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的民情日記

才智咖 人氣:2.99W

精準扶貧、不落一人。要堅持以人為本、實事求是,進一步摸清貧困底數,把貧困原因搞清楚、分析透,做到對症下藥、精準滴灌,不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

精準扶貧的民情日記

篇一:精準扶貧的民情日記

經過前階段緊張的入戶摸底工作,到現在稍微輕鬆一點了。在葛隊長和陳忠支書的帶領下一行6人來到了新華村國小了解情況,快走到大門,支書介紹:“這就是我們新華國小(大門沒有校名)”,一進大門是籃球場,有坑窪且水泥標號不高,是由於當時資金不足,導致建設質量不高,學校有一幢二層教學樓,整棟樓沒有一點文化氛圍。此刻,校長出來迎接我們,介紹學校的情況,學校一共有學生40人,一年級1個班,三年級1個班,有校長、教導主任及教師共5人,校長的愛人也是教師。由於學生生源少,實施隔年招生,只設一、二、三年級,學生上完三年級後轉到鄰里的建設村國小就讀四、五、六年級。該村有7個組,遠的有4公里多,按照一日三餐就餐標準,除三、五組學生(較近)外,其餘學生均住校。

當我們初步瞭解情況要離開學校時,下課鈴響了,一群黑黑的面板,大大的雙眼皮眼睛孩子們衝出教室盡情奔跑,見到我們,叫到“老師好”,我們也回答“學生好”。籃球場上有打藍球的,有踢足球的,有盪鞦韆的,有追逐打鬧的等等,一片歡聲笑語的場面。此時有一群學生跑過來問到,請問:“老師您們是從昆明來的嗎?”我們回答:“是的”,然後好奇地問“昆明有很大的動物園,有海歐,是不是有很多很大的學校?”,問這問哪,看到孩子們好奇期盼的眼神,我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與他們一樣讀三年級,感到格外親切。

離開學校後,我們工作隊全體人員內心都難以平靜,耳邊想起了習總書記的話:“扶貧先扶智”,智就是教育呀!是功有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常言道:“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教育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我們扶貧工作隊代表的是黨和政府,把扶貧責任扛在肩,把扶貧工作抓在手,扶貧是一項系統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硬體,產業、科教文衛等——軟體,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尤其是我們滄源佤族自治縣是邊疆偏遠貧困落後山區,還是直過少數民族,因教育原因,文化程度低,思想觀念落後,加上生存環境惡劣,世代貧窮。掌握了學校這一情況後,工作隊的思路是對學校的軟硬(重建籃球場、綠化、校名及校訓等)件進行建設完善。

回村委會的途中,忽然想起我的孩子問我:“爸爸,什麼時候帶我們去看北京天安們,萬里長城?我們只是在書上看到”。我回答說“等2015年春節吧(但我卻來到滄源扶貧了,時間只能往後推了)”。這是欠孩子的,一直惦記在心裡。我的孩子在省城,非常向往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渴望出去去看看。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此刻,我想到一首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腦海裡呈現孩子們期盼的眼神,迫切關注的問題,他(她)們多麼渴望能去雲南和省城——昆明呀!他(她)們(包括祖祖輩輩)從來沒有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只是通過電視和書本瞭解外面的世界)。此時此刻我萌發了要是能讓孩子們到省城——昆明看看見識見識的強烈願望,看看昆明的學校、體驗省城的教學與昆明的學生一起互動,一對一結對子,在新華國小建愛心圖書室,看看陸軍講武堂、動物圓、民族村、世博園等省城的風光,寓教於樂,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主要是讓孩子們通過真切的體驗,去感受課本之外的知識,讓孩子們的心中充滿希望和憧憬,更加堅定理想和奮鬥目標,樹立起我一定要勤奮學習走出去的信心。

回到村委會後,我把我的想法告訴葛隊長,葛隊長說:“教育是基礎工程,是脫貧致富的關鍵,這是一件大好事,是關係到下一代的成長,請示廳裡後,一定要把好事辦好”。

篇二:精準扶貧的民情日記

駐村一個多月來,雖然有點勞累,但心情還是比較好,思緒更顯活躍,回到宿舍,心中想的還是白天那一件件的小事;躺在床上,腦海中浮現的還是那一張張淳樸的臉。既然睡不著,就把今天的活動和心得記錄下來!現在農村條件改善了,很多人都富裕起來了,但還是有部分家庭很貧困。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居住條件惡劣,家中鮮有像樣的電器,而家庭成員上有老下有小,缺乏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徑和實力,抗風險能力極其脆弱。

今天,也許是經過雨水的滋潤與洗滌,村民言語裡少了點顧忌;也許是對我們冒雨前來做工作的作風表示認可,無論是在村民家中或是屋簷下,我們講政策、送資訊,村民們表現出極大的理解和熱情;我們訪民情、收集民意,村民們也很主動。雖然今天入戶數量不多,但感受頗深。他們談到了家園建設、談到了救災救濟、談到了發展種養,談到了惠農政策的宣傳……

這些都是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那淳樸的表情、質樸的語言、簡樸的方式,都是以往我們聽彙報、看介紹、讀材料所無法得知的情況,這些問題都是現實問題。下一步,我要想方設法去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提高村委班子自身素質,增強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提高為民服務的能力。其次要從道路和水利專案建設上多渠道爭取上級資金、政策的支援,爭取早日硬化村道、解決村民飲水難問題。第三是要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動,為村民創造一個舒適、衛生的居住環境。第四是要發動群眾共同努力,利用本地資源優勢,通過規模種植砂糖橘、軟枝油茶、高脂鬆和養豬養雞,使農民群眾早日致富起來。

篇三:精準扶貧的民情日記

今天我到三組入戶走訪,感覺三組大部分都是新搬遷戶,一統計,僅去年就搬遷了18戶。原來三組的村民主要分佈在山上和山下,大約各佔一半,山上的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村民們強烈要求搬遷。經村委會協調,在山下整理了一些屋基,條件好的都遷下來住進了新房,目前山上大約還有七、八戶,我決定先上山走一趟。

沿著山路往上爬,大約二十多分鐘才到第一家,叫徐光朝,家裡三口人,低矮的三間土坯房,家裡很亂,滿院都是剛孵出的小雞。徐光朝的兒子徐斌對我們說,他們家三口本來都在外打工,因為他母親生了病,得了肝硬化,在醫院住了幾個月,醫生說沒有了救治希望,不得已才回來。他母親現在病情雖然沒有惡化,但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他父親身體也不好,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和甲亢病,他只有放棄打工回家照顧父母。為了掙點錢,他到省農科院學習了蜈蚣養殖技術,在家裡養蜈蚣,但才起步,還沒有見收;同時又買回了一批雞苗,準備搞規模養殖。徐斌是我入戶走訪來在農戶家裡遇到的第一個年輕人,今年25歲,也是全村唯一一個搞特色養殖的,我很有感觸,年輕人就是不一樣,有文化,有思路,建設新農村就需要年輕人。我對他說,養蜈蚣風險很大,關鍵是技術,所以你一定要多小心,有什麼問題一定要及時請人解決,千萬不能讓蜈蚣生病。

再往上走,來到程梅家,她正在林子裡放牛,我說我們是“三萬”活動工作組的,想到她家裡坐坐,她便把牛拴好,把我們帶到她家。家裡條件還不錯,雖然住在山上,但是樓房,而且也收拾得很乾淨,她說房子建了好幾年了。程梅今年39歲,是我入戶調查遇到的第二個40歲以下的年輕人,接連遇到兩個年輕人,我便有些興奮,現在年輕人都出門打工,留下來的實在太少了。

程梅家裡三口人,丈夫朱朝明開農用車在周邊村從事農產品收購、販賣,每年可以掙一些錢。她在家種莊稼,不僅種了10畝土地,還養了10頭豬、3頭牛、1只羊,我粗略地算一下,她在家種地搞養殖每年的毛收入也有近2萬元。她還有一個女兒,9歲,在洪門鋪讀國小。她家是我在洪門鋪村入戶走訪以來遇到的條件算比較好的一戶了。我問她現在主要有些什麼困難,她說主要是她女兒上學比較困難,才9歲,每天要走幾里路到山下讀書,又沒有同伴,中間要穿過好幾個樹林子,現在野豬比較多,很有危險,上學的時候她可以送一下,放學要是太忙就來不及接,希望能夠解決一下。再就是希望村裡幫忙在山下協調一個屋基,還是想搬到山下去住。

三組山上的資源其實還是很豐富,森林保護得比較好,山場面積也很大,如果年輕人不出門打工,像程梅一樣,在家發展養殖,也還是可以掙到錢。政府應該在這方面做一些工作,力所能及地把年輕人吸引回來,只有年輕人回來了,村子裡才有發展的生機和活力,才可能形成一種良性迴圈,更好地推動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接著我又到吳玉海、程家錢、吳兆旭、塗原進等幾家,情況大體差不多,都屬於比較勤奮、生活過得去、但生存條件又比較差的一類。他們都反映山上條件太差了,而且野牲畜多,破壞性大,莊稼都種不成,要求村裡能夠幫他們遷到山下居住。

從山上往回走,我想村裡搞遷移扶貧是正確的,應該把村民從山上遷下來,人雖然住在山下,但山上的地還是可以種,而且還可以利用山場資源發展特色產業,老百姓也有增收的路子。

社會發展的趨勢是城市化,那麼農村發展的趨勢應該是集鎮化和村莊化,如何探討一種土地流轉機制和搬遷幫扶機制,把那些生存條件惡劣的村民集中遷移到公路沿線、集鎮周圍,讓他們遷得下、住得穩、能發展,應該是政府認真研究並切實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