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知識的不同解釋模式解析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發展

才智咖 人氣:1.54W

論文關鍵詞:科學知識;非對稱性解釋;對稱性解釋;新對稱性解釋;科學知識社會學

從科學知識的不同解釋模式解析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發展

論文摘要:從傳統科學哲學和科學社會學對科學知識的非對稱性解釋到布勞爾對科學知識的對稱性解釋,標誌著科學知識社會學學科的建立,而從布勞爾對科學知識的對稱性解釋到拉圖爾的新對稱性解釋,則標誌著科學知識社會學發展的重要轉向。

在科學知識社會學(SSK)之前,無論是邏輯經驗主義、曼海姆知識社會學,還是默頓的科學社會學,都曾經試圖探究科學知識的本性。他們所作的解釋與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相關解釋可謂格格不入。前者認為科學知識截然不同於其他人類文化形態,兩者不能相提並論。而後者則堅持對包括科學知識在內的所有知識進行對稱性解釋。從非對稱性解釋到對稱性解釋,這是科學知識社會學得以確立和發展的重要前提。

一、傳統科學哲學和科學社會學對知識的不對稱解釋

自啟蒙運動時起,整個知識體系就被劃分為兩類,即“純知識,,( Pure Knowledge)和“不純知識”(Impure Knowledge) o“純知識”指不受社會因素影響,不受歷史條件制約的客觀知識或實證知識;“不純知識”則指受社會因素影響,受歷史條件制約的主觀知識。啟蒙運動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將科學知識視為帶有某種優越性的特殊知識。百科全書式的人物狄德羅(D · Diderot)就是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這種思想後來又被迪爾凱姆(E·Durkheim)、曼海姆(K·Mannheim)等學者所推崇和加強,如曼海姆曾經將知識劃分為“精密科學”和“社會科學”,所謂精密科學即指自然科學。“知識的二分法”傳統由此形成,隨之而來的是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在解釋上的不對稱關係,即自然科學知識是客觀的、不受社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而社會科學知識是主觀的,受社會因素影響和制約。因此,曼海姆知識社會學中的“知識”一詞就有了特殊的含義,它僅嚴格限於社會科學知識,而自然科學知識則享有特權,免於社會學解釋。

關於知識的不對稱性解釋在以後的科學哲學和科學社會學研究中得到延續,科學知識的精確性和可靠性被進一步強調,其區別於其他知識形式的特殊性和優越性也逐漸被接受。20世紀20年代興起的邏輯經驗主義對科學知識的本性作了系統的解釋:科學知識是實證的、客觀的,觀察獨立於理論,觀察陳述嚴格區別於理論陳述,判斷知識是否科學的唯一標準應該訴諸於經驗事實。可以說,邏輯經驗主義關於科學知識本性所作的解釋是當時乃至其後很長一段時期內的標準解釋,他們的科學合理性理論也被稱為“標準的科學合理性理論”。

20世紀30年代興起的科學社會學對科學知識本性作出瞭如下解釋:科學知識是確定無誤的。科學家在從事科學知識生產時必須遵守某種“科學良知”—某種制度化的關於科學家行為的社會規範,即傳統的默頓科學社會學積極鼓吹和倡揚的“科學的精神氣質”:普遍主義、公有主義、無私利性和有條件的懷疑主義。這四類制度性的規範來自於科學的制度性的目標—擴充套件被證實了的知識。而“知識是經驗上被證實的和邏輯上一致的規律的陳述”。在默頓看來,科學的精神氣質存在的必然性“不只是因為它們在方法上是有效的,還因為它們被認為是正確的和有益的。它們是技術上的規定,也是道德上的規定”。研究過程中嚴謹的科學方法、嚴格的科學程式,加上由於科學家自身的精神氣質所產生的嚴肅的'科學態度,作為該過程結果的科學知識從理論上來講就依然是可信可靠的。在默頓科學社會學中,雖然是以科學作為社會學的研究物件,但這種研究決不涉及科學知識的內容,換句話說,科學知識的內容、性質在默頓科學社會學中被“黑箱化”了。

由以上可見,邏輯經驗主義科學哲學、曼海姆知識社會學和默頓科學社會學都對科學知識本性作了近乎一致的解釋。他們堅信科學知識是特殊的享有某種優越性的知識體系,堅持對這種真的、理性的和成功的信念及知識狀態“關注於有效的證據”,而將偽的、非理性的和失敗的信念及知識狀態作社會學解釋。顯然這種解釋是一種不對稱立場的外在表現。他們把科學知識與其他文化形態截然區分並對立起來,因此招致了越來越多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