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才智咖 人氣:3.13W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育人,而育人的首要工作是德育。德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個人的思想品質是靠長期的培養而形成的,這就要求每一位德育工作者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耐心,持之以恆,才富有成效。做好德育工作,能使學生在實踐中,心靈得到淨化、思想得到薰陶、認識得到昇華、覺悟得到提高,在良好的校園人文、自然環境中陶冶情操,促進學生自我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那麼,在社會變革和德育面臨嚴峻挑戰的新形勢下,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呢?

怎麼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一、堅持德育工作的層次性和一貫性,是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前提。

德育工作的層次性是由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決定的。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決定了學校德育工作管理的層次性,其層次性就校內說,可分為校級管理、年級管理、班級管理。校級管理主要在於統一認識,統一要求,統一步驟和行動;年級管理主要是把學校的統一要求化為年級的共識。制定符合年級特點的制度和方法;班級管理是把校級和年級的要求具體化,重在行動,反覆訓練,形成習慣。堅持德育工作的一貫性,就是要求管理目標和內容要始終如一。德育工作只有這樣層層抓、層層管,各管理層次才能切實做到工作上分、目標上合;職責上分,思想上合;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堅持不懈,充分發揮集體優勢,才能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二、堅持德育工作的目的性,是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宗旨。

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轉變學生的思想。所以。學校的領導、教師要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工作指導思想。“一切為了學生”,就是說學校的全部工作—從課堂到活動、從室內環境到校園綠化、美化、文化建設等都要以教育學生、陶冶學生、塑造學生、提高學生為目的。“為了一切學生”就是要把所有學生都列入教育之列、提高之列,那種只顧拔高,片面追求升學率而拋棄差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要求所有公民的素質都得到提高,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轉變一個差生比提高一個尖子生更具有社會價值。“為了學生一切”,就是要滿足學生,使他們各顯其長,各展其能,儘可能滿足一切條件,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總之,學校工作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做學生之所需,為社會培養以合格加特長的複合型人才。

三、堅持德育工作的表率性,是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基礎。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行其令”。因此,學校在思想品德教育和知識教育、理論教育和實踐活動、個體活動和集體活動、說服教育和嚴格管理、現實教育和理想教育等諸如此類的教育活動中,都要做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愛護學生、信任學生,並要時時為學生的榜樣,處處為學生的楷模,事事為學生的表率,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理解教師,信任教師,尊重教師,增強“表率性”。經常深入到學生之中,體察學生的思想、道德、學習、生活、身體、心理、個性、特長的方方面面;理解、關懷、體恤、幫助每一個學生,密切師生關係,培養深厚情誼;融理想、信念、情操、教養於一身。以自身的師德風範、人格力量,隨時影響和感染學生。師生之間的深厚情意在無形中就強化著德育工作的凝聚和感召的力量。這樣,教師在“導之以行”方面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

四、堅持德育工作的情感性,是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的關鍵。

德育是一項理論性較強的教育,需要通過理性的啟迪,使學生懂得事物的是非曲直,但只靠板起面孔、消極講理是不能奏效的。所謂“通情達理”,一味講理就會產生“情感梗塞”,情不通,理是不會達的。因此,我們在教育活動中,不但要重視理論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更要重視情感的激發,使學生動心、動魄、動情,使學生的心靈和行為,沿著我們的德育指向順暢發展。即使是課堂教學和個別的說服教育。教師也要滿懷真情,情理交融,使學生理達、情動、氣順,不僅折服於理性的邏輯,而且誠服於情感的力量。當學生遇有困難(工作上、學習上、生活上)、挫折(工作上、生活上、思想上)或不幸時,當學生獲得榮譽(比賽獲獎、批准人隊、評選為“三好學生”等光榮稱號)、取得成績或成功(某項創作發明達到預期目的等)時,當學生犯了錯誤但已經認識時,當學生有進取心而又有心理障礙(怕諷刺、挖苦等)時,當學生家庭出現矛盾有礙學習時等,教師應抓住時機,因人而宜,施以德育工作,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堅持德育工作的社會性,是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根本措施。

我國中國小德育工作已形成以政治課、品德課為主,與團隊班會活動和課外活動相配合的管理機制。這種以學校教育為主的'單渠道管理機制,已遠不能適應現代社會條件下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必須從單渠道的學校教育轉變為學校、家庭、社會三者交叉的多渠道立體教育。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必然延續。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增多,資訊量增大,學生不可避免地從不同時空受到來自社會的各種影響。對此,學校不要回避、更不能消極,而是積極地充分利用和創造社會教育的有利條件,依靠和引導社會開展多種德育活動,拓展教育空間,克服不利因素,使之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增劑”“催化劑”。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有著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家長對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也很投入。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家長由於教育缺乏科學性,導致家教失敗。因此。對家長灌輸科學的教育思想,傳授科學的教育方法,形成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是學校德育工作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學校為此可分年級成立家長委員會,完善家訪制度,開辦家長學校,定期舉辦教育法規和教育方法的知識講座,引導家長們如何正確教育自己的子女,杜絕粗暴的打罵式教育。因此,學校要努力建設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德育網路,使學校教育力量和社教育力量相結合,加強德育管理的社會化、立體化,給學校教育力量德育管理以活力,使三者在新的層次上得到全面的和諧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