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是招待,面試是戀愛

才智咖 人氣:2.68W

聘已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招聘,它更是“亮相”或做秀。通過一次招聘尤其是現場招聘,足以折射出企業形象和企業文化的優劣來。
  性格就是作風。多年的軍旅生涯練就了我誠實、負責、嚴謹的工作作風,後來運用到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當中,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招聘風格。

確立新的招聘理念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隨著時代的變遷,過去某些陳舊的觀念需要不斷更新。招聘不能是單純意義上的招聘,應該隱含展示企業形象和文化之目的。基於這種認識,我首先確立了新的招聘理念:招聘就是招待、面試就是戀愛。

雖然說求職者是弱勢群體,他們渴望得到一份工作,但是,反過來講,企業也同樣求才若渴。這是一個雙贏的時代。

雖然求職信件塞滿了郵箱,但是,合適的人選總是難以尋覓。是人才過剩,還是人才短缺?這是一個矛盾的時代。

雖然企業要經過幾輪初試和複試,嚴格甄別求職者,但是,反過來,求職者也在理性地挑選企業。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時代。

招聘工作就是這樣,跳不出對立統一規律的範疇。

招聘已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招聘,它更是“亮相”或做秀。通過一次招聘尤其是現場招聘,足以折射出企業形象和企業文化的優劣來。

從這兩點出發,我們把招聘工作的落腳點首先放在招待上,視招聘工作為企業的“面子工程”,強化“招聘就是招待”、“應聘者也是客戶”的理念,要求每位HR員工在招聘面試中首先要招待好、照顧好應聘者,惟此,才能贏得應聘者的尊重,才能順利實施後續的初試和複試。

一是在面試時,必須與應聘者握兩次手,第一次是當他敲門而入時,第二次是道別時;二是在第一次握手時,必須捎上一句歡迎詞:歡迎您前來面試;三是當求職者落座時,必須遞上一杯水,並且要求時刻保持杯中水量不低於三分之一;四是當求職者久等時,必須有人不時地給予照顧,可以遞上報紙、雜誌、公司宣傳畫冊等,免得他們等得心急火燎。

面試就是戀愛的意思,招聘面試中,雙方都在相互評判,相互抉擇,如果一廂情願,則聯姻不成。一方面,企業的HR們要對求職者作出甄別和判斷;另一方面,求職者也在考量企業,他們主要考慮企業丟擲的“紅繡球”是否值得他們去接收。

如果把初試和複試比作初戀的話,那麼接下來的試用恐怕就是熱戀了,而員工一旦轉正,則說明公司與員工連姻成功。

為此,在面試中,應特別注意三個問題:

一是準備工作要充分,不打無把握之仗。面試過程中,決不能出現場面混亂、草率了事、敷衍應付的現象。在面試禮遇方面,小到一杯水、一張紙,大到桌椅數量、面試場所,都要細緻周到。在面試提綱方面,首先要列出將要問及的問題,並且數量要適當。對面試官來說,初次印象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下一輪複試的成敗。

二是言談舉止要溫雅得體,盡顯專業形象。面試中,要特別注意言談的語氣、語調和聲響,不可像審問似的咄咄逼人,更不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此外,還要注意提問的方式和方法,多問開放性問題,少問封閉性問題;多問刨根式問題,少提隨意性問題。

三是重要事宜要深入交換意見。比如薪金問題,當求職者表示難以接受時,你可以這樣與其探討:“10年前,矽谷的工資最高,而現在的高薪階層卻集中在華爾街,明天可能是律師或營銷專家。輝煌的前景比眼前的利益更為重要,您說是嗎?”

嚴防優秀分子“漏網”

時下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流行這樣一句話: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意為:只招合適的,不招優秀的。巨集觀上講,這句話並沒有錯,因為企業在不同的發展時期需要不同的人才結構作支撐。但是,從微觀上講,具體到某次招聘工作,這句話未免準確,因為招聘的目的是惟才是舉。

誠然,優秀的比合適的少,價碼也更高,錄用的風險也更大,但是,真如球星一樣,優秀人才所創造的價值是適才們無法比擬的,難怪,許多大企業願意花大價錢聘用優秀人才。

一流的人僱傭一流的人,二流的人僱傭三流的人,當一個組織僱用第一個二流的人的時候,就是它走下坡路的時候。落實到招聘中,我始終把握一條原則:僱傭人才應以提高團隊當前的整體素質為標準,必須要求每一個新僱員的素質都超過整個團隊的'平均水平,因而總是希望僱傭到比當前團隊平均水平高的人才,以此來提升團隊的平均素質,不斷進化團隊。

由此看來,對於具體的招聘工作而言,“只招合適的”未免是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更為尷尬的是,某些人力資源員工甚至部門經理,打著這句話的幌子,為了讓自己的位置坐得穩當,把許多條件優秀者拒之門外,這應當引起企業高管們的高度注意。

管理學上有條定律:員工永遠只做你檢查的事。為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監控和考核人力資源部門,或者聘用外來的人力資源專家坐陣招聘面試,以嚴防優秀分子“漏網”。

首先,要求HR們閱讀所有簡歷

要求HR們閱讀所有應聘者的簡歷,確實免為其難,尤其是當一次招聘的信件數量多達成百上千封時。但是,不管有多難,也要硬著頭皮去做,因為:第一,閱讀求職簡歷是HR們的份內事,如果漏讀豈不有“偷賴”之嫌;第二,漏讀容易造成優秀分子“漏網”。

為此,必須將每一次招聘中的所有求職信件,尤其是經理級的信件,要一封不少地抄送給上級,直至老闆,以防員工出於“威脅自己職位”考慮而把優秀分子拒之門外。

事實上,如果事先在招聘廣告中做好了量化工作,那麼,日後的求職信件一般不會太多,篩選難度當然也會大大降低。

時下有人採用自動回覆的方法迴應求職者的Email,多少給求職者心理平添一份慰藉——他們閱讀了我的簡歷。但願這是“真閱”,而不是“假閱”,否則會有愚弄之嫌。

其次,要求人力資源部門提交招聘總結報告,並落實獎懲措施

要求人力資源部門按時提交招聘總結報告的目的是考核HR部門的招聘效果。報告應著重回答以下問題:是否達到了招聘目的?完成了招聘任務?效果如何?求職信總量、應聘比、招聘完成比、錄用比等各項指標分別是多少?招聘成本是否控制在預算之內?廣告費、測試費、體檢費以及其他費用是否合理?本次招聘工作存在哪些問題?當前HR員工以及各位面試官需要提高哪些技能?如何實施培訓?……

針對上述情況,企業要落實獎懲措施,激勵HR員工,以利於他們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例如,如果經民主評議,新進員工的辭職率、適崗率、滿意度達到了先前制定的標準;僅僅通過一次招聘就招募到了企業特別需要的優秀人才,那麼,企業要毫不吝嗇地給予獎勵,反之一定要處罰,惟此才能推動企業的人力資源工作躍上一個新臺階。

量化招聘廣告

查閱鋪天蓋地的招聘媒體,量化的招聘廣告實在鳳毛麟角。這樣的後果只能是引來一大堆“垃圾”信件,增加HR們篩選簡歷的工作量,因為你沒有設定好“防火牆”。難怪HR們這樣感嘆:人力資源工作中最難的是招聘,而招聘中最累最繁的是篩選簡歷。

誠然,有些職位標準難以量化,要靠日後的面試、筆試和實際操作考試才能作出評估,但是,有些職位標準是完全可以量化的,例如,下表中的量化標準相信必定可以大大減少郵件的接收數量:

 

這樣的量化標準,一定會嚇退不少的庸才。

順便說一下,為了加快郵件篩選的速度,還可運用兩個小技巧:

一是在招聘啟示中溫馨提示求職者使用規定的郵件“主題”,例如應聘財務總監的郵件主題必須是“應聘CFO”,這樣,凡是應聘財務總監職位的所有郵件都會自動放入對應的資料夾之中,無需人工操作。例如Yahoo郵箱就具有這種自動分揀功能,只不過需要事先設定好不同的資料夾和對應的過濾器。當然,更為簡便的方法是,在各個職位後面附上不同的收件箱,但這種方法顯然比前者略顯“笨拙”。

二是刊出接收郵件的截止日期,而不用含糊的“一週內請Email至公司”,以便區分不同階段的郵件。

規範面試流程,彰顯專業本性

為了在眾多求職者面前表現出專業化的面試技能,面試官應該不斷修煉招聘內功,規範面試流程。

第一,雙方要守時。面試是雙向互動的,對應聘者要求如期準時赴約,同樣地,對面試官也應該這樣要求,從中可以體現出企業“以人為本”的理念。

對於應聘者而言,守時是底線。不能如期準時赴約的,如果事先沒有通知,則企業方可以不給初試機會,因為我們至少可以這樣判定:這樣的求職者,工作不夠細心,竟然把如此重要的初試日期和時間都可以忘掉,那將來上班後能委以重任嗎?

對於面試官而言,要計劃好幾個批次的面試和時間段,切不可讓求職者超長等待,一旦出現這種情況,HR們要及時告知箇中原因,真誠道歉,並請予諒解。

第二,誰“自我介紹”。自我介紹者應該是面試官,而不是應聘者。很多面試官都忘了前者,卻做了多此一舉的後者。

應聘者的基本情況已經在簡歷上寫得比較清楚,有必要再浪費時間嗎?面試官要求應聘者作"自我介紹"的唯一理由是,他匆忙行事,根本沒有認真、仔細地閱讀分析應聘者的簡歷。這也是不尊重應聘者的一個表現。

面試官做自我介紹,會給人以親和、專業的良好印象,容易拉近與求職者之間的距離。應聘者或多或少會感到:公司不錯,面試官比較專業!

第三,直面薪金話題。這是十分敏感的話題,也是個不可迴避的問題。

毋庸置疑,薪水待遇是應聘者心中的一個重要砝碼。薪水待遇是前提條件,離開了這個前提,接下來的面試可能變成一廂情願的“單相思”——既浪費了雙方的時間,又消耗了招聘成本。

試想,如果一開始不談薪資,可能你認為合適的人選,經過幾個輪次的面試,最後,應聘者卻不願意到崗,這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嘛。

大家知道,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時代,企業可以選擇應聘者,反過來,應聘者也在選擇企業。有的HR們認為,薪資待遇應該保密,初次面試不宜講明。我倒認為,將薪資待遇透明開來,未必是件壞事,可以大大縮短招聘到合適人選的時間。事實上,一個公司的薪資待遇是永遠不可能做到保密的。因此,我的意見是,與其支支吾吾,不如單刀直入。

追蹤優秀人才,真誠對待落選者

在招聘面試中,一旦遇到優秀人才,就立即將其作個案處理,啟動快速預案,三下五除二將之招來,免得被其他公司捷足先登。

對於本次招聘中沒有錄用的優秀人才,要窮追不捨。雖然這次他沒有選擇本公司,但是,工作一段時間後,他可能會迴心轉移。

在實際工作中,也將其納入視線,時常與其保持聯絡,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感動他、打動他,直至把他“挖”到手。這一招其實是跟獵頭們學的,他們不是經常這樣挖人嗎?

而對於那些落選的求職者來講,心裡肯定不是滋味。此時,如果企業的HR們真誠指出對方的不足,或者打個電話,發封Email來安慰一下,必定會起到雪中送炭的“療效”。尊重落選者,就是尊重企業,就是尊重自己。我們的做法是:

對於不合適者,會在面試現場婉轉地指出對方目前存在的不足,並真誠地建議他們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發展,也希望他們密切關注我們後續的招聘啟示,真誠歡迎他們在下次招聘時再次光顧本公司。

這一招效果明顯,有些落選者確實在下一輪招聘中被錄用了,而大多數落選者後來成了朋友,有的還經常保持聯絡。

有時,為了避免與應聘者直接對話,會在面試過後的第二天,給對方去個電話或者發封Email郵件,辭謝對方。

事實上,一個安慰電話或一封Email辭謝信的成本相當低廉,但所產生的能量是難以低估的。也許日後,這些落選者還會經常光顧企業,甚至一如既往地支援企業的發展,因為這些落選者中不乏是企業的老客戶。此外,這樣做的益處還有一條,在他們看來,這樣的企業值得他們尊重,這樣的HR令他們敬佩。

相反,如果連一封免費的Email辭謝信都不願意發的企業,有可能成為他們不屑一顧的物件,因為他們懂得“人敬一尺,我敬一丈”的道理,他們有的甚至坦言:不尊重落選者的企業不值得他們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