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的學習方法

才智咖 人氣:1.54W

葉聖陶生於江蘇蘇州,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 下面是關於葉聖陶的學習方法的內容,歡迎閱讀!

葉聖陶的學習方法

葉聖陶的學習方法——學習語文要練基本功

學習語文要練基本功。寫一篇文章,就語文方面說,用一個字,用一個詞,寫一個句子,打一個標點,以及全篇的結構組織,全篇的加工修改,這些方面都要做到家才算好。這些方面都得下功夫,都得養成好的習慣。這樣,寫起文章來就很自由,沒有障礙,能夠從心所欲。培養這些方面的能力,養成好的習慣,就叫練基本功。

一齣戲要唱工做工都好是不容易的。最近我看周信芳、於連泉(筱翠花)幾位總結他們表演藝術經驗的書,講一個動作如何做,一句唱詞如何唱,都有很多道理。道理不是嘴上說說的,是從實踐裡歸結出來的。我們學習語文,看文章和寫文章也能達到他們那樣程度,就差不多了。學戲的開始,不是從整出的戲入手的,一定要練基本功,唱腔,道白,身段,眼神,一舉手一投足,都要嚴格訓練,一絲不苟。起初當然勉強,後來逐漸熟練,表演起來就都合乎規炬。然後再學一出一出的戲。學繪畫,要先練習寫生,畫茶杯,畫花瓶,進一步練速寫,這些都是基本功。學音樂、舞蹈也一樣,都要練基本功。木工做一張桌子也不簡單,鋸子、刨子和鑿子,使用要熟練,要有使用這些工具的好習慣,桌子才能做得合規格。總之,無論學什麼,練基本功是很重要的。

學語文的基本功是什麼?大體上說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識字寫字。可能有人想,誰還不識字,這個功夫沒有什麼可練的。可是一個字往往有幾個意義,幾種用法,要知道得多些,個個字掌握得恰當,識字方面還得下功夫。髻如“棄甲曳兵而走”,這是《孟子》上的一句話。國小生可能不認識“曳”字,其餘都是認識的。可是國小生只學過“放棄”“拋棄”等詞,沒學過單用的“棄”字。至於“甲”知道是“甲、乙”的“甲”,“兵”知道是“炮兵”“傘兵”的“兵”,“走”知道是“走路”的“走”。他們不知道“甲”是古代的軍裝,“兵”在古代語言中是武器,古人說“走”,現代人說“逃跑”。“曳”這個字現代不用了,只說“拖”。“而”字在現代語言中是有的,如“為……而奮鬥”。可是照“棄甲曳兵而走”這句話的意思說,“而”字就用不著了。用現代話說,這句話就是“丟了愷甲拖著武器逃跑”。到高中程度,識字當然要比國小比國中更進一步,對某些字知道更多的意義和用法。中國字太多,太複雜,誰也不能誇口說念字不會念錯。字要念得正確,不要念別字,這也是識字方面應該下的功夫。

寫字也要下些功夫。不一定要去買什麼碑帖,天天臨它幾小時,這不需要;可是字怎麼寫,總要有個規矩。寫下的字是讓人家看的,不要使人家看不清楚,看得很吃力。有時候我接到些信,字寫得不清楚,要看好些時間,看得很吃力。不要自己亂造字,簡化字有一定的規範,不要只管白己易寫,不管別人難認。字要寫得正確,一筆一劃都辨得很明白;還要寫得熟練,如果寫一個字要想三分鐘,這怎麼能適應需要?要把字寫得正確熟練,這就是基本功。

第二,用字用詞。用詞要用得正確,貼切,就要比較一些詞的細微的區別。這是很要緊的。譬如與“密”字配合的,有“精密”“嚴密”“周密”等詞,粗粗看來好象差不多,要細細辨別才辨得出彼此的差別。“精密”跟“周密”有何不同,“精密”該用在何處,“周密”該用在何處,都要仔細想一想。想過了,用起來就有分寸。如果平時不下工夫,就不知道用哪一個才合適。

用詞,有時也表示一個人的立場。立場,就是站在哪一方面;比方有人說,在土地改革的時候,某村地主很“活躍”,這就是立場不對頭。“活躍”往往用在對一件事表示讚美的場合。對地主用“活躍”不合適,要用“猖撅”。否則人家會認為你是站在地主的立場呢。這些地方如果平時不注意,就會出錯。用詞還有個搭配的問題。比方“成績”,可以說“取得成績”,“做出成績”,如果說“造出成績”就不合適。前邊的詞跟後邊的詞,有搭配得上的,有搭配不上的,把不相配合的硬配在一起,就不行。所以用詞也是基本功,無論閱讀或是寫作都要注意。

第三,辨析句子。句子是由許多片語成的,許多詞當中有主要的部分和附加的部分。讀句子,寫句子,要分清主要部分和附加部分,還要辨明附加部分跟主要部分是什麼關係。比方“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這句話的主要部分是什麼?是“我們取得了勝利”。取得了什麼勝利?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還要弄清楚,“在黨的領導下”是“取得”的條件,雖然放在頭裡,卻關係到後面的“取得”。讀一句話,寫一句話,要能馬上抓住主要的部分,能弄清楚其他的部分跟主要的部分的關係,這就是基本功。長句子尤其要注意。有些人看文章,又象看得懂,又象看不懂,原因之一就是弄不清楚長句子的各個組成部分的關係。

讀文章,寫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憑手寫,還要用嘴念。讀人家的'東西,念出來,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幾遍就更容易領會。自己寫了東西也要念,遇到念來不順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好的文章要多讀,讀到能背。一邊想一邊讀,有好處。這好處就是自己腦子裡的想法好象跟作者的想法合在一起了,自己的想法和語言運用能力就從而提高不少。長的文章可以挑出精采的段落來多讀,讀到能背。讀的時候不要勉強做作,要讀得自然流暢。大家不妨試試。

第四,文章結構。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這條路,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樣開頭的,怎樣寫下去的,跟著它走,並且要理解它為什麼這樣走。譬如一篇議論文,開頭提出問題,然後從幾個方面來說,而著重說的是某一個方面,其餘幾個方面只說了一點兒。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一定有道理。讀的時候就得揣摩這個道理。再往細處說,第二句跟頭一句是怎樣連線的,第三句跟第二句又是怎樣連線的,第二段跟第一段有什麼關係,第三段跟第二段又有什麼關係,諸如此類,都要搞清楚。這些就叫基本功。練,就是練這個功夫。

總起來一句話,許多基本功都要從多讀多寫來練。讀人家的文章,要學習別人運用語言的好習慣。自己寫文章,要養成自己運用語言的好習慣。要多讀,才能廣泛地吸取。要多寫,越寫越熟,熟極了才能從心所欲。多寫,還要多改。文章不好,原因之一就是自己不改或者少改。有人寫了文章,自己不改,卻對別人說:“費你的心改一改吧。”自己寫了就算,不看不改,叫別人改,以為這就過得去,哪有這麼容易的事?

寫之前要多想想,不要就動筆寫。想得差不多了,有了個輪廓了,就擬個提綱。提綱可以寫在紙上,也可以記在腦子裡。總之,想得差不多瞭然後寫。寫好以後,念它幾遍,至少兩三遍,念給自己聽,或者念給朋友聽。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廢話的地方,用詞不當的地方,大致可以聽出來。總之,要多念多改,作文的進步才快。請別人改,別人可能改得不怎麼仔細,或者自己弄不明白別人這樣那樣改的道理,這就沒有多大好處。當然,別人改得仔細,自己又能精心領會,那就很有好處。

葉聖陶由淺入深法的讀書方法

葉聖陶先生治學嚴謹,對讀書的態度極為嚴肅、認真。當他看到有的人為孩子能用兩天時間讀完《創業史》而感到自豪時,便熱心規勸這些同志不要鼓勵孩子這樣做,因為“弄成了馬馬虎虎的閱讀習慣,可要吃一輩子的虧。”他要求“閱讀必須認真,先求認真,次求迅速,這是極重要的基本訓練。”

那麼怎樣認真地閱讀呢?葉老先生介紹了一種由淺入深的讀書方法:

每讀一本書時,首先“就其中的一篇或一章一節,逐句循誦,摘出不瞭解的處所;然後用平時閱讀的經驗,試把那些不瞭解的處所自求解答;得到了解答,再看註釋或參考書”。這第一步只要求讀懂原文,掃清閱讀障礙,〔比如:不認識的生字詞、不理解的章句段落和名詞術語等〕,並且在掃除障礙中,訓練自己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再“復讀一遍,明瞭全篇或全章全節的大意”。這樣要求就深入了一層,要吃透本篇或本章節的內容,並且能夠概括出大意。囫圇吞棗是不行的,缺乏分析綜合的能力也是不行的。

僅僅到此為止還不夠,還必須更深入一層,“最後細讀一遍,把應當記憶的記憶起來,應當體會的體會出來,應當研究的研究出來。”把應該記住的新知識、新觀點或好詞語都記住了,把應該體會精妙之處都玩味琢磨了,把應該研究的東西都經過研究變成了自己的成果,至此,不僅書的內容消化吸收了,而且培養了思考問題和研究問題的能力。

按照葉老的要求認真讀書,收穫肯定是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