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語言中的歧義現象及消除論文

才智咖 人氣:1.4W

摘 要:歧義是自然語言中正常存在的現象,筆者深入分析歧義現象的內涵與外延,詳盡剖析新聞語言中經常出現幾類歧義現象。最後,文章討論消除歧義的方法,對新聞撰稿工作有一定的幫助。

新聞語言中的歧義現象及消除論文

關鍵詞:新聞語言;  歧義;  歧義的消除

1歧義的內涵與外延

歧義是一種意義和表達形式不一致的語言現象,即不同的意義用卻用相同的形式表達出來。同形是產生歧義的必要條件,包括了同語素、同詞、同語序和同音。歧義與多義、語義模糊、語義籠統三個概念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多義一般由多義詞造成,並且這些義項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聯絡。語義模糊是指語義所反映的物件邊界不清楚,這往往是由客觀概念的外延具有模糊性而決定的。語義籠統由概念的概括性造成。比如,“燈”一詞的語義是籠統的,可以指檯燈、路燈、吊燈等各種型別、材質的燈具。此外,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可做不同理解,產生無限多的意義,但這不屬於歧義研究的範疇。而不同人對同一語句、詞語的不同理解,也不能算作歧義。最後,歧義是自然語言中正常存在的現象,它和語病現象有著本質的區別。

2新聞語言中的歧義現象

歧義是語言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以準確、精煉見長的新聞語言也不能例外。同時,對新聞語言中的歧義現象進行深入研究,必將有助於資訊的精確、順利傳遞。

2.1簡稱造成的歧義 簡稱的使用可以達到言簡意賅的資訊傳遞效果,但如果使用不當,把不同的意義壓縮到相同的語言形式中,則會造成歧義。比如:1)英人筆下的乾隆盛世:貧富差距之大世所罕見 。“英人”一詞本指智慧和才能超群的人。此句中的“英人”如果按照“才智超群的人”來理解,是完全可以的。但看過後面的詳細報道,人們才會明白這裡的“英人”是“英國人”的簡稱。2)被控謀殺兩歲親生女 美婦獲判無罪震驚全美 (《深圳晚報》2011.7.7)。句中的“美婦”所表達的並非人們熟知的“美麗婦人”一義,而是“美國婦人”的縮略語。

2.2同音造成的`歧義 語言中存在著大量同音、不同義的字詞。這些字詞如果出現在報紙新聞中,因為有字形上區分,不會導致歧義;如果出現在電視新聞中,單純通過播音員的朗讀,無法區分兩組不同的字詞,歧義也由此產生。比如:3)“越劇”和“粵劇”。

為慶祝建黨90週年,主旋律題材的新派粵劇《刑場上的婚禮》,日前與北京觀眾見面。(《朝聞天下》2011.5.22)。越劇和粵劇是兩個在發源地、唱腔、曲目等方面都有很大差異的劇種,但兩詞的語音形式完全相同,所以在口語中無法區分,容易產生歧義、造成誤解。4)“致癌”和“治癌”。最近網路上開始流傳一則關於牙膏中的三氯生抗生劑可以致癌的訊息。(《黑龍江衛視新聞》2011.9.7 )。“致癌”和“治癌”意義大相徑庭,語音形式卻毫無分別。所以,二者在語流中容易混淆。例(4)可以理解為三氯生抗生劑導致癌症,也可能理解為三氯生抗生劑治療癌症。

2.3組合造成的歧義 這是一類由於兩個詞、兩個語段之間有不同的語法、語義關係造成的歧義。比如:5)儘管母親丟下她和兩個妹妹離家出走,但是小孫並不記恨她。(新浪網新聞中心 2008.6.12)。這句話可以在“她”後面劃分出語法、語義的第一個層次,也可以在“兩個妹妹”後面劃分出語法、語義的第一個層次。相應地,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母親丟下小孫、也丟下小孫的兩個妹妹之後離家出走;也可以理解為母親丟下小孫之後,帶著小孫的兩個妹妹離家出走。6)美國與墨西哥部分地區發生大面積停電(《新聞直播間》2011.9.9)。例(6)是《新聞直播間》中一則新聞的標題。其語法、語義的第一個層次可以劃在“美國”之後,也可以劃在“美國與墨西哥”之後。因此,這個標題可以理解為美國的部分地區發生大面積停電,墨西哥的部分地區也發生了大面積停電;也可以理解為美國全國發生大面積停電,而墨西哥只有部分地區發生大面積停電。

2.4預設造成的歧義 預設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哲學領域。它是隱藏在句子或語段之間,需要人們通過邏輯概念、語義、語境等推匯出來的某一句話的背景資訊。比如,“他的電腦壞了”這句話的預設是“他有電腦”。而“這座中學的校長姓張”和“這座中學的校長不姓張”的預設都是“這座中學有校長”。

預設在新聞語篇中的正確運用,可以增添感染力、概括力、生動感。比如,“卡扎菲身在何處?”是2011年5月28日的《新聞直播間》中一則新聞的標題。通過這個簡短的標題,人們可以推斷出“存在一個卡扎菲”“卡扎菲不知所在”“目前世界正關注著卡扎菲的去向問題”“卡扎菲是一個重要的人物”等一系列的預設。

但有些新聞語言中的一部分歧義現象,也是由於預設不同而造成的。比如:7)財政部和住建部昨天釋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公共建築節能工作的通知》,要求避免建築外形片面追求新奇特。(吉林衛視《新聞參考》2011.5.12)。8)11日成都正式發文嚴禁非法打撈“地溝油”,規範餐廚垃圾收運處置。(《華西都市報》2011.7.19)。例(7)的預設有兩種。第一,建築外形追求新奇特的做法都是片面的,必須避免;第二,建築外形可以追求新奇特,但不能片面地追求。例(8)的預設也有兩種。第一,打撈“地溝油”的行為是違法的,必須嚴厲禁止;第二,打撈“地溝油”的行為存在非法與合法兩種,非法打撈必須禁止,但合法打撈不必禁止。

3餘論:新聞中歧義的消除

綜上所述,歧義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語言現象,它對資訊的傳遞造成一定的阻礙。但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表達方法,歧義也是可以消除的。首先,使用簡稱要適當。簡稱往往是通過抽出原詞語中的主要語素創造出來的。當抽取出來的詞素或語素重新組合後,與語言中原有的另一詞語相同時,我們必須放棄這個簡稱,使用全稱。其次,利用語境消除歧義。如果語境中提供的背景資訊充足,觀眾或讀者完全可以根據這些資訊做出正確判斷,從而自行排除因同音、組合及預設造成的歧義。這就需要新聞編輯記者在上下文中提供完整的情景、場景和文化背景。再次,利用停頓和標點符號消除歧義。比如,例(5)傳達的是小孫的媽媽丟下了自己的孩子離家出走,所以應在“儘管母親丟下她和兩個妹妹”和“離家出走”之間加上逗號。

另外,漢語中有一部分歧義是由於重音位置及停頓位置不同造成的。比如,“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根據重音位置的不同,可以有完全相反的兩種理解。如果重音落在“就”上,全句表達出報紙很貴,七個銅板才能買到兩份報紙的意思;如果重音不落在“就”上,全句表達出報紙便宜,七個銅板可以買到兩份報紙的意思。類似這樣的語句如果出現在報紙新聞中,需要編輯、記者在語境中給出足夠的背景資訊,讓讀者根據上下文推匯出正確的語義;如果出現在電視新聞中,需要播音員整體把握語境,準確調整重音及停頓位置,把正確的資訊傳遞給觀眾。

參考文獻

[1] 趙元任. 漢語中的歧義問題. 語言學論叢,1959(15).

[2] 朱德熙. 漢語句法中心的歧義現象. 中國語文,1980(2).

[3] 何兆熊. 新編語用學概要.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