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化學實驗課改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3.84K

摘要:無機化學實驗是化工、食品檢測、生化技術等專業的基礎實驗課,所以上好無機化學實驗是至關重要的。目前無機實驗課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通過查閱資料,向老教師請教等方式總結了一些解決方法。希望通過提高實驗課所佔比重,提高學生興趣,改變教學模式,嚴格考核機制等方法來解決目前無機實驗課所存在的問題。

無機化學實驗課改研究論文

關鍵詞:無機化學實驗;創新

化學是我校化工、食品檢測、生化等專業中最為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而無機化學又是這門以實驗為根基的自然科學的基礎,因此,無機實驗在無機化學的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實驗實操訓練,不僅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瞭解理論知識,還能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創新的能力。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卻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就對這些問題和解決方案進行探討。

1存在的問題

由於高職院校重理論輕實踐的原因,導致了實驗課成為理論課的附屬變成了以驗證理論為主忽視學生自主能動性培養的課程,也從而使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1]。另外,本校無機實驗的課程比重僅佔無機化學的30%,這讓一部分學生更加不重視實驗課,敷衍了事,並且出現隨意更改實驗資料,科學態度不嚴謹的現象。儘管近幾年無機實驗課程不斷改革,使得課程由基礎到專業,由簡單到複雜,漸進深入,已經有了很大的效果,但是課程的設計還是重複性大,開放性小,缺乏創新,缺乏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能力。所以在目前存在的問題下,我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2解決方法

2.1調整實驗課程比重,強化實操訓練

我校是高職院校,應以實際應用作為主打。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根基的科學,無機實驗又是後續實驗課的基礎,因此打牢基礎是重中之重。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實驗課的重要性。如果能將每門實驗課從理論課中抽提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並且實驗成績也獨立出來,加大實驗課程的比重,那麼學生就會更加重視實驗課,將其作為一門課程來對待。而隨著地位的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就很少的出現完成任務交了實驗報告走人的現象。

2.2改革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興趣

由於高職院校學生的基礎性較差,所以在實驗設計上,首先要將準確規範的基本操作和良好的實驗習慣作為開篇,使學生的操作規範化、熟練化、標準化。其次要減少重複性實驗。重複的實驗過程不僅提高不了教學水平,也讓學生的興趣大減,造成學生敷衍了事的態度,同時也制約了他們獨立思考分析的能力。最後可以開設一些設計性實驗。拋開教材,老師根據實驗室現有的條件給出實驗題目,5-6個同學組成一個小組,通過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小組成員協同合作查閱資料,翻看文獻,瞭解實驗原理,討論制定實驗步驟,之後老師進行審查給出意見,最後確定最終的實驗方案。設計性實驗完全依靠學生自己,老師給出指導,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

2.3創新教學模式,發揮教師能動性

傳統的教學都是以老師為主學生為輔,老師一味講學生一味接受,實驗課也是如此。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成為知識的被動接收器,大大降低了學生想要學習的能力。就算課上老師有提問,回答的也僅僅是小部分做好預習的同學,大部分還是默默接受的狀態。如果老師能發揮能動性,大膽改變教學模式,老師引導,讓學生自己講述實驗的原理,先在腦子裡過一遍實驗過程,提出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然後依靠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解決問題,那麼這樣不僅能提高課堂的.活躍性,還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能力,大大有利於實驗的進行。但是這樣開放式的教學會出現課堂秩序較亂,老師不容易控制的局面,讓本來就開放的實驗課變得更不易被老師掌握。因此,這就要求老師也要不斷的提高自身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慢慢找到一個度,使得實驗課活躍而有條不紊的進行。

2.4建立實驗考核機制

目前的無機化學實驗課考核方法是根據預習佔10%,出勤佔10%,操作佔50%,實驗報告佔30%的比例來給出最終的實驗課成績。而每位老師也應該在每堂課上對每個學生進行打分,到課程結束再對每個學生的分數進行統計平均。這樣重視平時的實驗操作,使得學生重視每一個實驗專案並認真完成實驗過程,有利於學生操作規範性和熟練性的鍛鍊,也能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同時實驗報告的小比例也能減少學生之間實驗報告抄襲的情況。

3結語

高職院校招生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合格的技術應用型人才,而實驗課程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之前必須打牢的基石,所以無機化學實驗課程地改革是勢在必行。但是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一個長期、循序漸進的過程。如何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紮實基礎操作的前提下提高實踐和創新能力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徐增香,李嘉陵,範成傑.無機化學實驗課改革的探索[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1):25.

[2]孫佳音,吳根華.結合實際淺談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進[J].廣東化工,2015.42(10):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