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面對大學聯考考生心理波動

才智咖 人氣:6.55K
   四月的到來,標誌著大學聯考又近了一個月,那麼家長如何面對大學聯考考生心理波動呢,來看看下面的心理資訊。

  家長如何面對大學聯考考生心理波動

家長如何面對大學聯考考生心理波動

離大學聯考還有兩個月時間,河北某中學的高三考生黃麗面對成堆的書籍和試卷發出慨嘆:“我總是無法完成複習計劃,時間不夠用呀”“每天讀書的時間已經很長了,但成績不提高,我是不是很笨?”“班裡的男生太刺激我了,高中6個學期,我覺得他們玩了5個學期,成績卻進步得飛快,我好像一直在後退”…… 進入高三後,面對學習及考試的壓力,每個考生都或多或少的出現心理問題,緊張、焦慮、疲勞、厭學、不自信...一系列問題令考生焦灼,令家長束手無策。

高三複習階段除了要抓緊一切時間高效備考,穩定考生情緒,幫助考生調整心態也是老師和家長的“必修課”。那麼,大學聯考階段考生會面臨哪些問題?又如何解決呢?線上教育平臺天天象上特邀揚州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研究生導師邰啟揚教授針對高三考生常見的幾個關鍵問題,與家長一同分享應對技巧:

考生消極心理:用客觀的自我認知克服

在複習過程中,很多學生會不可避免的產生消極心理,尤其是遭遇模擬考試成績排名下降等問題時,更容易產生消極心理,心慌氣短,焦慮自卑,總是覺得自己不行,越來越沒有自信,猶豫不決,這樣又會導致成績不斷下降,繼而形成惡性迴圈。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家長能夠積極的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和恐懼情緒,培養孩子客觀地自我評價,合理歸因將有效的緩解孩子的情況。心理學研究表明:當考生把考試失敗歸結於“自己天生腦子笨和能力低”或歸因於“考試題目太難”時,他們在心裡就認為“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無法趕上其他人,無法取得成功”,就很難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與動力,會走向自卑甚至自暴自棄,最終喪失自信心。因此,如何讓考生正確合理的分析考試失敗的原因,樹立客觀的自我認知,是解決考生消極心理的關鍵。

針對這一問題,邰啟揚教授在線上教育平臺天天象上推出的大學聯考心理調適專題中提出了有效的應對措施:首先,家長可以教自己的孩子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將消極因素當做積極因素來看待,例如做錯一道題,那就將錯題作為上天派來的天使,讓你在面對真正的大學聯考前就得到警示;其次,通過小事的成功一點一滴塑造孩子的自信心,改變孩子自我懷疑的態度;再者,還可以多陪陪孩子,一起聽聽音樂、聊天,聽孩子傾訴壓力;更重要的是,要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幫助孩子有效緩解消極心態,針對此問題,邰啟揚教授在天天象上還推薦了非常有效的呼吸放鬆訓練。

考生浮躁心理:通過合理的學習計劃治癒

情緒浮躁,根本靜不下心來學習,平時會做的題考試時莫名其妙的做錯,這樣的情況在高三考生中越來越頻發,對情緒和自信心影響都很大,並且直接影響到考生的日常成績,長此以往,必然影響考生的大學聯考發揮。

其實,考生的焦慮浮躁心理原因一方面是對考分的過分看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時間流逝的緊迫感,讓考生感到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太大進步。

針對這類情況,高三家長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幫助自己孩子制定目標明確的學習計劃,開導孩子“不必過於關注考分,只要朝著既定目標、按照計劃走進具體的學習任務中去,心平氣和地全力以赴地旁若無人地進行自己的學習“。邰教授認為要想讓孩子靜下心來學習並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必須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良好的學習方法。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使孩子學習感到有序而輕鬆。家長不僅應該幫助考生制定一個合理的複習計劃,調整學習方法,還需做到不要總是強調負面資訊、給考生過高的定位和過多的期待,對考生多一些鼓勵,對其進行適當的自我暗示,以緩解考生的焦躁情緒。

考生壓力過大,讓孩子不要自身要求過高

在大學聯考衝刺期間,有的`考生會因為壓力過大失眠,晚上睡不著覺,嘗試各種辦法都不見效,反而愈來愈精神;有的學生會因為壓力過大而導致課堂難以集中注意力,在學習時恍恍惚惚,無法集中精力,學完的知識經常不記得;還有的考生則在壓力下情緒起伏不定,如果父母或同學說起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就會很煩,有時候還特別想罵人或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