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指導類課程現場教學模式的探索論文

才智咖 人氣:3.1W

論文摘 要:本文分析了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闡述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現場教學模式的定義及其結構,並指出指導類課程現場教學模式的現實。

專業指導類課程現場教學模式的探索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前教育 幼兒園教育活動 指導類課程 現場教學模式

一、研究背景

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主要包括幼兒園領域活動指導課程(其中又包括若干課程,如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指導、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指導、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指導、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指導和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指導等)、幼兒園主題活動指導課程和幼兒園遊戲活動指導課程。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它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後對幼兒園教育活動進行具體設計、實施與實際指導。然而,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並沒有很好地實現上述目標,歸其原因主要是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知識學習與能力訓練相分離。再者,由於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知識基礎薄弱、經驗不足,所以在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學習中,對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課程基本理論的理解和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指導兩個方面的學習都表現出很大困難。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現場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研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希望本研究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現場教學模式及其結構

(一)現場教學模式的概念界定

現場教學模式是指課堂設在工作現場或模擬工作現場,將課程中抽象化、概括化的理論知識以現場實景、實事、事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直觀地進行講解和具體演練,促使學生在實際的體驗和活動中學習抽象的知識,培養實際工作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現場教學模式就是,將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設在模擬實訓室或幼兒園中,將抽象的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基本理論知識轉化成學生直觀可觸的真實場景,在幼兒園或模擬幼兒園情景中開展教學活動,達到學習理論知識、培養職業能力的雙重目的。

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現場教學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實際現場教學,即將課堂搬到幼兒園,通過園校結合的途徑,高效合理地利用社會教育資源,通過教師與學生同時面對真實的幼兒園場景實施教育教學過程,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的方法和途徑,培養開展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能力;另一種是模擬現場教學,即在學校實訓室中通過牆面佈置、區角設計、小桌椅放置、室內裝飾和多媒體輔助等形式創設模擬幼兒園情景,讓學生直觀感知幼兒教育活動的基本特點、型別和過程,並身臨其境進行教學活動演練,達到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

(二)現場教學模式的基本結構

教學模式的結構一般包括理論依據、教學目標、實現條件、操作程式和教學評價等五個因素[1]。

1.理論依據。理論聯絡實際是人類進行認識或學習應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也是教學應遵循的原則[2]。現場教學模式將知識學習搬到實際現場或模擬現場,使得理論與實際得到緊密的結合,不僅使知識學習變得易知易懂,也使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變得更加有效。另外,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認為,教學應該遵循“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的原則[3]。

2.教學目標。現場教學模式要達到如下教學目標:首先,知識學習轉化為能力,即所教所學的知識能夠活學活用;其次,技能練習要科學有效,即在現場教學模式中所實訓的技能能夠在學生日後的工作中得到有效應用。

3.實施條件。採用現場教學模式應當具備如下條

件:第一,教學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具有較強的可實踐性;第二,模擬現場的創設或實際現場的選擇要服務於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第三,教師具備現場教學示範與指導能力;第四,學生的探究興趣、設計與實施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意願和行動,此四者缺一不可。

4.操作程式。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現場教學模式包括初步感知現場(模擬現場或實際現場)並討論→明確目標、學習理論→設計幼兒遊戲活動方案→組織實施遊戲活動(在實際現場或模擬現場中)→評價與反思→歸納總結等六個教學環節。下面以幼兒園遊戲活動指導課程中的 “角色遊戲”為例[4],說明現場教學模式的實施程式。

第一步,播放《娃娃家遊戲》錄影片段,引導學生按小組討論,重點討論教學錄影中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針對情境中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設想。

第二步,明確教學目標,並組織學習幼兒角色遊戲基本理論,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知識目標為了解幼兒角色遊戲的特點,理解角色遊戲的作用,掌握幼兒角色遊戲的指導方法;能力目標為能夠科學地、恰當地引導幼兒參與遊戲與自主遊戲,並能夠適時、恰當地介入遊戲;情感目標是樹立科學的幼兒教育觀和幼兒角色遊戲觀。理論學習可依據教學內容靈活採用講授法、讀書指導法和談話法等。

第三步,設計幼兒角色遊戲活動方案。採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分小組根據角色遊戲活動目標設計活動方案,並形成文字簡案。

第四步,組織實施幼兒角色遊戲活動。教師現場提供課件或教具,學習小組選派代表到模擬教學區(或在幼兒園)進行模擬現場教學(或實際現場教學)。

第五步,對幼兒角色遊戲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評價與反思。各學習小組對模擬現場教學(或實際現場教學)進行自評與互評,並進行反思。

第六步,歸納與總結。學習小組根據模擬現場教學(或實際現場教學)歸納、總結出幼兒角色遊戲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以及設計與組織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5.教學評價。在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堅持“以評促學”的評價原則,採用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主要側重形成性評價。從教學評價的主體看,包括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評價、幼兒教師與園長的評價,目的是“找足學生的優點,找準學生的不足”,取長補短,不斷改進和完善,讓學生設計與實施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能力得到快速發展。

三、現場教學模式的實踐意義

(一)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教師的職業成長

現場教學模式將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設定在模擬現場或實際現場中,改變了以往從知識到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學前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得以實際展開,提高了教學效率,更好地完成了準幼兒教師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能力的培養。現場教學使課堂教學更具開放性和創新性,由於面對真實的幼兒園環境和豐富多樣的幼兒活動第一現場,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了教師的“雙師”意識,加快了教師“雙師素質”的成長。

(二)提高學習效率,加快學生的專業成長

首先,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現場教學模式增強了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真實性、生動性和豐富性,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了準幼兒教師的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實施能力,全面提升了學生的專業素質。

其次,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現場教學模式,不僅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他們分享與合作的團隊精神。在現場教學過程中,我們引導和鼓勵學生在現場中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幼兒園教育活動過程中的各種實際問題,通過收集和分析資料,應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通過模擬解決或現場解決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實際問題,培養了他們動腦、動手解決幼兒遊戲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現場教學要求學生具有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現場教學模式往往採取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鼓勵學生學會交流,共享學習的資訊、創意及成果,張揚樂於合作、善於合作的團隊協作精神。在現場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是真正平等的交往與溝通,資源和觀點可以共享,人人可參加討論、設計和活動實施。所以,在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現場教學模式中學生不僅學好了本課程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也學會了關心關注幼兒教育,學會了團隊協作,為日後的幼教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後,開展現場教學,對落實《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檔案精神、提高教師的培養效率、提高幼教師資的培養質量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所以,對推動幼兒園教師隊伍的規範化、科學化、現代化建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加強園校合作,促進相互幫助與學習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現場教學的開展對高職學前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來說是雙贏的、互利的。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現場教學模式需要“園校合作”,促進高校合理地利用社會教育資源,使高校和幼兒園教育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共同提高。一方面,幼兒園提供教學現場,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的學習創造了物質條件,提供了可觀察、可模仿學習的榜樣,拉近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在校學習與上崗工作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和學生也給幼兒園帶來了最新的幼教發展資訊,為在崗幼教工作者更新專業知識和思想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四)推動教學改革,豐富學前教學模式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現場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紙上談兵”式的傳統教學模式,豐富了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內容,構建了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類課程的開放性教學模式,進一步完善了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同時,它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為其他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鑑。

參考文獻:

[1]刁維國.關於對教學模式研究的再認識——兼論多元統一的教學過程模式觀[J].教育探索,2008,(12).

[2]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24-227.

[3]孫培青.中國教育史(修訂版)[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474-475.

[4]楊楓.學前兒童遊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