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佛教哲學的幾個特點

才智咖 人氣:5.73K

中國佛教哲學思想家圍繞追求智慧、以求得人生解脫這個佛教主題,如何淺論中國佛教哲學的幾個特點?

論中國佛教哲學的幾個特點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其中歷史最悠久、思想最博大精深的教派。長期以來,在哲學和宗教學研究上,很多人認為"宗教就是唯心主義",這並非完全正確。湯用彤先生曾說:"佛法,亦宗教,亦哲學",佛教也包含哲學,它不只有唯心主義,在很大程度上,它包含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辯證法的思想,佛教哲學是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後,與中國固有文化和思想逐漸相融合,演變成中國化的佛教,並與中國固有的哲學相互交流、滲透,形成了中國佛教哲學。中國曆代佛教思想家闡發富有哲學性和思想性的概念,如緣起、因果、平等、解脫等,充分涉及人生觀、價值觀、宇宙觀和認識論、實踐論等哲學問題。研究中國佛教哲學,不僅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而且對現實意義重大。

1中國有自己的佛教哲學

學術界曾對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形成佛教哲學存在爭議。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後,印度佛教哲學與中國固有文化和哲學相互碰撞、融合,日趨中國化,形成了中國佛教哲學的新學說。現今已形成學界共識。中國佛教哲學是中國古代最龐大、最複雜的宗教哲學體系,屬於中國哲學,也是佛教哲學,它既與中國傳統哲學不同,也不是印度佛教哲學的翻版。

(一)中國佛教哲學與印度佛教哲學不同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在這上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受中國本土文化、思想、習俗的影響很深,吸取了大量的儒、道兩家的哲學思想。比起印度佛教,中國化的佛教更加主張在現實生活中去追求精神解脫,表現的更加圓融。印度佛教追求超越現實的人生和世界,爭取在來世進入極樂世界。顯然,中國佛教哲學不同於印度佛教哲學。

(二)中國佛教哲學與中國固有哲學不同

佛教哲學是為求得人生解脫所作的論證,追求福慧雙修,以修得正果,到達彼岸世界,到達理想的、自由的精神境界。一般認為,中國儒、道兩個教派的哲學家更加肯定現實,他們主張在現實的世界中和實際的生活中尋找精神寄託,塑造更為理想的人格。所以,中國佛教哲學和中國傳統哲學在精神追求方面有很大區別。

2中國佛教哲學的特點

中國佛教哲學思想家圍繞追求智慧、以求得人生解脫這個佛教主題,表述了一系列的哲學問題。主要觀點有:關於人生、為人的觀點;關於人生所處環境的論述;以及根據對人生、以及人生所處環境的認識,如何在實踐中修正錯誤行為、追求智慧,以獲得更大的福報,最終到達彼岸世界、修得正果。以上三個問題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宇宙觀和認識論、實踐論的問題,它們構成了中國佛教哲學的體系。中國佛教的哲學特點就集中體現在這個體系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特點有:

(一)緣起論

"緣起"是佛法的精髓,這裡的"緣",含義即就是哲學中事物之間因果關係中的"因",即原因、前提。佛法講"緣起性空",就是指世間上沒有獨存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緣起論的基本思想是"緣集則法生,緣去則法滅"的觀點,意思是世間任何事物都不會憑空產生,都是在多種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由一定關係相互結合,才能產生。事物也不會孤立存在,都是在一定的關係中存在。同時事物的發展也離不開它周圍與它相互有關係的事物。事物的滅亡也和它周圍的事物有關係。緣起理念是佛教中的重要思想,更是佛教獨特的世界觀,是區別於其他宗教、哲學的最大特徵。

這種"緣集則法生,緣去則法滅"的觀點,體現了一種關係論、過程論的哲學思想。根據佛教哲學中這種"緣起論"的思想,事物是關係的體現,包含了事物是互相聯絡的哲學理念。同時"緣起論"認為"緣起"不僅包含關係的思想,"緣起"也是一個過程。事物"緣集則法生,緣去則法滅",就表明,緣起是一個過程。在中國佛教認為,由於宇宙萬物是緣起的,有生住異滅四相,並且這四相是不斷變異的過程。人亦如此,處在生老病死不斷流轉的過程之中。"緣起"的這種過程思想包含著事物運動、普遍聯絡、永恆發展的思想,屬於辯證思維的表現。

(二)因果論

"因果",是佛教又一非常重要的理念,中國佛教的"因果"觀認為一切事物之間都有因果關係,這是一切實有事物的普遍關係。因果彼此關聯,相互依存存在。佛教用這種因果規律來說明世間一切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中國佛教闡述不僅外在世界中存在因果,而且人也處在因果網裡;不僅過去、眼前、未來有因果,而且因果在無始以來、以至於無終的未來,都存在著而且發揮著作用。它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因果關係理論是互通的。

中國佛教基於這種"因果"的理論,進一步闡述了因果報應的'思想,主要說明人的心理活動、行為與人生結果的關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為佛教一心向善的道德準則提供了思想基礎。

(三)二諦義

佛教中"二諦"指的是"真諦"和"俗諦",這與哲學中"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異曲同工。這裡的"諦"是正確的認識、真理的意思。佛教著作對"諦"有兩個方面的解釋:一方面,人們對某物的認識和此物的實際情況是完全一致的,即認識的絕對性;另一方面,人們對某物的認識只是特定時間、特定狀態下的認識,即認識的相對性。故中國佛教中的"諦"有"真諦"和"俗諦"之分。

另外,中國佛教認為人的認識能力會受到主觀、客觀條件的限制,所以認識在廣度、深度和準確性上都是有限的,因此,正確的認識是一種"相對真理"。"絕對真理"是對某物的認識和此物的實際情況完全一致的,中國佛教認為世間萬物的存在、發展都離不開時間、空間,一切事物都處在永恆的發展之中,所以根本不存在常駐不變的東西。佛教中這種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的思想,又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有關觀點產生共鳴。

3中國佛教哲學特點的現代意義

中國佛教博大精深,其中的哲學思想需要我們學習者一生去琢磨。本文只舉出幾點。佛教為人類開示的解脫之道,是一個龐大複雜的信仰體系、哲學體系,也是價值體系。它帶給我們的意義更值得我們深思。當前社會,充斥著各種負面現象,信仰危機、道德喪失、良心墮落等等,亟待一種能調整人的心靈,進而調整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良方",而中國佛教哲學,這一具有宗教人文精神的哲學,就是這劑"良方"。

一方面,中國佛教哲學對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的實現發揮了很大的引導作用。現代人不斷追求利益和慾望,反而有過多煩憂,心理失衡,佛教哲學中的智慧學說能夠給現代人的心靈帶來一絲平靜,提醒人們勿忘本心,不至於迷途或迷途後能夠知返。

另一方面,中國佛教哲學思想不僅能調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而且能調和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促進人與自然共同發展、可持續發展。佛教哲學思想中緣起論、因果論以及平等的哲學都教導我們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維護生態平衡。這對現今意義重大。

TAGS: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