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古代文學課程優化探索論文

才智咖 人氣:5.34K

一、對新建專升本院校古代文學課程優化的幾點思考

高校古代文學課程優化探索論文

諸多從事古代文學教學和研究的學者針對新時期高校古代文學課程存在的問題和出現的新情況予以細緻分析,諸多的關注和研究皆立足於古代文學課程內容、觀念、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優化,尤其重視課堂教學這一創造價值的過程,力求讓這門傳統的經典課程的教學實踐更接近新時期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針對新建專升本院校古代文學課程面臨的新問題,在借鑑其他高校的課程優化經驗基礎上,可做以下幾點思考:

1.如何在課時相對少的情況下,合理安排課堂講解與課後引導工作?這就要求教師考慮講解內容的精選和學生課下自學內容的引導。課堂講解內容在基本遵循教材內容順序的基礎上,予以相對靈活處理,或做比較性知識展示,或做分類式知識傳授,在精講內容的基礎上安排學生課後自學內容,以保障教、學雙向溝通的有效和高效。

2.如何將傳統知識傳遞方式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以更廣泛的知識傳遞方法激發學生對古代文學研讀層面的興趣?在保持傳統教學內容的傳遞途徑的優勢同時,可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多媒體課件、網路課程,甚至飛信、QQ等,增強教學的直觀化、情景化、形象性及生動性,構築一個多元互動的網狀教學結構,形成一種開放性、靈活性的教與學的狀態。把傳統文化中最貼近心靈需求和強化人文關懷、最有生機和魅力的內容通過更廣泛的途徑和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傳遞和解讀出來。

3.如何保障知識傳授主體業務能力的不間斷提升?知識傳授主體理應做到教學與科研並重,做知識傳承教授與經典研讀引領的結合教學,能夠擔當學生研讀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要達到以上目標,一則教師可充分利用參加學術研討會、出外訪學進修、攻讀學位等方式促進專業研讀能力的提升,二則教師可嘗試以古代文學課為基礎,開設相關專業選修課,如此則可以以古代文學課為面,做“面”的拓寬工作,以專業選修課為點,做“點”的深化工作。

4.如何加強學生課後學習的自主性?大學課堂面對的是具備一定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且有一定的時間可供學生自行掌控,因而大學教學的目的不在於對已有知識的傳遞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方法的傳授和引導。給了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方法,使學生具備了較強的學習自主性,則能力的培養才會有實現的可能。

二、古代文學課程優化的可行性方案

我們不妨試一試以下可行性的實施方案,為古代文學課程優化盡一點心力。

1.增加古代文學課課時。新的培養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應該允許做更利於教學的合理修訂,可重點考慮在新的培養方案的修訂中增加古代文學課課時,加強對古代文學課程體系的把握,以利於做細緻地講解。在增加課時的基礎上,做好課堂教學內容選取的優化工作和課下學習內容的引導、督促和檢查。

2.合理分配文學史與作品選教與學的比重。以對作品的掌握帶動對文學史的瞭解,力圖避免出現教授和學習本末倒置的狀況,力求以作品為中心,精讀加泛讀,讓學生在切實掌握一定數量的經典作品的前提下,在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的積累上,瞭解文學史發展線索和主要作家風格,進而循序漸進地增強辨析鑑賞能力,避免學生因不瞭解作品或者對作品瞭解不夠而忽視古代文學課的價值。

3.聯袂古代漢語、古代文論、古代文化知識等相關課程。基於這一系列課程部分內容上的相同、相近和相關,將其做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聯絡,以促進教學效果。

4.增設誦讀課。讓學生在聆聽和吟誦中感受經典之美,改觀“只學習,不讀書”現象。學生之所以不讀書,一則懶惰,不去讀;二則沒時間讀。學生的閱讀量是學習效果由量轉為質的重要保障,應該將讀書積累放在前提性的地位。如霍松林先生在2002年“中國古代文學學術研討會”上所強調:“熟讀好書,古代文學中的名著名篇都能背誦。伴隨博覽、熟讀、背誦而來的,首先是識解的高遠和品德、情操方面的潛移默化,其次是對於詩詞駢散等各種文體的嫻熟和運用。”中國社會科學院劉鶴巖博士甚至將“熟讀”經典作品列在高校古代文學課教學方法改革四個方法中的第一個。可以參考英語閱讀課的設定,一週設一到兩節課的經典誦讀時間,使誦讀從無到有,從制度化到常態化。為學生選擇誦讀書目,配合督促措施,以保障誦讀的實際和有效實施。要求須嚴格,檢查要落實,並且可以通過適當開展競賽的方式督促誦讀。

5.開設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課。雖然學生對古代文化典籍接觸得比較早,但是數量和深度都非常有限,導致即使是中文系的學生也存在與傳統文化典籍的疏離、陌生狀態。普遍的浮躁之風使得很少有學生能夠靜心於讀點典籍,更不論通過閱讀來體會人生。古代文學課一般從第一學期就開設,此時期正是學生剛剛進入大學的迷茫和懵懂期,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引導機會,增大學生的閱讀量,使之由閱讀逐漸轉向研讀。學生儘可能多的讀作品還可以為後期開設的古代漢語、古代文論、古典文獻等課程打基礎、做準備。

6.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以及網路資源和網路空間。在承繼傳統教學方式的.同時,增加新的教學手段,注重知識傳授和引導的藝術性和趣味性。古代文學課大量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節省板書時間,向學生展示更多的內容。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也是一個追求深度、追求美感、追求高效的過程。傳統的課堂講授並非皆沉悶、枯燥,只要內容、方法運用得好,一樣會有充實、生動的課堂。多媒體課件的恰當介入,會令課堂更形象、更生動。課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課時壓縮與內容異常繁複之間的矛盾,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惠而不費的網路資源和網路空間,建立長效機制的網路平臺和文字資料庫,將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校園之外,實現非實時的研討交流,讓現代資訊技術為古代文學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

7.採取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在這一方面,湖南科技學院給我們提供了較好的借鑑,把課堂考試延伸到課外的考查,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不侷限於考察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將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積累和參與討論、質疑、研讀等對知識的綜合運用都納入考核的範圍。不能過於相信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應該充分深刻地認識和預料到學生的惰性,從而嚴格掌控考核。

8.注重現代化文獻檢索途徑的傳授,以加強學生的文獻檢索能力。很多學生直至做畢業論文時仍然不知道最有效的資料蒐集途徑和方法,在知識查詢異常迅捷、資料蒐集異常便利的時代,知識的傳授不再以量的豐富和密度的濃重取勝,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充分及時地利用便捷的查詢工具和有效的查詢方法。

9.通過開設專業選修課,以專題教學的方式加強古代文學知識的傳授。教師可根據自己的研讀領域,開設專家、專著、專史性質的專題課,注重專題性和學術性。高校中選修課的研究色彩一般是比較濃厚的,一者可促進教師的研讀深度,二則可拓展學生的學習深度。

10.增設本專業學術性較強的系列學術報告。讓學生在聽取學術報告過程中感受學術的魅力和借鑑學習方法,教師不僅做知識的中轉站,更要做學習方法的傳遞者。學習方法的傳授比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有效的學習方法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學會的,這需要老師的多次示範。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新建專升本院校的古代文學課程優化確實需要細細考慮並認真實施,我們亟需通過課程優化尤其是豐富教學手段和加強閱讀來實現古代文學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求知的快感。通過教師的中介作用,激發起學生與古代文學課的共鳴和呼應。力求讓學生通過古代文學課的學習達到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增強修養的目標,實現知識向能力和素質的轉化。我們亟需通過課程優化,在保持學科優勢、突出課程特點基礎上,讓古代文學課更有效地擔負解讀經典、傳承文化的任務,更進一步體現出古代文學課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所具有的其他課程不可替代的作用,把文學的形象性、情感性與審美性特徵、教育功能體現出來,把中國古代文學的無窮魅力展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