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學檢驗的臨床意義

才智咖 人氣:4.37K

自身免疫病(AID)是指由於過度而持久的自身免疫反應導致組織器官損傷並引起相應器官病變或臨床症狀的一類疾病。風溼病是一類涉及到關節、軟骨、肌肉等結締組織的慢性疾病。隨著免疫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分子生物學的應用,各種自身抗體的檢查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臨床。作為臨床醫生,應該熟悉這些檢驗的意義,並能結合臨床及其他檢查,客觀地運用這些指標,協助診斷,瞭解病情,指導治療。這裡僅介紹臨床常用的一些自身抗體的檢測。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免疫學檢驗的臨床意義,歡迎閱讀。

免疫學檢驗的臨床意義

1抗核抗體

抗核抗體(ANA)的檢查最常用於篩查全身性風溼病和自身免疫病。ANA的檢查可觀察到能與細胞核內的核酸和蛋白抗原起反應的自身抗體。細胞內可能存在對多種抗原起反應的抗體。

2抗dsDNA抗體

其靶抗原為dsDNA,是SLE的'特異性指標,特異性可達95%以上,已被列入SLE的診斷標準之一。而且,該抗體會在SLE出現明顯症狀之前幾年就呈現陽性,因此,可以作為SLE的早期預測指標。但該抗體診斷的敏感性較低,多見於活動期的SLE,陽性率為70%-90%,因此,陰性時並不能排除SLE。目前已經明確,該抗體參與SLE的發病。

3抗Sm抗體

該抗體是ANA中的粗顆粒型,通常伴隨抗U1RNP抗體而出現,基本不單獨出現。靶抗原為snRNP,亦是SLE的特異性指標,特異性可達99%,而且能夠反映疾病的活動度,另外,也可以作為SLE的早期預測指標。該抗體敏感性更低,陽性率約為20%。陰性時也不能排除SLE。

4抗U1RNP抗體

該抗體是ANA中的粗顆粒型,靶抗原為核糖核蛋白。是混合結締組織病(即SHARP綜合徵)較為特異的抗體,是該病的診斷指標之一。但該抗體也可出現於SLE、乾燥綜合症等類風溼性結締組織病。

5抗SSA(Ro)抗體和抗SSB(La)抗體

此兩種抗體是乾燥綜合徵的診斷指標之一。在原發性乾燥綜合徵的陽性率可達到88%-96%和71%-87%。此外,亦可以出現於RA、SLE、新生兒狼瘡伴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PBC等。

6抗著絲點抗體

該抗體與硬皮病侷限型密切相關,患者常表現為CREST綜合徵,即鈣化症、雷諾現象、食管運動障礙、硬指(趾)症及毛細血管擴張。該抗體在PBC中亦較為常見,可以為PBC提供預後資訊。此外,該抗體還見於SLE等疾病。

7抗Jo-1抗體 抗SCL-70抗體

抗Jo-1抗體:其靶抗原為組氨醯-tRNA合成酶。該抗體多見於多發性肌炎(常伴有肺間質纖維化)。

抗SCL-70抗體:該抗體是ANA中的核仁型,其靶抗原是拓撲異構酶Ⅰ。該抗體是硬皮病瀰漫型較為特異的抗體,並常預示著預後不良。此外該抗體也可出現與多發性肌炎、IgA腎病等患者。

8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

分為胞漿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兩類。cANCA的靶抗原是蛋白酶3。該抗體是韋格納肉芽腫特別是活動期的特異性抗體,陽性率可達80%-95%,也可見於顯微鏡下多動脈炎、Churg-Strauss綜合徵等。pANCA的靶抗原為髓過氧化物酶(MPO)時,習慣上稱為典型pANCA,該抗體可見於多種系統性血管炎,如顯微鏡下多動脈炎、Churg-Strauss綜合徵、原發性壞死性新月體腎炎等,也見於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等。pANCA的靶抗原為彈性蛋白酶、組織蛋白酶G、溶菌酶、乳鐵蛋白等成分時,習慣上稱為不典型pANCA。該抗體則多見於炎症性腸病、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SLE、乾燥綜合徵等。

9類風溼因子、抗角蛋白抗體和抗環瓜氨酸肽抗體

其中RF是類風溼關節炎的診斷標準之一,但更多的研究表明RF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並不是很好。除類風溼關節炎外,RF還可見於其他風溼性疾病、感染及肺的疾病。抗角蛋白抗體對類風溼關節炎的特異性可達95%-99%,但敏感性稍差,為40%-55%,此外AKA對於RA的早期預警及疾病的預後判斷亦具有重要意義。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是新近備受關注的RA特異性抗體。具有相當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該抗體不僅是RA的早期診斷指標,而且是鑑別侵蝕性和非侵蝕性RA的靈敏指標。聯合應用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和RF將會顯著提高RA的診斷敏感性。

10抗心磷脂抗體

是抗磷脂綜合徵(APS)的診斷指標之一。該抗體既可以出現在原發性APS中,也可出現於繼發於SLE等疾病的APS中,約有30-40%的SLE患者該抗體陽性。APS表現為動、靜脈血栓、血小板減少、孕婦反覆流產等,因此當出現上述症狀時,應進行該抗體的檢測。此外,感染、惡性腫瘤、藥物及其他自身免疫病亦可出現該抗體陽性。

11抗核點抗體

分少核點型(1-5)和多核點型(5-20),前者靶抗原是p80盤曲蛋白,後者靶抗原是Sp100和PML。少核點型多見於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症、乾燥綜合徵,也可見於SLE和PBC等。多核點型常與AMA並存,多見於PBC,特別是對於AMA陰性的PBC患者更有臨床意義。

12抗核膜抗體

又稱抗核周因子抗體,靶抗原是核孔複合物(包括gp210和核孔蛋白p62)和板層素B受體。該抗體在PBC中亦具有較高的陽性率,此外抗板層素B受體抗體也可見於自身免疫性肝炎、抗磷脂綜合徵及SLE等。抗gp210抗體和核孔蛋白p62抗體對於判斷PBC預後具有重要意義,前者陽性常提示PBC有向肝衰竭發展的危險性。

13HLA-B27

強直性脊柱炎(AS)患者HLA-B27陽性率為90-95%。大約42%的青年類風溼關節炎(JRA)存在HLA-B27,Reiter綜合徵患者陽性率大約79%。此外,腸病性關節炎、銀屑病性關節炎也有一定的陽性率。RA病人陽性率不高。

〖注意事項〗

在評價HLA-B27陽性結果時應結合臨床表現綜合考慮,不能單純依靠此結果作出診斷。

14冷球蛋白

冷球蛋白是一種球蛋白,4℃時發生沉澱,30 ℃易聚合,37℃又溶解。分為三類:

1.I型(單克隆型):大多為IgM或IgG 型,無抗補體作用。

型(混合型):兩種或兩種以上單克隆Ig混合,以IgM+IgG最常見,也可見IgA+ IgG;IgG+IgM+IgA等。有抗補體作用。

3. III型(多克隆型): 沒有單克隆蛋白。

SLE 病人血清中可出現混合型CG。在血管炎、腎小球腎炎、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也可陽性。在巨球蛋白血癥或多發性骨髓瘤病人伴雷諾氏現象時與I型冷球蛋白血癥有關。 II型冷球蛋白血癥與自身免疫病例如血管炎、腎小球腎炎、SLE、RA 和 SS 有關。在某些感染如肝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鉅細胞病毒感染和弓形蟲病也可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