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生學習動機與學業績效關係研究

才智咖 人氣:1.87W

中國小生學習動機與學業績效關係研究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s for Middle and Primary Students


內 容 提 要
學習動機(Learning Motivation)是指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需要。學業績效是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效能。
中國小教育教學實踐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業績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越來越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的普遍關注。本文在整合學習動機理論的基礎上,研究中國小生學習動機的特徵及與其學業績效的相互關係和發展規律,並提出了相關的教育建議。這既有利於中國小教育教學實踐,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業績效;也有利於家庭和社會對中國小生學習的進一步關注,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綜觀國內外關於學生學習動機與學業績效的研究,中國小生學習動機與學業績效關係的研究是教育學、心理學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大多以某一動機理論為基礎,從學生學習動機的不同維度、不同角度、不同背景出發,力圖發現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績效之間的關係。這些研究成果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和視角。
奧蘇貝爾學習動機驅力論,“恰當地概括了學生學習的三種動力來源”[1],是具有較強的系統性、一致性和實踐性學習動機理論。奧蘇貝爾指出:“一般稱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至少應包括三方面的內驅力決定成份,即認知內驅力(cognitive drive);自我提高內驅力(ego-enhancement drive)以及附屬內驅力(affiliative drive)。”[2]所謂認知內驅力,就是指學生渴望認知、理解和掌握知識,以及陳述和解決問題的需要。自我提高內驅力是一種通過自身努力,勝任學習,取得一定的成就,從而贏得一定的社會地位的需要。附屬內驅力是指學生為了贏得家長或教師的認可或讚許而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的'需要。他同時認為,學生學習成就動機中的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隨著學生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民族和不同人格結構,也隨著這些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國內對奧蘇貝爾學習理論在教育學領域的研究頗多(“同化”、“先行組織者”、“有意義學習”等),但是,我們目前尚未發現有應用其學習動機驅力理論,研究中國小生學習動機特徵、發展規律及其與學生學業績效關係的實證研究。因此,運用奧蘇貝爾學習動機驅力理論,研究中國小生學習動機的特徵,探討中國小生學習動機與學生學業績效之間的關係,也正是本研究的一次新的嘗試。
一、研究結論
 本研究以奧蘇貝爾學習動機驅力理論為基礎,自編中國小生學習動機問卷。對湘潭(城市)、婁底(農村)部分中國小3、4、5、6、7、8、9、10、11等9個年級的1134名中國小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研究結果表明:
1.中國小生的性別、城鄉差異以及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影響其學習動機。從性別因素看,中國小生的學習動機,不管是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還是附屬內驅力,女生高於男生;從城鄉差異看,城市學生高於農村學生;從父母文化程度看,不論是父親的文化程度,還是母親的文化程度,父母文化程度對子女學習動機的影響明顯。
2.中國小生學習動機及各驅力的水平隨著年級的升高存在下降趨勢。同時,中國小生(國小三年級到高中二年級)學習動機的發展呈現出階段性差異的特徵。在國小階段的三年級到五年級有波動,先降後升,而且特徵明顯;在中學階段,國中三年級到高中一年級有略微上升趨勢,然後下降。
3.中國小生學習動機與學業績效的關係表現為顯著正相關。其相關性表現為:整體性相關;階段性相關;年級相關。整體性相關表明: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學生學習動機以及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以及附屬內驅力對學業績效的影響力是不一樣的,即認知內驅力最強、自我提高內驅力次之,附屬內驅力最弱。階段性相關以及年級相關表現在:國小階段,三、四年級學習動機與學業績效有顯著正相關,五年級存在不同程度的相關,六年級只有自我提高內驅力與其學業績效有顯著正相關。國中學階段,學習動機與學業績效均呈顯著正相關。國中一年級學習動機與學業績效有顯著正相關,國中二年級有學習動機、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與其績效有顯著的正相關,國中三年級只有學習動機、認知內驅力與其績效有顯著的正相關。高中階段,只有高一年級的認知內驅力與其績效有顯著的正相關。同時,中國小生不同年級學業績效的低績效組與高績效組對學習動機及各維度的作用與影響上也是非常明顯的。

二、原因分析
1.中國小生學習動機性別差異的原因。有的研究認為,傳統中國社會和文化中,女孩比男孩更順從家長和老師的教育和期望,加之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早熟於男生,在學習中易於體現出積極的學習動機。我們認為,造成中國小生學習動機女生明顯地高於男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男、女生成熟期的差異所致。生理成熟期的差異表現為女生較男生早(如性成熟,生理學上認為,女生往往比男生早8-12個月甚至更多),這種差異可能導致中國小生在學習心理、學習認知以及學習動機和學習行為上的差異。
2.中國小生學習動機城鄉差異的原因主要在於:其一,就學習的環境和條件而言,城鄉學校的差別是明顯的。其二,相對城市學生而言,農村學生中的“隔代教育”現象非常普遍,這是造成中國小生學習動機差別的主要原因。所謂隔代教育,指的是學生在學校教育之外,學生不是由父母而是由祖輩監護時所受到的教育,如父母外出工作或離異等。其三,家庭關係的影響。周愛保等人的研究[3]認為,在我國的家庭關係上,父母更多的是從生活方面對孩子的關心,在學習方面大多隻涉及到孩子學習目標的建立等巨集觀方面的影響,而對其具體的學習過程較少關注。我們認為,這方面的差異,農村家庭尤顯突出。
3.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對子女所採用的教養方式及態度是導致學生學習動機差異的主要原因。首先,文化程度較高的父母更多采用的是以情感溫暖和關愛的養育方式,即使子女在學習和時候上遇到困難,父母大多能給他(她)以積極的支援,並能以“朋友”的身份與他(她)進行思想交流。文化程度較低的父母則更多的是採用專制型的教養方式,他們在對子女的教育過程中,特別是孩子遇到困難時,更多的是採用比較、諷刺、否認甚至嚴厲懲罰的方式,這種教養方式不利於孩子學習心理的健康發展,影響孩子良好的學習動機的形成。其次,父母文化程度高對孩子學習的經驗性影響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