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理論下英語教學的啟發式作用論文

才智咖 人氣:5.25K

啟發式教學是一個哲學命題。其核心是激發內驅、挖掘潛能、開啟心智。體現在英語教學中,就是引導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意願、創造教學互動的最佳時機、點撥思考表達的方法路徑。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常常被片面地理解成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這是一種誤解,也是啟發式教學思想不能活用於英語教學的原因之一。筆者認為,要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就必須完整地把握啟發式教學理論的精髓,從三個層面來開展英語教學活動。

哲學理論下英語教學的啟發式作用論文

一、因勢利導,激發內驅,建構主體

“啟發式”源於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憤悱”說。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解釋說:“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後人概括孔子的教學思想,就稱為“啟發”或“啟發式”。不難看出,啟發式教學思想強調的首先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出教學工作要有效地進行,前提是有賴於學生的“憤悱”,只有學生進入“憤”和“悱”的狀態,教師才能“啟”和“發”,沒有“憤”和“悱”的前提“,啟”和“發”就徒勞無獲。在實踐中,常常見到不少的教學案例,只滿足課堂上就某一具體問題的師生對答方式,把學生的思想限制在教師思維框架內,以教師的教學活動替代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學設計沒有從“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出發,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其自主學習、自主體驗、自主探究的過程。學生沒有“憤”的狀態,沒有“悱”的慾望,學無趣味,“啟”而不“開”,“發”而不“達”。英語教學要貫徹啟發式的教學思想,有效實施啟發式教育原則,就應該尊重教學活動中生命主體的認知能動,因勢利導,激發內驅,建構主體,張揚學生探索求知的靈性和激情。因勢利導,就是根據學習群體在教學過程中的動態特徵和個體學生的認知背景、性格特點,設計學生進入教材或領會教學內容的思維著力點,點燃思想碰撞的火花。激發內驅,就是通過營造“知識缺口”、“心理需求”的不平衡,啟用人文生命的原動力和認知本能,引導學生把思維焦點指向當前學習的課題或教學目標,催發學習慾望,使課題學習真正成為學生建構知識的內在需求。建構主體,就是以學生為原點,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討論合作的興趣,放大學生自我探究自我學習的心理需求,啟用課堂教學的生命意識,建構“是我學”“我要學”的主體覺悟。

二、放飛心靈,交際互動,情境體驗

“啟發式”教學思想的核心在於“憤悱”說,特點在於教學環境的適宜輕鬆,教學過程的交流互動,教學形式的生動多樣。縱觀孔子的教學論述和實踐,概不如此。《論語》中的對答,皆景情所致,“憤悱”而生,沒有刻板的框框,沒有生硬的灌輸,或對白互動中,抓住時機,“啟”而“開”之,或爭論辯駁中,因材施教“,發”而“達”之。《學記》曰:“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意即引導而不是牽著學生鼻子走,鼓勵而不是壓抑學生,點撥而不是把答案直接交給學生。這是“啟發式”教學特點的具體詮釋。英語是交際的工具,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習得語言,掌握用英語交際的技能。因此,英語教學貫徹“啟發式”的教學原則,貴在引導體驗,重在鼓勵交流,妙在點撥習得。第一,營造輕鬆適宜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在生活體驗中學習。教學環境對於語言學習的影響意義重大,活學才能活用,才能實現知識和技能的有效遷移,離開了具體情境的語言學習只能是乾巴巴的一堆堆單詞,缺乏發酵內化的土壤。教師要通過課堂社會關係、群體心理環境的優化,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相融、賞心悅目的情境創設,幫助學生克服焦慮,放開身心,在模擬生活中體驗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收穫和樂趣,在模擬的環境體驗中養成語言能力。第二,優化適時互動的教學過程,鼓勵學生在交際活動中操練語言。語言的交際性決定著英語教學必然是參與型的教學,學生的參與程度取決於學習過程中“興奮點”的內容設定和時機把握。這就要求教師審時度勢,創造和掌握教材與學生思維的最佳結合點和時機,組織開展交際化、活動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詢問、解釋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互動交流,協作學習,從而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動態式的交際過程。第三,講究教學形式的適度多樣,幫助學生在多元刺激中習得英語。現代科學技術的普及,突破和拓展了教學的時空界限及內涵外延,促進了教學要素之間相互作用方式的多元化,給教學形式的多樣化運用帶來了技術支援和選擇空間。教師要著眼於交際技能的培養和人的素質的全面發展,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物件和實際條件,以及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長,靈活選擇和運用能夠把握特點、利用特長、體現特色的教學形式。或音訊渲染、實物演示;或問題討論、角色扮演;或者即興演說、遊戲激趣,等等,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和參與的機會,引導學生融入情境,身心體驗,在多樣化的互動中產生經驗,在多樣化的社會性交往中實現知識的建構生成。

三、比較異同,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孔子在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之後,強調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如果教師舉了一隅,而學生不能以三隅來說明印證,則不必強求回答,教學應當啟用學生由此及彼的聯想,引導學生通過歸納演繹,總結掌握規律性的東西。這也是啟發式教學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英語教學中促進學生知識遷移能力養成的重要方法。英語學科知識點零散,記憶量大,死記硬背、機械灌輸而沒有經過思維的過濾,終將難於融入學生的認知建構,內化成一種交際性的工具。因此,要注意啟發思維,鼓勵學生找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引導學生對教學“例子”進行思考分析,由此及彼,由淺入深,以求有更深一層或更全面的認識,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使之形成知識網路,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第一,比較異同,掌握規律。有比較才有鑑別,才能更好地瞭解事物之間的聯絡和區別,掌握知識的本質和特徵。對比和類比,是比較的兩個維度。對比,能幫助學生區別那些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詞、片語或語法概念等。類比,是利用事物的相似之處,啟發學生從A聯想到B,並學會運用A的分析方法來分析B。例如學習“theother與another”,可以將“the與an”的'區別和“theother與another”的區別進行類比,啟發學生分析兩個冠詞與兩個不定代詞之間的共同特徵,進而從不定冠詞和定冠詞之間的不同,遷移思維出兩個不定代詞之間類似的區別。第二,分析“例子”,觸類旁通。葉聖陶先生說,教學就是以教材為例子,憑這些例子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練成特定的技能。教師要選準典型,講清“例子”,引導學生把知識的思考引導到規律性的認識上,觸類旁通,進而達到“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例如對於各時態對應的時間狀語的教學,可以通過幫助學生分析短語“Thedayaftertomorrow”表達的是“明天的後一天”,即“後天”;引導學生理解短語“Thedaybeforeyesterday”,表達的是“昨天的前一天”,即“前天”。這樣不但加深學生對短語的理解,還鍛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第三,設疑尋思,舉一反三。利用知識點之間的矛盾,設定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解決懸念,幫助學生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例如在講動詞“help”的不同用法時,利用多媒體播放商品超市中店員和顧客對話的畫面,播放江湖邊一個人落水後大聲呼救的情景,通過店員對顧客的接待“:CanIhelpyou?”和落水者大呼“help”的比較,讓學生體會它們之間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不同含義,既幫助學生體會理解加深記憶,又培養學生動腦思考聯絡遷移的習慣和能力。啟發式教學理論是我國教育思想寶庫中的瑰寶。融會貫通其精髓,靈活應用於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英語教師任重道遠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