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日記:綠豆發芽的生長過程

才智咖 人氣:1.03W

一、目的

觀察日記:綠豆發芽的生長過程

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瞭解植物發芽、生長所需要的條件。

 二、方法

選擇綠豆種子,採取清水浸泡、土壤培植等方法,觀察種子發芽、生長的全過程。

 三、實驗過程與觀察結果:

1、2011年7月8日8時30分,將綠豆種子浸入小飯盒,注意水不要太多。因為種子發芽需要呼吸,如果水太多,水中的氧氣又少,會影響種子的發育。

中午12點30分,給種子換水一次。

傍晚18時30分,再換水一次,觀察:發現綠豆種子已經“喝足”清水,膨脹變大,綠豆皮也變成了淺黃色。

2、2011年7月9日8時30分,再換水一次,並將種子移到紗布上,噴灑少量水,觀察:發現一些種子已經漲破面板,露出小白點,既是嫩芽。

中午12點30分,再噴水一次,已有大量種子露出小白牙。

傍晚18點30分,再噴水一次。

3、7月11日8時30分,綠豆長出一釐米左右的豆芽,芽瓣是嫩黃色的,豆殼掛在芽瓣邊,芽根深淺淺地扎紗布裡。把它們移植到土壤裡。

操作過程要細心,以免弄斷根鬚,影響它的生長。移植後每天噴水一次。

4、7月15日,觀察,綠豆芽已破土而出,彎彎的,黃黃的,拿到陽臺,靠近有陽光的地方,但避免直晒。

5、7月17日,觀察:已長出兩片細長的葉子:測量:徑高4.5 cm

6、7月19日,觀察:徑柱已長到6-7cm,葉子張開,已成淺綠色。

7、7月21日:觀察,每棵豆芽都長到了10cm以上,但細細的,徑是白色的`,葉子有3-4片,仍然是長條型的,濃濃的綠色。

 四、收穫與體會:

經過近兩週的觀察實驗,我收穫不小。體會了植物生長過程中需要適宜的溫度、水份和空氣、營養成分。

植物學特徵:綠豆屬豆科,種子無胚乳,有兩片子葉和胚。胚由胚根、胚軸和胚芽組成。子葉著生點以下的為下胚軸。綠豆芽食用的主要部分為下胚軸和子葉。

生長過程大致可分為4個時期:

①胚根生長期:種子吸脹萌動後胚根伸出種殼,芽體約為種子長度的1/2。

②胚軸生長期:幼芽長為種子長度的2-2.5倍。

③胚根伸長期。

④胚軸、胚根同時生長期:胚根與軸生長所需養料由子葉供給。

綠豆在發芽時的灰分、脂肪、蛋白質、澱粉在逐漸減少,還原糖在發芽第二天開始增加,以後繼續遞增,維生素C、氨基酸不斷增加,纖維質也增加。

豆芽生長的環境條件:

在豆芽生產過程中,淋水有供水、排汙、調溫和供氧的作用。豆粒吸脹後培育豆芽,太強的呼吸作用會使豆芽生長過速,胚軸瘦弱,纖維多,因此須控制溫度、減少空氣流通、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最適宜豆芽生長的氣體成分為:氧氣10%、二氧化碳10%、氮氣80%。即需要減少氧含量,增加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但又不可過濃,以免傷害豆芽,因此需通過淋水、覆蓋增加壓力等措施進行氣體調節。低濃度的乙烯能促進胚軸加粗,控制胚根生長。遮光有利於保溫、保溼、控制氣體交流,更有利於薄壁組織的發育。

五、延伸學習

限於家裡的種植條件,綠豆芽在小小的花盆裡長到十幾釐米時,就開始發黃和枯萎,無論再怎麼澆水、呵護,也沒法看到他開花和結果。於是帶著好奇心,我又查閱了大量資料。

1.種植方式綠豆可單作,也可套種間作或混播。它是禾穀類作物的好前茬。近年來,作為填閉作物,綠豆單作面積逐年增加,在許多小麥主產區如黃淮海平原地區多采取小麥與綠豆輪作的方式。

農民從對小麥前茬作物的對比中,認為綠豆不僅能固氮。還可及早騰茬。因此播種興趣在愛漸增加。

綠豆常與玉米、高粱、棉花、甘薯、芝麻、穀子等作物間作,也種於果樹、林木行間、田埂及間隙地等。我國農民在間作套種綠豆方面具有十分豐富的經驗,例如江西宜春地區,1982年在25萬畝的甘薯地套種綠豆,不僅多收綠豆,甘薯也增產8.9%。這種套種方式,既經濟又簡便,並有助於土壤肥力的提高,一舉多得。綠豆忌連作,綠豆不宜以大白菜為前茬。

 2.生長過程綠豆播種期:

春播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夏播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進入8月開始收摘,一般8月上半旬開始上市。綠豆耐溼性和耐寒性較差,怕澇,但在花莢期(7-8月份),如果不能保證較充足的水份,會影響收成。綠豆產量大約90-150公斤/畝。

 3.生物學特性

光照:綠豆屬短日照作物,但有較多的栽培品種對光周期反應不敏感。來自全國各地的農家綠豆品種在北京夏播的實驗表明,高緯度地區來的品種,一般都比較早熟;而從低緯度地區來的品種,有不少是早熟型別的,也有生育期偏晚的,但除極少品種外,都能開花結實,而且有相當多的品種既適宜於春播,也適宜於夏播,這說明綠豆對光照週期反應是不敏感的。

 溫度:綠豆適宜種植的範圍廣,從溫帶至熱帶都能栽培。它喜溫暖溼潤的氣候,耐高溫,日平均溫度30-50℃,生長茂盛(適作綠肥)。氣溫在8-12℃即可發芽,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5-30℃。溫度過高,莖葉生長過旺,開花結莢數少。一般情況下,溫度低於20℃和高於30℃,綠豆不能開花結莢。結莢成熟期要求晴朗乾燥的天氣。有效積溫早熟品種為1600-1800℃,晚熟品種2300-2400℃。生育後期抗凍能力比大豆弱,氣溫降到0℃植株就會凍死,植株上的種子發芽率也降低。

水份:綠豆耐旱。綠豆生育期間還是需要一定水份。育苗期需水份少一些,開花期前後需水量增加。缺水過多會導致過多的共莢敗育,落花落莢,降低產量。臺灣省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綠豆植株需水量平均為3.2毫米/天(大豆與玉米3.2-3.3毫米/天,高粱2.8毫米/天,甘薯1.8毫米/天)。亞洲蔬菜研究與發展中心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在不同的生長階段,缺水7天,光合作用率減少76-99%,並導致單株產量減少28.45%。

 土壤:綠豆耐瘠性強,對土質要求不嚴,以壤土或石灰性沖積土為宜,在紅壤與粘壤土中也能生長。中性土壤最合適,適應的PH值一般不低於5.5,但也耐微酸性或鹼性土壤。怕鹽鹼,在濱海鹽土上的耐鹽極限為土壤含量的0.2%左右,在黃淮海平原的鹽鹼土上為0.15-0.2%,在西北內陸鹼土上,耐鹽能力表現略高。

TAGS:發芽 綠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