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製造業財務成本精細化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2W

摘 要:本文從當前的製造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入手,淺談了財務管理精細化對提高製造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促進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就如何使財務成本管理精細化提出了一些建議。

試論製造業財務成本精細化論文

關鍵詞:財務成本 ;財務管理

製造業,一個與商業等等其他行業較為不同的行業,因為其還包括了製作過程,而導致了製造業的財務成本管理要比其他的行業更加的紛繁。而製造業又分為很多不同的型別,從產品生產工序,到製造工藝手法不同等等原因使得製造業的財務管理模式也是各式各樣,沒有做到統一規劃,也沒有相對固定的精細化模式。然而,財務管理的宗旨就是更好的服務於企業,為企業高層在規劃企業發展方向,開拓新市場等等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所以本文通過對目前我國製造業財務管理的現況的分析來幫助認識製造業財務成本管理由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向精細化管理模式轉型的重要性。

一、精細化管理對於製造業財務成本的必要性

在當前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製造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如何能夠做到在夾縫中求生存,併為企業謀得利益?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掌握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固然重要,但因為現如今的科技飛速的發展,科技的更新換代也是十分快速的,此時,企業自身內部的管理水平就體現出重要性了。一個管理良好的企業在這方面的優勢是其競爭對手在短時間之內無法趕上來的。而財務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管理體系的基本,更是重中之重。一個科學可行的健全的財務成本管理制度可以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在基礎的財務成本管理上實現精細化管理就可以為企業各個環節制定更詳細,更規範的控制流程,才能更好的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為高層領導在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各部門在財務支出花費上提供及時、詳細、真實的成本資料。

二、當前我國的製造業在財務成本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1.缺乏科學可行的財務成本內控制度。當前我國有部分的製造業並沒有建立財務成本管理制度的意識,只是在用著傳統的方法來對企業內部的財務成本進行管理,例如:家族化管理體系、粗放型管理制度等。然而,隨著時代的改變,資訊化新時代的到來,這種陳舊的傳統管理觀念已然跟不上了時代的潮流。也有一部分企業能夠發現這一問題,制訂了一套財務成本內控制度,但是他們所制定的制度主要都是在借鑑旁人的經驗,沒有能很好的結合自身的情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以會導致財務成本管理沒有落到實處,企業內部的財務成本管理仍然處於混亂,導致大量資產不知去向,企業內部虧損嚴重,成本核算體系失控。2.成本資訊管理系統過於陳舊。當前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的成本資訊管理系統都是在相關的企業財務軟體上進行的,沒有把成本管理的重心放在對成本的核算、預測和偏離分析等等問題上,而導致了成本資訊的管理系統不夠健全,沒有適當的管理目標就沒有辦法制定出科學的管理系統,進而導致對成本資料的損壞,從而沒有辦法建立良好的成本管理系統。3.管理者的財務成本管理觀念跟不上時代的潮流。當前許多製造企業的管理者沒有正確的認識到財務成本管理精細化的重要性,不對財務成本管理走心,認為其不能給企業帶來效益,只對產品的市場和銷售上心,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想法,因為缺乏了科學可行的財務成本管理而導致了企業的內部和服務跟不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更容易發生虧空現象。而財務管理由於不被重視而逐漸消失了其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導致財務成本管理模式混亂和邊緣化,成為阻礙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絆腳石。4.職工缺乏成本意識,參與度不高,缺乏成本約束激勵機制。當前的財務管理部門基本上是由會計部門和專職財務人員來包辦。而沒有考慮到企業員工也是企業的財務成本管理的一份子,在監督方面,員工是有著巨大作用的,而企業將員工排除在管理範疇之外,容易讓員工產生與我無關的想法,沒有充分的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也沒有讓員工對企業產生一定的歸屬感,容易出現監守自盜和漠視違規行為的極不負責的做法;成本意識不強。

三、關於如何實現製造業財務成本管理精細化管理的問題

1.樹立管理者與企業員工對財務成本管理精細化的正確認識。本著以人為本的要求,企業做到讓每一個員工都體會到自己是企業中的一份子,讓員工在財務成本管理中出一份力,參與其中,建立長效、科學的監督機制,做到將管理方案落實到最小單元,形成強有力的精細化監管機制。這要求了企業要加強對企業管理者和企業員工的職業技能培訓,還有關於財務成本管理的相關知識。增強企業員工對財務成本管理的自主意識。樹立起對財務成本管理的正確意識,真正的參與到企業的財務成本管理的監管中去。2.建立成本精細化核算體系。在正確的樹立了企業管理者與員工對財務成本管理精確化的正確認識之後,下一步就是要真正的建立其成本精細化核算的體系。從企業的自身出發,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根據不同的部門,例如採購成本、生產成本、營銷費用、後續服務費用等等一系列的環節的財務預算全部都考慮進去。制定一套詳細的財務成本預算。在這個過程中就要靈活的、積極的調動所有相關部門的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們參與到成本管理計劃當中去,成為成本預算的管理員和統計員,在經由財務管理部門按照法律法規進行分類彙總核算,從而真正的實現財務管理的精細化核算目的。3.財務成本精細化分析應建立在財務成本精細化核算的基礎之上。財務成本的管理精細化不單單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這是一項要求企業所有部門員工都參與進來的活動,是要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相互合作、相互輔佐來完成的。同時也能讓每個員工在管理資訊平臺上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別人的長處,加強大家在財務管理精細化過程中的交流也可以增進團隊之間的團結,幫助不同部門的員工瞭解非本部門的其他員工的工作,學會體諒,增進同事間的感情。在對財務成本的精細化分析要在真正做到了財務成本精細化核算之後,部分企業不明白這個道理,導致在後期出現了財務成本計算混亂,各部門的職能不清,員工內部產生矛盾等等不良現象。4.成本精細化控制的前提是健全的財務成本管理預算。一個合理的、科學的.、可行性高的財務成本管理預算是對每個財務成本管理的參與者的呈現的基本成本資料資訊材料的篩選、分析彙總和深化。只有在擁有了健全的財務成本管理預算之後才可以實現成本精細化控制,而成本精細化控制的關鍵因素就是要讓成本預算指標分配到各人,各人對各人所報上的成本管理預算進行分擔責任制,企業可以讓各人簽訂一份成本費用責任書,確保財務資金的使用是有意義的、沒有被浪費的和正確的。可以以此為標準來進行考核激勵,讓每個員工都擔起自身可控的預算成本的職責。5.完善的財務分析反饋系統與財務成本管理精細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為了更好的為企業的高層領導者提供最及時、最準確的決策做依據,除了做到財務成本管理精細化之外還要建立完善的財務分析反饋體系。實際上,財務成本管理精細化的重要衡量指標之一就是企業的經濟效益。而財務分析反饋系統就可以很好的反映了財務成本管理精細化過程中存在的弊端,以便進行修改,從而更好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四、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就是實施財務成本管理精細化,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在企業管理資訊的平臺上,在財務內控制度的監督下,將中央核心的財務部門的責任有條件的分配到每個員工的身上,調動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參與財務成本管理中,同時起到相互督促的作用。在財務成本管理精細化的改革下,各部門各司其職,實行責任到人制,為企業高層提供決策依據,推動企業的生產經營步入新階段,幫助企業防範各類財務和經營風險,最終提升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向世軍.淺談製造業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措施.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2.

[2]鄭珠英.製造業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對策.中外企業家,2014.01.

[3]楊勇.對我國製造業財務成本精細化探討.現代經濟資訊,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