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建構論視角下的社會實體觀

才智咖 人氣:3.25W

論文關鍵詞:社會實體;建構;日常生活;知識社會學

簡析建構論視角下的社會實體觀

論文摘要:主觀與客觀、結構與行動一直是社會理論討論的焦點。遵循舒茨現象學社會學之路,伯格與勒克曼從社會實體的概念出發,解析社會實體客觀建構與主觀建構的辯證過程,展現了主觀與客觀、結構與行動問彼此建構的關係,開闢了一條面向常人日常生活的知識社會學之路。它凸顯了知識在社會建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知識是社會實體客觀性外在化及其內在化的橋樑。

社會學產生以來,個體與社會間關係始終是理論爭辯的核心。涂爾干更多地強調“社會事實”而非個體意識決定著個體行為,強調社會實體的客觀性。而韋伯則主張,個體或群體以主觀意向為引導而做出社會行動,社會學研究的物件恰恰是行為的意向聯絡,強調了社會實在的主觀性。之後,帕森斯認為社會個體的行動在其行動目的與所採取的手段之間,受到了社會條件和規範的制約,從而將社會學的理論焦點引向了結構與主體間關係的探討。

然而,自帕森斯提出社會行動結構的論點以來,討論就沒有中斷過。胡塞爾開啟的現象學運動便是難以忽略的一種聲音,尤其是舒茨的努力,使現象學與社會學相結合,將結構與主體關係的探討引人到常人的日常生活世界,開闢了社會學理論研究特別是知識社會學研究的全新領域。但是由於去世過早,他未能將日常生活世界與個體之間的關係系統清晰地展現出來,這一任務是由其學生和助手伯格和勒克曼來完成的。學界通常把二者建立的這一理論流派稱為“社會建構論”。

除了與現象學社會學有著密切淵源,這一理論流派更多的是在與知識社會學的對話中建立起來的。知識社會學的近代源頭要歸功於19世紀德國思想的三大發展,馬克思“社會存在決定人的意識”、尼采的“謬誤意識”和歷史主義著重“人類社會情境相對觀”的命題皆成為了社會建構論的思想來源。曼海姆將德國這一思潮帶人英語世界,並在意識形態的梳理中,以關係主義方法論為基礎,指出人類的任何思想都不能逃離社會脈絡意理化的影響。在與結構功能主義對話的過程中,墨頓提出了“顯功能”和“隱功能”的概念,擴充套件了潛在意識與社會之間關係的理論命題。此外,一些對知識社會學發展做出貢獻的學者,都進人了伯格和勒克曼批判的視野。

伯格和勒克曼認為,以往的知識社會學在理論上一直側重認識論,而在經驗上側重思想史,它應該致力於社會中成為“知識”的事物。他們致力於超越認識論與方法論上的知識社會學,將之發展成為一門經驗性質的學科,認為知識社會學應該解釋知識與實體的關係,即人類思想與社會實體之間呈現了怎樣的聯絡。

鑑於國內學界缺乏對《社會實體的建構》一書的介紹和評論,本文依循伯格和勒克曼的思路,從對社會實體的概念開始,解釋社會實體的客觀建構過程和主觀建構過程,以呈現日常生活知識與社會實在的關係,解讀建構論視角下的社會實體觀。

一、何謂社會實體

伯格和勒克曼從對日常生活知識基礎的認識開始了對社會實體的解釋。他們認為,日常生活的知識基礎是指“主觀過程(與意義)的客觀化,以及透過客觀化過程而建構的'互為主觀的常識世界”。他們所研究的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知識,並非傳統社會學中的具有特定含義的知識社會學的研究物件。為理清這一基礎,他們從日常生活中的社會互動、語言與知識3個維度說明了切合生活中的人的現實。

伯格和勒克曼認為,常識性知識產生於面對面的情境中。個體在面對面的情境中,以米德的“鏡中我”為機制,將具有象徵意義的每個個體的經驗整合成不同的型別格局,並以這種型別格局確定他人身份。型別格局不同,象徵的意義也就不同,各種型別之間的親疏感也是不同的,這樣我們對他人的定義也就發生了差異。進而,“生活的現實可理解為各種型別的序譜,而這些型別在逐漸遠離面對面情景的‘此地、此刻’時,匿名性質也會逐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