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對學生如何因材施教

才智咖 人氣:1.97W

傳統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單一的、機械的模式化教育,面對興趣愛好、知識基礎、認知結構、能力水平千差萬別的學生,他們忽視孩子們的個性差異,對學生制定統一的目標,採用同樣的教學方法,做同樣的練習,要求同樣的步伐,佈置同樣的作業,從而導致差生消化不了,而優生卻吃不飽。學生在教師面前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原有的個性,這樣顯然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這種教學很容易扼殺孩子的創新能力,打擊學生的求知慾,因而產生厭學心理,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喪失了原有的活力。
因此,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大膽創新,將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應用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做到有針對性,讓每個孩子都得到個性和知識的全面發展。
那麼,什麼是因材施教呢?它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如何因材施教?下面就這些問題具體展開論述。
一、因材施教的定義。
所謂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學過程和課外輔導中,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個性、興趣愛好和能力等的差異,對不同學生採取相應的教育方式以滿足個別學生差別需求的過程。
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理。
由於遺傳素質、家庭環境和個人成長經歷的不同,在同一班級的國小生,雖然有著共同的年齡特徵,但是在學習的成績、學習態度和方法、興趣和愛好、氣質和性格、稟賦和潛能方面都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教師是對由個性完全不同的學生組成的集體教學,因材施教不是要求所有學生達到統一的規格和標準,而是適應每個學生的不同需要及可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在研究兒童發展的過程中,瑞士心理學家、哲學家皮亞傑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皮亞傑在《結構主義》和《發生認識論原理》等著作中,以兒童認識能力的發展為基本線索,探討了兒童發展過程中遺傳、環境和兒童自身作用的關係問題,得出了具有說服力和廣泛影響力的結論。
皮亞傑的研究結論表明:兒童的發展是以發展主體的自我調節為機制的自我演變過程。遺傳是構成兒童發展的身體物質基礎和先決條件,但不是決定因素。環境因素作為客觀存在,也不能自動對兒童發展產生影響。環境對兒童的作用,產生於兒童主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活動之中。也就是說,只有兒童把環境因素選作自己的反應物件,藉此來構造過改變自己的認識結構和反應方式時,這一環境因素對兒童發展才是有意義的。
綜上可知,個體的差異性決定了不同兒童對環境的選擇的差異性。如何創造符合每個學生髮展的教學環境就至關重要。因此,因材施教的目標就是要創造這樣的教學環境來促進學生與相應環境的相互作用,進而把外在的知識經驗內化到學生個體的大腦中。
三、因材施教基本原則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在教學活動中貫徹這一原則,對於教師有以下要求:
(1)充分了解學生。
在共同的年齡特徵基礎上,兒童的差異是絕對存在的。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須充分地瞭解每一個學生。除了學習成績之外,學生的個性特徵的各個方面、家庭背景、生活經歷等,都是教師因材施教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應該儘可能地通過各種途徑把握每個學生的各方面的情況。
(2)尊重學生的差異。
學生的差異不僅是客觀存在,而且是合理的,因材施教的含義不僅包括承認差異,而且包括尊重差異。在達到基本標準的前提下,教師應當允許學生存在不同方面、不同水平的差異。並且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條件幫助他們得到最適宜的個性發展。良好教育的結構是大批個性充分發展的人,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標準件”。正如杜威所說:“如果從兒童身上舍去社會的因素,我們便只剩下一個抽象的東西;如果我們從社會方面捨去個人的因素,我們便只剩下一個死板的,沒有生命的集體。”
(3)面向每一個學生。
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觀念是,每一個兒童有權利得到適合於自己的教育,教師不能以任何理由忽視任何學生。
四、因材施教的教學實踐。
在因材施教過程中,在把握上述原則的基礎上,要結合實際情況,從學生的差異的各個方面有針對性的採取合適的方法。具體而言,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主要從以下這些方面著手:
第一,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成績差異。
由於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和認知方式等差異,在一個班中的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是不一樣的,學習成績特別優秀的和特別差的人數相對要少,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處於中等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容易犯這樣的認識錯誤,即認為學習好的學生就是好學生,學習差的就是差生,從而特別重視學習成績好的優等生,而對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往往不夠重視,甚至還有一定的心理歧視。這個觀念一定要糾正過來。對於優等生,當然要重視,要對優等生提出更高的任務要求,讓他們精益求精,繼續保持強烈的求知慾。而對於後進生,要給予特別的關心,經常鼓勵和表揚這些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重視,重新找回自信心,重新培養學習的興趣。
第二,學生的氣質和性格差異。
學生的氣質和性格千差萬別,有的好動,有的文靜,有的大方,有的害羞。對於活潑好動的學生,往往自律性不太好,容易搞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等,但這類學生思維往往比較活躍,教師可以讓這些學生擔任班幹部,讓他們有一定的責任感,讓他們起帶頭作用,這樣的效果要比單純地管教要好很多,也易於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而對於比較內向、膽小的學生,對人對事比較敏感,一般自尊心特別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尊重他們,並時常鼓勵他們表現自己。特別是在公開的教學場合,不要輕易地批評他們,即使是他們回答錯誤或是表現不佳,也要給予勉勵。
第三,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差異。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學生的興趣愛好是豐富多彩的,某些學生還表現出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即我們常說的特長。教師應該儘可能地發現學生的這些閃光點,挖掘學生的潛能,讓他們健康地成長。比如,有的學生比較擅長畫畫,那麼作為教師,可以讓他參與班級的學習園地的設計,並及時在全班同學面前肯定他的作用,這樣對該學生來說肯定是一種極大的滿足,產生自豪感,並因此而培養在學習和其他方面的自信心。
第四,學生的家庭背景差異。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的教育環境和家庭的變化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及其重要的影響。教師應通過多種渠道去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比如與學生溝通,召開家長會等。而且,教師還應有仔細的觀察能力,一旦發現學生有異常表現,應引起高度重視,這種情況往往是學生的家庭情況發生了變化或者其他方面受到了影響,及時和學生溝通,瞭解詳細情況,以便採取相應的措施。比如,父母吵架或者離異對孩子的影響比較大,本來活潑外向的學生突然間沉默不語,心事重重,教師在瞭解具體情況的基礎上,要勉勵學生,儘量幫助學生。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與學生的父母進行必要的溝通,讓學生的父母認識到這樣對孩子的傷害,促進家庭環境的和諧,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國小教師對學生如何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