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機器人技術的創新教育

才智咖 人氣:1.68W

一、對機器人技術創新教育的認識

淺談機器人技術的創新教育

機器人技術教育是指圍繞機器人而開展的教與學活動,幼兒到成人都可以是教育物件,它以多視角、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達到寓教於樂的教育目的。機器人技術教育的內容,並不受限於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機器人作為教學活動的載體,不僅可以使教學具有科技含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綜合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當然,在近年來的各類科技活動專案中,與機器人有關的專案不算很多,關於機器人的創新教學,還處於初級階段。因此,探究怎樣通過機器人教學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現階段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1.機器人技術教育的意義

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作為一個國家、民族進步和繁榮的動力,在當今社會,其價值不言而喻。我國的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已被質疑多年,每年培養出的人才雖然在數量上遠超西方一些國家,但其質量參差不齊,尤其是在創新能力方面不能盡如人意。儘管近幾年一直在提倡素質教育,卻仍然無法改變現狀。因此,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隨著機器人教育活動日益普及,它在培養青少年創造力過程中凸顯的優勢已受到各界關注。機器人教育圍繞學生因材施教,教師只扮演引導者的作用,傳授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剩下的需要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來獲取新的知識和資訊。對於一些問題,學生必須給出自己的創新解決方案,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2.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勝過責任感。”這表明了興趣的培養對於學習的重要性。因為有興趣,所以會專注,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有學習興趣。機器人技術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以玩帶學,在娛樂中、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讓學生主動去學習。

3.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機器人競賽活動所需要的知識相當廣泛,完成這個任務需要讓學生分成組,由組內成員一同探索學習。如果某一成員有了新發現,大家可以一起分享、討論、協商,共同進步和學習,組與組之間進行比拼。這其實就是團體之間的競爭。學生在團隊精神的作用下,能夠學會相互關心、相互幫助,並且在此過程中產生關心團隊的責任意識,學會自覺維護團隊的集體榮譽,還學會了如何與人溝通、相處、包容,以及約束自己的行為。採用這種培養方式,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去學習,用心去感受,這種教育模式相比傳統的口頭說教更具有效果。

二、開展機器人技術創新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1.開設相關課程補充專業知識

可以採取多種形式相互結合的方式補充相關專業知識。並且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可以開設不同的班型,課程包含一些必要的'、基礎的專業知識,從機器人發展史到專業術語,以及機械方面的內容,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為了使學生們便於理解和學習,建議理論課學習結束後開始一些簡單的實驗課程來提高孩子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2.提高授課人的相關能力

機器人課程的開設有別於其他課程,因為這門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很廣,跨越多個相關專業。因此,這門課程的考核評估辦法也要區別於其他傳統課程。機器人課程的開設,首先要求教師要明確自己課程的目標、內容,以及相關課程的組織實施、課程評估。機器人課程需要學生學習的知識量大且範圍廣,這就需要授課教師時刻追蹤相關課程內容的變化更新,並做好相關課程規劃,要了解學生參與課程的程度,並及時根據教學實際調整傳授方法。因此,課程開設後,授課人會面臨一些新的教學觀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戰。這就需要教師的授課能力(包含制訂課程目標、明確課程內容、課程組織實施、課程評估等4個方面的能力)有全面地提高。

3.開展機器人競賽活動

機器人競賽所涉及的知識面很廣,所以並不是簡單的理論知識競賽,更不是應試化、教條化的機器人實驗比賽,而是在給各個團隊指定一些任務後,團隊成員在一起有針對性地協作商討、設計研發、製作完成、參與競技的活動。競賽過程中有許多不確定因素,數月的辛苦和努力也許就因一時的判斷失誤而一無所獲,因此就有了大批的失敗者,同時也有了新的前進目標。這種模式的機器人競賽專案不僅需要學生們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創新意識,還可以考驗和錘鍊他們承受挫折、挑戰自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