙子!小麗沒裙子穿,我可以分一條給她!

當你不惜花取重金,不管孩子是否願意,帶著TA奔走在舞蹈、鋼琴課上,培養孩子的文化修養和氣質時,你是否想過,這是否因為自己心頭的不滿足感——因為你不會,所以你希望女兒能有修養和氣質?或者,你覺得女兒不足,需要通過這些,才能實現你所認為的圓滿?

如果你內心帶著“匱乏感”、“飢餓感”,即使你花費再多金錢,付出再多代價,你也難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富養”孩子,所以要想真正富養,父母要做的,恰恰是看到,並填補好,內心的匱乏感。

當你自己覺得自己圓滿、富足了——即使擁有的很少,有兩件裙子,會覺得太好了,還能分一件給別人;而不是如果有兩件裙子會想著,為什麼我不能像別人那樣,擁有三件?——你就會覺得女兒也是圓滿的:即使她長相不如意、考試有失誤、性格有些調皮……你都能接受,都會給出“有你這個女兒,我很富有”的資訊——那麼,如果她手裡捏著糖水冰棍,她會無比珍惜地吸了又吸,而不是去緊盯著別人手中的哈根達斯。

青春期叛逆是一種成長的需要

青春期是一個過渡期,既屬於兒童,也屬於成人,身體發育和思維能力幾乎和成年人一樣,但在經濟和情感上還需依賴父母,同時又渴望獨立。青少年是“邊緣人”,意味著青少年想要回避成年人的責任時,言行舉止往往就像是一個兒童。有時候他們提出成年人的權利要求時,又像是成年人。

青春期家長的任務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幫助他們找到“我是誰”的答案。青少年的叛逆行為,也是他們尋找自我的一種方式。當然,這並不代表鼓勵青少年用暴力和激烈的言辭與父母相處,而是去理解他們行為背後渴望被尊重的心理。幫助青少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給出建議而不代替他們決定,幫助他們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而不是給予家長認為重要的東西。青少年開始更關注同伴的交往和對自己的評價,這代表他們正在發展情感的自主性。青春期成熟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和父母情感紐帶鬆弛。可以說青春期最痛苦的心理上的完成,就是脫離父母的權威,通過撤回對父母的感情,並把感情轉向同伴來實現這個過程。而在成年期,人會轉向自己的伴侶而徹底完成與父母的分離,成為情感獨立的人。青春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世界,不那麼依賴父母了。如果有的父母鼓勵過度依賴,補償自己孩子時代的遺憾,或者婚姻不愉快的父母試圖從孩子身上獲得情感的滿足,情感上過於依賴孩子,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情感獨立,甚至影響到成年期尋找伴侶和正常的婚姻生活。

所以請理解孩子的反叛行為是一種成長的需要。注意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尊重孩子能有效地傳遞家長的意見,幫助孩子把握成長的方向。

青春期異性交往的5大原則

青春期,是一個美好而懵懂的年紀。原本幼稚的孩子思想和心理在逐步走向成熟,經歷的事情也開始變多;然而,青春期又還不到走向社會的時刻,身上也少了成人的壓力。但是,青春期的懵懂,更多提現在與異性交往的時候。下面,就來看看青春期與異性交往的原則吧。

(1)在交往的範圍上,廣而不狹。愛情具有排他性,而友誼則具有包容性,所以,要廣泛交往。

(2)在交往程度上,淡而不深。淡交就是沒有所圖和索取,不奢求對方過多的情感給予,也不求單一的深交。因為中學時代,各方面還不穩定,對事物的理解還很膚淺,且隨著自己身份地位的改變,而不斷變化。如果感情陷得很深,一旦中斷,將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傷害。

(3)在交往關係上,疏而不遠。疏就是兩人交往要保持一定距離;不遠就是交往要親切、隨和,不要給人一種高傲不可接近的感覺。

(4)在交往關係上,奮而不頹。交往能給人以發奮和積極向上的動力,能促進自己立志、立德、立學。頹,為頹廢,即意志消沉,行為放縱。

(5)在交往感情上,喜而不痴。中學生擇友多以好為標準,但需要把握的心態是:交朋友,建立健康的友誼,而不是對“戀人”的痴情投入。

增強女孩的自我保護意識

很多進入青春期的女孩自我保護意識差,比如,很多女孩會抱怨“為什麼哥哥晚回家就可以,我回家稍晚一點兒都不行”。很多女孩認為,在這個問題上,父母對男生要求與對女生的要求不一樣,就是對女生的歧視。

通常情況下父母對女兒的行為會有更多的一些限制,其目的是為了保護孩子。因為孩子往往缺少對行為後果的預見能力,並不懂得哪些做法有危險,因此,她們往往會誤解父母這種監護和限制,並且把保護視為父母對自己的控制加以反抗。

因此,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時,父母在限制被孩子某些行為的同時別忘了還要耐心地告訴孩子父母之所以這樣做的理由,並教給孩子與異性交往的尺度,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女孩子不能做的。

例如,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單獨與異性獨處一室、與異性去成人娛樂場所、身體的敏感部位的接觸以及做這些事情可能會帶來什麼樣後果等都要讓孩子知道。通過對危害性的剖析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孩子也不例外,當孩子懂得了自我保護的意義,在沒有父母的監督時也會主動約束自己那些危險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