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空氣加壓治療儀預防骨科術後下肢深靜脈血栓效果觀察及護理

才智咖 人氣:2.74W
                                    作者:馬麗萍 劉翠芳 段旭玲 劉文銀

 目的 比較間歇性空氣加壓儀結合常規的護理措施預防與常規的護理措施在預防骨科術後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方法 將我科2009年11月-2011年4月收治的120例骨科下肢手術患者,將其分為實驗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兩組均採用常規的護理措施預防,實驗組增加間歇性空氣加壓治療儀預防。結果 實驗組發生了4例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為6.67%,對照組發生了24例,發生率為40% (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間歇性空氣加壓治療儀結合常規的護理措施在預防骨科術後下肢靜脈血栓方面優於常規的護理措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間歇性空氣加壓治療儀  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  護理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骨科術後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發生率41%~85%,少數可造成肺栓塞導致死亡[1]。早期預防是防止術後DVT的關鍵,目前的預防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機械干預。但藥物預防存在引發術後出血、皮疹、瘙癢等併發症等危險。我科2009年開始使用間歇性空氣加壓治療儀,通過比較間歇性空氣加壓治療儀與常規護理措施在預防骨科術後下肢深靜脈血栓效果顯著,為其臨床應用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1月-2011年4月我科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20例,採用方便取樣(患者自願)的方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如患者病史中有下肢靜脈血栓、脈管炎、面板病或其他下肢血管疾病者排除。120例患者,實驗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齡20-90歲,平均53.04歲;行髖關節置換術11例,股骨內固定術29例,髕骨內固定術4例,脛腓骨骨折內固定術14例,踝部骨折內固定術2例。對照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齡17-89歲,平均年齡50.96歲;行髖關節置換術12例,股骨內固定術28例,髕骨內固定術6例,脛腓骨骨折內固定術13例,踝部骨折內固定術1例。
        1.2 操作方法
        對照組術後採用常規護理預防方法,實驗組術後即開始應用間歇性空氣加壓治療儀並結合常規護理預防,兩組進行比較。
        2  護理
        2.1 護理評估  評估危險因素(年齡、手術、制動、既往史等),以便有的放矢地採取預防措施。
        2.2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耐心向患者講述深靜脈栓塞的形成及危害,並觀察其心理變化,運用語言技巧進行疏導,鼓勵患者克服術後疼痛和恐懼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配合治療護理。
        2.3 飲食護理 低鹽、低脂、清淡、高熱量飲食,DVT患者給予低脂肪飲食,以減少血液黏稠度。低鹽飲食可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減輕組織水腫。高熱量高纖維飲食可補足機體所需能量,亦可防止大便乾燥,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祕增加腹壓影響下肢靜脈迴流。宣傳戒菸重要性,使患者明白吸菸可引起血管痙攣,又可增加血液黏稠度而自覺戒菸。
        2.4 體位護理  密切觀察患肢情況,保持患肢高於心臟水平20-30㎝,以利於靜脈血液迴流,減輕患肢腫脹。由護士指導做足部屈伸活動鍛鍊。術前1天向患者及家屬講解並示範床上主動做足跖屈和背屈運動,足的內、外翻運動及足踝的屈伸、內外翻及環轉運動。不能活動者,由護理人員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魚肌和腓腸肌同時做足踝關節活動[2]。術後每3~4h活動1次,每次活動10~20min。
        2.5 間歇性空氣加壓治療儀  實驗組在傳統護理方法的基礎上,術前1天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應用間歇性空氣加壓治療儀(美國泰科公司產,6521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操作程式:患者取平臥位,雙下肢套上套筒,鬆緊適中。檢查套管與主機及套筒的.連線是否緊密,套管有無打折、扭曲,備好後,連線電源。開始時緩慢向套筒腳踝部充氣,充滿後壓力保持不變,逐次至小腿、大腿。通過腿套“擠壓”過程迫使靜脈血液流出下肢,然後套筒所有部位(6個部位)同時放氣,血液迴流入下肢。片刻,再次充氣,周而復始。30min/次,2次/d,7~10d為1個療程,根據情況給予1~2個療程。使用時應注意:(1)儀器水平放置;(2)應在肢體套上套筒的情況下對套筒充氣;(3)套筒遠離銳器以免被扎破致操作失敗;(4)急性靜脈血栓、深部靜脈性血栓嚴禁使用,因其可加速血栓脫落,造成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