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成功”的學習行為模式

才智咖 人氣:1.34W
“追求成功”的學習行為模式
由於教師教學態度和方式的影響,自身以往學習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的積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逐步形成相對穩固的、帶有傾向性的“追求成功”或“避免失敗”的學習行為模式。鄭其恭老師就這兩種學習行為模式的性質、結構、特點及對學生後續學習行為的影響,作了探討。這對醫治日趨嚴重的“厭學”綜合症,活化教學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或許有一定的借鑑價值。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圍繞教材的傳授和學習而展開的教與學相互積極影響的協同活動的過程。這一過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獲得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教學作為一種有目的的活動,教師以教學主導者的身份,依據社會的教育目的,為完成育人任務而進行教學活動;學生以學習認知主體的身份,為實現社會要求,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全面素質而參與教學活動。教材則反映了社會的教育目的,是教師和學生展開教與學的活動的依據和憑藉。教師循著教材為學生鋪設的認知和發展通道,以可量的教學目的組合教材固有的學習誘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的學習行為,這樣,教與學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教學活動就動作起來,而教學效果則具體體現在學生的學習結果上。學生學習的結果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學習的成功。學習上的屢屢成功,可使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勝任感、成功欲和學習志趣倍增。無論進行什麼後續學習,他們都以達到成功為目標,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充滿自信,能為自己設計獲得成功的行動方案,動員自己全部身心力量去迎接新的學習任務的挑戰,以新的學習成功來表現自己的自尊和價值。這就形成了學習上的良性迴圈機制,我們稱之為“追求戰功”的學習行為模式。一種結果是學習的失敗。失敗對以後學習行為的影響有兩種不同情況:一是面對失敗不氣餒,總結經驗教訓,克服不足,努力去促進自己學習,去爭取成功。這類學生也會在以後的成功中逐漸形成“追求成功”的學習行為模式。另一種結果是面對失敗而失去信心,視學習為畏途,學習行為顯得消極被動,由此帶來的屢屢失敗又使他們視自己為學習的失敗者。這類學生,對後續學習的目標只求“避免失敗”或則碰運氣,甚至弄虛作假,以求有個好的分數得到老師的表揚,以顯示自我價值;或則有意不努力學習,藉以把學習失敗推諉於沒有下苦功夫,以保持自己的尊嚴,諸如此類等等。這就形成了學習上的惡性迴圈機制,我們稱之為“避免失敗”的學習行為模式。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形成“追求成功”或“避免失敗”的學習行為模式,是與學習結果的歸因傾向緊密相關的。B.韋納的“成就歸因”理論認為,學生一般用4種不同原因解釋他們學習的成績,即:能力、努力、任務難度、機遇或運氣(如疲勞、心境不佳、不公平等)。B.韋納還對這4個因素作了劃分:內因—努力、能力;外因—任務難度、機遇。穩定因素—能力、任務難度;不穩定因素—努力、機遇。可控因素—能力;不可控因素一任務難度、機遇。心理學家把能力、努力稱為“內在控制軌跡”,把任務難度、機遇稱為“外在控制軌跡”。追求成功的學生認為學習的成敗完全取決於“內在控制軌跡”,他們把學習的成功歸因於能力和努力,把學習的失敗歸因於努力不夠。避免失敗的學生卻認為學習的成敗取決於“外在控制軌跡”,他們把學習上的好成績歸因於任務難度低或碰上好運氣,把學習上成績低下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差。不同的`歸因對後續的學習態度,學習行為的影響是極不相同的。追求成功的學生既然認為成功是自己能力和努力的結果,失敗只不過是需要作出更大努力的鞭策,因而在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成功或失敗都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導致進一步的成功。至於避免失敗的學生,當失敗時會消極地接受和看待失敗,認為自己本來就不具備學習成功必須擁有的能力,不是學習的料子,因而努力也是徒勞的;當他們成功時,又認為這不過是是一種運氣、碰巧、機遇、因而成功也不能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潛能而增強學習的信心和熱情。所以,不管面對成功還是失敗,他們的反應都是消極的,無所作為的。學生學習的心理傾向、行為模式無論是追求成功的還是避免失敗的,都是由學生對學習成敗的不同歸因傾向(積極的歸因傾向—內在控制軌跡決定學習的成敗;消極的歸因傾向一外在控制軌跡決定學習的成敗)而造成的。它在後續的學習活動中直接影響著自我價值觀、學習信心、學習積極性和對前途的期待,導致學習需求、學習動因增強或降低。一個學生如果對學習成敗的歸因傾向是積極的,他就會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只要勤奮努力就可取得學習上更多更大的成功,從而構建一種滿懷成功的信念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的學習心理素質,形成“追求成功”的學習行為模式,並以更為積極的態度和加倍的努力去對待哪怕是更困難的學習任務。
TAGS:學習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