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鞋業貿易公司實施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策略

才智咖 人氣:2.23W

摘要:中國加入世貿以來,對外貿易體制和政策逐步調整,國內貿易企業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貿易企業自身的管理缺失、人力資源戰略的缺失,成為限制企業發展壯大的瓶頸。本文對從事鞋業製造加工業務的貿易公司在生產、管理現狀進行觀察,利用邁克爾·波特的五項因素分析方法,從公司外部環境、組織戰略、勞動力、企業文化、生產技術和工作管理五方面探討對該公司實施人力資源策略的可行性。

對鞋業貿易公司實施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策略

關鍵詞:國際貿易 組織戰略 人力資源規劃 績效管理 企業文化


  某鞋業貿易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年輕女性PU質地鞋類產品出口的貿易公司,主營業務是通過代理商和經銷商向國外市場投放針對年輕女性的各種鞋類產品。缺乏雄厚生產能力.使公司成為為爭取生存與發展,往往在與外方談判中降低品牌訴求與供貨價格,從事大量貼牌產品的低利潤生產貿易模式。公司以歐洲特別是歐盟各成員國客戶作為經營目標,不直接面對消費者.通過了解和追隨國外時尚鞋類產品的潮流趨勢,採取批量出口貿易的經營模式,爭取客戶在女鞋銷售方面的認同與支援。獲得穩定增長的客戶資源與市場份額。公司員工除必備的財務人員和處理日常內務的工勤人員外,主要由兩種職業型別人員構成.一種是專門從事外貿接單的辦公室業務人員,具備一定外貿英文聽寫水平和一定年限的從業經驗;另一種是專門從事不同鞋款製作的版房技術人員.由從事鞋型別款設計與製作十多年工作經驗的師傅與負責一般技術人員組成。
  經營者並不注重公司文化的構建。公司人員構成中8O%以上人員年齡在27歲以下,屬於從業時間短、未有家庭負擔約束的就業人群。家族式的經營模式使公司強調經營者的絕對權威.不鼓勵權力下放。家長式的員工管理模式使員工在公司工作中必須事事以經營者的明確肯定作為商業行為的依據。員工在公司中被看作是承擔並完成任務的載體,並不強化個人貢獻對公司的影響。企業文化更多可以以“來去自由、鬆散乏味”概括。員工對公司的認同度與忠誠度往往不能經受住其他公司更高薪酬的考驗
  作為一家主要市場在歐洲的女鞋產品貿易公司.其產品必須緊貼市場變化趨勢,在迎合顧客需求方面,中國的企業設計人員所設計的女鞋式樣不能適應西方女性的審美標準,所以公司採取與同行相同的手法,通過在國外參展考察期間有意識拍攝鞋款樣式.聘請技術人員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模仿設計、生產乃至貿易銷售。該公司的總體技術水平比純粹從事一般鞋業產品的生產型企業高.但所使用的PU質材,又使其比從事皮質面料的鞋類貿易企業技術標準低。
  針對歐美市場的女鞋貿易公司,目前都面臨機遇與挑戰的長期並存與不斷髮展的經營格局,完全開放的市場環境,對於目標定位於確立品牌地位的企業而言,往往意味著挑戰多於機遇。過度競爭使其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根本克服難於實現跨越性發展的種種難題。目前,歐盟對中國皮鞋徵收高額反傾銷稅所產生“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骨牌效應,日益加強的貿易保護主義,同業為爭奪市場不計後果的降低同類產品供貨價格,以及這兩年來歐洲市場進口過量鞋類產品造成積壓,的確使公司發展受到各種層次的困擾利用五項因素分析法採取人力資源策略邁克爾·波特的五項因素是一個考察人力資源系統是否適用的分析框架。這五項因素分別是:(1)社會、政治、法律及經濟環境:(2)組織戰略;(3)勞動力;(4)企業文化;(5)生產技術和工作管理。就公司的發展而言,可從五項因素分析,適當調整人力資源策略。以滿足公司發展需要。
  一、外部環境
  該鞋業貿易公司在生存發展過程中所受到的各種制約。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一批新興企業所共同遭遇的普遍問題。這些企業由一些有豐富從業經驗及客戶資源的從業人員從原企業離職後所創立。管理經驗不足,不能從家庭式工作模式向人力資源管理的質的轉變,是束縛其在短期內迅速發展的致命弱點.企業必須根據社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為著力點,想方設法作出改變,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