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藥邪致病兒科臨床的優秀論文

才智咖 人氣:2.19W

1、“藥邪致病”理論的提出

探析藥邪致病兒科臨床的優秀論文

其一,醫家妄以補法治病。張氏分析了當時醫界盛傳的六種補法,認為:“平補、峻補、溫補、寒補、筋力之補、房室之補”等六法,“若施之治病,非徒功效疏闊,至其害不可勝言者。”如“瘧本夏,傷於暑,議者以為脾寒而補之,溫補之則危,峻補之則死;傷寒熱病下之後,若以溫辛之藥補之,熱當復作,甚則不救,瀉血,血止之後,若溫補之,必發腫痛焮痛……老人喘嗽,火乘肺也,若溫補之則甚,峻補之則危。”此外,飲證,“補則痞悶轉增”;風溫,“若以溫藥補之”,則“發黃發斑,溫毒熱增劇矣”,以致“直視、潮熱、譫語、尋衣撮空、驚惕而死者,溫補之罪也。”其二,張氏明確指出:中藥久服,必有偏勝。綜觀張氏汗、吐、下三法之論,雖皆攻字當頭,奪邪為先,但每論之中均強呼叫攻之藥,宜“中病即止”,不可久用。如其所述:“凡藥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謂之毒,”且為常用之品,但也不可常用,“言雖甘草、苦蔘,不可不謂之毒,久服必有偏勝。”張氏所謂“毒”,無非指藥物久服必致偏勝,偏勝則出現副反應,甚或成為藥邪而加重舊疾,抑或另致新病。《素問五常政大論》有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張氏承《內經》之旨,闡發更為明晰。

綜上所述,自服熱藥,妄投溫補等,都是引起藥邪致病的重要方面。基於這種認識,張氏尤注重藥邪致病的剖析,倡言“藥邪”說,豐富了中醫病因學的內容。

2、祛其藥邪治案舉隅

披閱《儒門事親》所載醫案,因藥致病或誤病者不勝列舉,可見當時藥邪致病確為普遍。張氏治病,雖力主汗、吐、下,以祛邪為急務。但面對臨床藥邪致病的實際,更竭力主張,治病當先祛其藥邪,然後及病邪,對因藥而誤的患者,首先祛其藥邪之危害。《儒門事親卷六》載案雲:宛丘營軍校三人,皆病痿,積年不瘥。腰下腫痛不舉,遍身瘡赤,兩目昏暗,脣乾舌燥。求治於張子和。張欲投瀉劑,二人不從,後為他醫溫補之藥所殞命。其同病有宋子玉者突然醒悟,敬邀子和為之診療。張診而曰:“公之疾,服熱藥久之矣。先去其藥邪,然後及病邪。”子玉曰:“敬從教。”子和乃以舟車丸、浚川散下之,次日病減三分,累至三百行始安。本案原屬燥熱,又誤用溫熱,以致藥邪、病邪並踞,張氏以瀉下之法攻其藥邪,而後病邪亦去,病始向愈。子和曾治一憎徒,“因陰雨臥溼地,一半手足皆不隨,如遇陰雨,其病轉加。諸醫者作中風偏枯治之,用當歸、芍藥、乳香、沒藥、自然銅之類,久反大便澀,風燥生,經歲不已。”顯然,因久服乳、沒等藥,已成藥邪為病,張氏診為“溼痺”,斷“以舟車丸下三十餘行,去青黃沫水五升;次以淡利滲瀉之,數日手足皆舉。”可謂先以下法袪其藥邪,繼以滲洩之劑袪病邪,雙管齊下,乃奏其效。張氏不僅善用下法祛藥邪,且常以湧吐取勝。《儒門事親卷六》載案雲:“棠溪立十八郎,病腰腳大不伸,傴僂而行,以數年矣。服藥無效,止藥卻愈。因秋暮涉水,病復作。醫氏使服四斤丸。其父仲安,乃乞藥於戴人。戴人曰:近日服何藥?仲安曰:四斤丸。曰:目昏赤未?其父驚曰:目正爆發。戴人曰:宜速來,不來則喪明。既來則策杖而行,目腫無所見。戴人先令湧之,藥忽下走,去二十行,兩目頓明,策已棄矣。比再湧洩,能讀官曆日。調至一月,令服當歸丸,健步而歸家矣。”此案亦屬“溼痺”證,前醫誤以四斤丸(按:《和劑局方卷二》方,由炮附子、虎骨、木瓜、牛膝、天麻、肉蓯蓉組成),痺證不愈,反致“目腫無所見”,張氏視其乃藥邪所為,乃以湧吐之法祛之,以收勝局。同書卷六還載張子和治常仲明一案,常氏“病寒熱往來,時咳一二聲,面黃無力,懶思飲食,夜多寢汗,日漸瘦削,諸醫作虛損治之。用二十四味燒肝散、鹿茸、牛膝、補養二年,口中痰出,下部轉虛”,張氏斷其證屬“上實”,“以湧劑吐痰二三升,次以柴胡飲子降水益水,不月餘復舊。”古一講僧,病洩瀉數年,“丁香、豆蔻、乾薑、附子、官桂、烏梅等燥藥,燔針燒臍芮腕,無有闕者。一日發昏不省……”張氏以瓜蒂散湧之,出寒痰數升,又繼以他法調理數日而病除。

3、“藥邪致病”論在兒科臨床的應用意義

近賢嶽美中說過:“中醫治病,用藥偏勝之性以療疾之偏勝,因此峻烈之藥,常在必用之例。不過醫者當時時注意藥物用量,中病即止,不可過劑,否則為害不淺。”嶽老此言,可謂是承子和“藥邪”說而有得者。張氏“藥邪致病”論即今所謂藥源性疾病,又稱藥物誘發的疾病,簡稱“藥物病”,是指在預防、診斷、治療或調理生理功能過程中,出現的與用藥相關的人體功能異常或組織損傷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狀。據大量臨床觀察和研究資料證實,藥物可引起100多種藥源性疾病和(或)綜合徵,有的可以給患者造成不可逆損害,甚至死亡。在我國,每年因藥物不良反應住院的有250多萬人,不合理用藥佔用藥總數的11%~26%,因藥物死亡者近20萬人,藥源性疾病呈明顯提高趨勢。兒科臨床也不例外,世界衛生組織發表宣告,每年全球約有上千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其中2/3死於用藥不當。

在我國,據2006年參加國家藥品不良監測的兒童醫院報告資料顯示,兒童因服藥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高達12.9%,其中新生兒佔24.4%,越是年幼兒童,用藥不良反應越嚴重。據調查,因藥源性入院小兒佔全部住院兒童1.46%,高於國內外成人比例。針對此現狀,要杜絕小兒藥源性疾病的發生,兒科醫生首先要熟諳小兒的生理解剖特點和用藥的基本知識,如小兒藥物分佈、藥物吸收、藥物代謝、藥物排洩等特點,次之要在預防措施上下功夫:

①明確用藥指證,制定合理用藥方案。每次處方合併用藥儘可能減少,儘量減少聯合用藥。用藥目的明確,制定好給藥方案。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病原學診斷後及時調整用藥方案,選用窄譜、低毒的藥物治療。如需聯合應用,應該以療效好,副反應小為原則,嚴禁聯用對同一器官有毒性的抗生素。

②熟悉藥物不良反應和藥物的相互作用。在聯合用藥時,既要擴大抗菌譜,又要儘可能的減少不良反應和藥物間的相互作用。

③對特定藥物ADR要隨時跟蹤監控,根據血藥濃度和臨床表現及時調整給藥方案。使用中草藥也應如此,要熟悉本草的性味功用和主治範圍,熟悉中藥君臣佐使的配伍關係,運用辨證論治的方法,有的放矢的處方用藥,以充分減少“藥邪為患”,既利於小兒疾病的正常恢復,又不至於藥源性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