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課堂卡片誘動教學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57W

卡片誘動教學作為常規教學的一種有益補充,是立足於師生雙方相互認知和理解的基礎上,以師生雙方的平等對話交流為前提,以教學卡片為媒介的相互作用的教學。具體來說,就是師生根據教與學的需要,製作以知識和資訊為載體內容的卡片,用之於歷史課堂教學,使教與學雙方通過卡片導教導學,使歷史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結合,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整個教學過程處於共振、互動與合作之中,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成為一個學習共同體,以推進教學目標達成的教學。歷史教學的基本形式是課堂教學,根據高中歷史課的特點,常見的型別有新授課、複習課、講評課等型別,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不同的課型都可採用卡片誘動教學。

高中歷史課堂卡片誘動教學研究論文

一、卡片誘動教學在高中歷史新授課中的實施策略

(一)課堂操作流程

學生通過預習卡進行導學----學生自制知識卡----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運用卡片、課件交流學習----師生完成常規教學任務----教師依據問題卡進行點撥----引導學生製作歸納卡構建知識體系----運用反饋卡檢測課堂教學效果。

(二)效果評價

通過卡片誘動教學,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舊模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通過指導和引導,教授給學生方法,如知識卡、圖示卡的製作,完全是學生按照自己觀察和思考的方式製作出來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本節課的基本內容和知識結構。另外,卡片誘動教學以卡片為知識資訊載體,讓學生積極參與歷史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實現了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教師還可以通過卡片獲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饋資訊,進而採取有針對性地要點點撥,提高了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二、卡片誘動教學在高中歷史複習課中的實施策略

複習課是以鞏固梳理已學的知識,使學生形成知識網路、提高基本技能、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主要任務的,它是教學過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傳統的複習課以教師概括總結為主,學生的聽、記、背為輔,雖然能夠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考出好成績,但是整個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被動地位,參與意識不強,其結果是“老師上得累,學生學得膩”,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很難得到發展。

(一)課堂操作流程

學生運用預習卡、知識卡進行基礎知識的複習鞏固----學生形成歸納卡,完成知識構建----師生完成常規教學任務-----運用反饋卡檢測課堂教學效果。運用卡片檢測複習效果。

(二)效果評價

在歷史複習課中,通過引導學生自己製作複習卡片,歸納總結有規律性的知識,有助於學生開拓思維以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從具體的實施效果來看,它主要有以下優點:卡片針對性強,能夠準確把握核心知識點;卡片攜帶方便,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復習;卡片知識由學生自己整理而成,內在聯絡性強,容易查詢、記憶;學生利用卡片作自我檢測,反饋效果好,可以及時查漏補缺;利用卡片複習,新鮮有趣,容易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卡片誘動教學在高中歷史講評課中的實施策略

在課堂教學中,試題評講課的地位不言而喻。評講課上得好不好,效率高不高,直接影響著學生成績的提升和學科教學質量。傳統的講評課,往往是教師將試卷發下,不分主次、難易,對試題從頭到尾一講到底,這種粗放式講評對題不對人,究竟有多少學生會做,有多少學生不會做,問題出在哪裡,教師不瞭解,導致考試的診斷反饋效率低,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利用卡片歸類進行試題講評,則很好地解決了如上問題。

(一)課堂操作流程

學生利用卡片歸納錯題型別----師生共同分析錯誤原因,改正錯誤-----班級建立卡片錯題庫。

(二)效果評價

講評課通過對歷史錯題的分析、改正,可使學生更準確地掌握歷史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解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通過建立錯題卡,一方面有利於讓學生正視自己的失誤和缺漏,時時加以警戒,以培養嚴謹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另一方面,可以讓教師發現學生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和答題誤區,及時加以糾正,強化薄弱環節的教學,從而提高歷史學科教學質量。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有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作為歷史教師,我們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積極進行教育教學創新。卡片誘動教學憑藉卡片這一教學載體與交流平臺,給歷史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實現了師生的積極交往與互動,促進教與學的雙方在相互交流、啟發、溝通與補充中不斷生成新知,讓歷史課堂更加生動,讓歷史知識更加鮮活,讓歷史教學煥發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S].2001.3.

[2]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