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經濟增長視角中我國制度分析方法的運用

才智咖 人氣:9.76K

[摘 要] 本文對馬克思和新制度經濟學的制度分析方法進行了比較分析,制度分析實質上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馬克思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結果中去尋找制度演變的原因,並從哲學的高度說明了經濟增長中制度與人力資本的辯證關係。新制度經濟學雖然拓展了經濟增長理論的分析方法,但存在過於絕對和片面地理解制度在經濟增長中的決定作用的缺陷。在我國運用制度分析方法,必須立足於馬克思制度分析方法,同時借鑑西方新制度經濟學的制度分析方法中的合理方面,結合當今社會的時代特徵與中國的具體實踐來進行。

淺析經濟增長視角中我國制度分析方法的運用

[關鍵詞]經濟增長;制度分析;制度;人力資本

一、馬克思歷來十分重視制度的研究。他對制度(生產關係制度)更多的是從生產關係的基本範疇,即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意義上來研究的,包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等。

制度分析實質上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在制度與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關係上,馬克思認為,沒有抽象的生產,也沒有離開制度的生產力及其發展。任何社會的生產都是在一定的生產關係及其制度條件下進行的,並且不同的制度其效率也是不同的,例如資本主義制度比封建制度和奴隸制度更有效率。在馬克思看來,一個持續一定時間跨度的相對穩定的生產關係(制度框架)為生產力提供了一個相應發展的制度“空間”。

在馬克思的理論中,制度因素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內生變數,而不是獨立於社會經濟發展之外的。馬克思以世界是動態發展的哲學觀為前提,認為人類歷史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既相適應又不適應矛盾運動的過程。制度演變的原因,不能從經濟制度或生產關係自身去尋找,而應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結果中去尋找。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表現為不同階級、階層、集團和個人之間的利益關係,而在特定的社會、時期和條件下對於人們之間的利益矛盾的解決形式,規定著特定的制度的性質和特徵。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制度時,採用階級分析的方法,在不同社會的發展階段中來分析資本主義,從物出發分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考察,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產生和發展變遷的歷史。

馬克思並沒有明確使用人力資本這樣的概念,但他關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辯證統一關係的分析,從哲學的高度說明了經濟增長中制度與人力資本的`辯證關係。馬克思強調在生產方式的變化中,勞動者在生產力諸要素中始終處於主導和能動的地位,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具革命性的要素,佔據著核心地位。馬克思指出,生產力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勞動者勞動技能的進步,其根本動力是勞動者。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說明人作為主體在經濟增長中處於中心地位。在馬克思看來,一方面人的需要是人們進行再生產、推動經濟加速增長的出發點和原動力;另一方面人在不斷滿足需要的過程中改造自己和提高自己,並在自身引起新的需要的同時,成為又一個社會再生產和經濟增長過程的開始。馬克思認為,生產力以兩種方式獲得發展,一是調整和變革生產關係、發展科技、加強管理的社會方式;二是人的能力的充分發展方式。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歸根到底取決於人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在馬克思看來,人的能力本身就是真正的社會財富和最大的生產力。制度是生產關係的總和或組織形式。因此可以說人力資本提供了制度變遷的根本力量。

馬克思還同時重視制度對經濟增長和人力資本具有的反作用,制度和制度創新具有相對獨立性,對人力資本和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能動作用,當一種生產關係不適應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時,只有通過制度創新才能保障人力資本作用的發揮與實現,激勵和推動人力資本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二、在早期的制度學派中,凡勃倫的制度是思想習慣的意思,康芒斯則把制度理解為由買賣的交易、管理的交易與限額的交易等構成的集合。新制度經濟學派對制度的認識與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不同,他們總結早期制度學派的制度概念,認為制度是一系列具體的約束人們行為的規則,由國家規定的正式規則、社會認可的非正式約束(如觀念、道德、習俗以及意識形態)及其實施機制構成。制度環境是一系列用來確定生產、交換與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會、法律規則,制度安排是支配經濟單位之間可能合作與競爭方式的規則。 在人力資本與制度的關係問題上,新制度經濟學的制度分析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揭示制度對人的決定關係。制度本身是一整套規則,它遵循的要求和合乎倫理道德的行為規範,用以約束個人的行為。制度不同於體制,它是一系列被制訂出來的規則、守法程式和行為的道德倫理規範,旨在約束追求主體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個人行為。制度框架約束著人們的選擇集。既然這些規則不僅造就了引導和確定經濟活動的激勵系統,而且決定了社會福利與收入分配的基礎,那麼,制度結構在靜態上就決定了一個經濟實體及其知識技術出路的增長率。也就是說,制度決定論強調了在經濟增長的要素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制度創新,認為其他各要素(包括人力資本)的不同都是制度的不同決定的。

三、論新形勢下中國可持續發展實踐方式的調整,發揮政府在中小企業信用資料庫建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