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知識觀的嬗變-論一種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視角

才智咖 人氣:2.25W


  論文摘要:人們對科學知識品質的認識和科學對自然界的認識一樣是不斷髮展的。知識社會學從對傳統的普遍、客觀、價值中立的科學知識觀的解構中,逐步走向相對主義的科學知識觀。

科學知識觀的嬗變-論一種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視角

論文關鍵詞:科學;知識觀;嬗變

傳統的科學知識觀認為,科學知識儘管有社會起源,但這種起源是與科學知識的內容無關的。自然界是現實而客觀的,科學就是致力於提供關於自然現象世界的客體、過程和關係的精確說明的事業。
  科學知識是對自然世界真實特徵的提示,並簡約於系統的陳述之中。純粹的、符合非個人的技術標準的科學知識,是獨立於偏見、情感、自我利益等主觀因素的。隨著科學知識自身發展所日益顯露出來的完整特徵,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交融與互動,在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視野中,科學知識觀發生了根本性的嬗變。

1標準的科學知識觀形成與發展

雖然科學知識觀的形成有一個綿延的歷史過程,但對知識進行系統論述始於實證主義的代表奧古斯特·孔德(AugustComte)。在《實證哲學教程》著作中,他把人類知識的發展劃分為三個時期:“神學時期”、“玄學時期”和“實證時期”。“實證時期”的知識與虛構的知識不同,是基於經驗方法論的、真實的、有用的、肯定而準確的知識。這種知識的典範是現代自然科學知識。
  19世紀,人們驚歎於自然科學成就的同時,逐漸形成了人類及其周圍的世界也服從相同的物理定律與過程,觀察、歸納、演繹與實驗的科學方法不但可以應用於科學,而且在人類思想與行為的各種不同領域裡也可以應用的觀念。除孔德外,實證主義早期詮釋者還包括穆勒(J.S.Mil1)、斯賓塞(HerbertSpencer)和迪爾凱姆(EmileDurkheim)。他們認為,知識的科學性不再需要通過感官領悟,而是必須付諸經驗的調查,沒有觀察就沒有真理。所謂經驗的就是客觀既存的事實,而科學就是對那些事實的觀察和描述,既然經驗就是事實的,科學知識就是確證的。
  進入20世紀,科學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給傳統的科學哲學帶來革命性的衝擊,科學理論難以與自然世界的經驗一一對應。20年代,以石裡克(MoritzSchlick)、紐拉特(Ottoneurath)、卡爾納普(RudolfCarnarp)、波普爾(KarlPoper)維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為代表的邏輯實證主義者,把科學哲學引入新實證主義階段,主張用“科學的邏輯”代替傳統的認識論。邏輯實證主義者認為,感覺經驗是唯一的知識來源,科學必須要能夠“證明為真”,證明的方式包括經驗證明和形式上理論上的邏輯證明。所有有意義的陳述,要麼是關於感知材料的可確證陳述;要麼屬於“分析性”陳述,諸如邏輯和數學上的陳述2 3=5,5是2 3分析性陳述的必然結果,自然為真。他們認為,只有科學能給予我們真正的知識,形而上學的東西,如本質、本體、存在、第一因等等,都是沒有意義的,必須加以摒棄。“意義”(meaning)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意義有所指,並且是可由經驗加以檢驗的。只有可用經驗檢驗的命題才是真命題,否則便只是假命題,這便是邏輯實證主義的“可證實性”(verificability)。科學的特徵是從經驗出發,通過分析和演繹得出規律性的通則。通過對科學語言進行邏輯分析,排除與科學發現有關的社會、歷史和心理因素,以便給科學提供純粹的理性重建。把實證主義原則與數學、數理邏輯和語言學的成果結合起來,建構了邏輯實證主義的.意義理論,即一切科學都是經驗科學,每一個有意義的陳述等值於某種以指稱直接經驗的名詞為基礎的邏輯結構。邏輯實證主義者認為,科學的邏輯或一種完整的經驗科學知識應該探討以下三個問題:…一是知識的基礎問題,即檢驗科學假說的最終論據是什麼,包括每一門科學有無這樣的基礎以及各門科學之間有無共同基礎;二是理論的結構問題,即概念之間及陳述之間有系統的聯絡,特別是公理系統的解釋問題和說明邏輯;三是理論的確認度問題,即證據在多大程度上給假說以支援,或假說從證據得到多大程度的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