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才智咖 人氣:1.58W
會計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一、重要性原則及重要性水平


(一)重要性原則的概念


在我國,準則要求會計核算必須遵循重要性原則,但對重要性原則的定義並未明確,世界許多國家的會計準則對重要性原則都給出了明確的解釋。如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對重要性的定義是:“如果資訊的錯報或漏報會使用者根據會計報表採取的決策,資訊就具有重要性。”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對重要性的定義是:“一項會計資訊的錯報或漏報是重要的,指在特定的環境下一個理性的人依賴該資訊所作的決策可能因為這一錯報或漏報得以變化或修正。”英國會計準則委員會對重要性的定義是:“錯報或漏報可能影響到會計報表使用者的決策即為重要性。重要性可能在整個會計報表範圍內、單個會計報表或會計報表單個專案中加以考慮。”由此可見,各國對重要性的認識基本是一致的。對重要性原則定義的把握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重要性概念是針對會計報表而言的。會計人員在反映會計資訊的時候,應針對會計報表對相關決策人的影響程度來進行考慮。事實上,由於賬戶與會計報表有密切的聯絡,還應考慮重要性對賬戶、交易層面的影響。


2.重要性概念必須從會計報表使用者角度充分考慮。考慮重要性目的在於進一步提高會計資訊質量,以利於會計報表使用者決策。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在涉及到重要性資訊的反映上,始終應以有利於使用者的決策為立足點。


3.重要性的判定不能脫離特定環境而存在。對於不同的企業、事業單位,同一企業、事業單位的不同時期,重要性的判定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要求資訊提供者應具備應有的職業判斷能力,針對客觀實際適當地判定重要性水平。


(二)重要性水平的提出


實際工作中要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重要性與其說是資訊要有用所必須具備的質量特徵,倒不如說是提供了一個門檻或取捨點。實際工作中要運用重要性原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怎樣進行重要與否的取捨,涉及到特定環境各資訊具體的“質”與“量”。“質”是什麼,“量”是多少,需要會計人員站在會計資訊使用者的立場施以判斷。判定的時候必須明確質的標準、量的標準。隨著具體會計準則的逐項頒佈,專業判斷的標準越來越多,在已經頒佈的具體準則中多個準則涉及到了重要性標準,較之以往操作性明顯有所增強,因此運用的前景也日見光明。但事實上,由於企業各自所處的特定環境的不同,會計準則不可能對所有的會計事項給出明確的標準,這給會計人員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需要會計人員根據自身所處的特定環境,站在會計資訊使用者的角度來確定符合特定環境的具體標準。本文僅就重要性的數量判定標準,即重要性水平的確定作一探討。


二、確定會計報表重要性水平應借鑑獨立審計準則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一)借鑑基礎


會計重要性水平與審計重要性水平是一對既有區別又有聯絡的概念。其區別導致了應用於不同專業領域,其聯絡決定了對重要性水平的相互借鑑。會計重要性水平能借鑑審計重要性水平確定方法的原因在於:


1.工作物件相同。都是針對企業的會計資料,這決定了根據同一工作物件確定的重要性水平應大致相當。企業財務會計根據日常發生的經濟業務,按照會計準則和有關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相應的會計記錄,作出各種會計處理,包括取得或編制憑證、賬、表。所有這些會計報表及形成會計報表編制基礎的各類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明細賬及總賬以及會計報表附註,構成企業財務會計的工作物件——會計資料。審計的直接物件是企業編制的會計報表。但是,要驗證會計報表資料,就必須審計會計報表的各項編制基礎,審查相關憑證、賬簿及其反映的經濟業務。所以,二者工作物件的一致性,決定了重要性水平大致相當。

TAGS: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