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公允價值在我國會計準則中的應用會計畢業論文

才智咖 人氣:2.33W

一、公允價值應用的理論基礎

淺議公允價值在我國會計準則中的應用會計畢業論文

我國財政部頒佈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以下簡稱基本準則)指出:在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並列報於會計報表及其附註(又稱財務報表,下同)時,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其金額 並指出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 重置成本 可變現淨值 現值和公允價值我國的基本準則,基本接受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關於公允價值的定義,即將其定義為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負債清償的金額計量在我國的財務會計中,主要採用歷史成本計量方法來對資產及負債進行計量,歷史成本計量模式成為主要的計量模式,所有的資產都以取得時的價格為基礎並進行折舊和攤銷,導致資產的賬面價值日益減少;如果企業因為某種目的進行資產評估,評估價值很可能更接近的實際價值,我國對評估調賬又有嚴格的限制。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原準則框架體系下的會計報表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由於歷史成本計量的會計資訊缺乏相關性和及時性使得現行財務報告過度關注歷史 成本和利潤,忽視未來現金流和價值 比如有的企業歷史相當悠久,在老百姓心目中有著良好的口碑,那麼這個企業的商譽就會日益增加,為企業帶來的收益是相當可觀的。也就是說其無形資產的價值正在逐步體現,它的實際價值一般都會數倍於它的賬面價值,但是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只有按歷史成本計量的可以辨認的無形資產,並且日趨減少,無法體現其現行的實際價值 因為根據歷史成本計價原則,該部分價值通常只有在企業合併過程中才會體現出來,這就導致財務報表反映的企業財務狀況與企業實際的財務狀況並不匹配,甚至相差甚遠。

與歷史成本資訊不同的是,公允價值資訊更多地反映了市場對企業資產或整體價值的評價,它能夠與資產負債表更好地吻合,更能體現企業的實際價值,更具有相關性,也更能夠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 就會計的職能而言,也是更客觀地反映了市場對於不同的企業隱含在金融工具中能帶來不同的未來現金流量淨值,從而有利於投資者 債權人和其他資訊使用者對投資和融資等決策進行評價。

但是由於我國特殊的經濟環境及市場環境,又要求我們的企業在運用公允價值時必須更加謹慎、適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可以運用公允價值。因為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對企業財務資訊的影響非常敏感,它非常有可能成為調節利潤的工具 以投資性房地產為例,引用公允價值計價模式取代歷史成本模式記賬的行為屬於會計政策的變更,按照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方法,在採用公允價值計價的第一年,公司必須採取追溯調整的方式對公司的賬務進行追溯調整,從而大幅度增加了企業的期初淨資產的價值;同時對於投資性地產上市公司來說,運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意味著每年要對地產價值進行重估,並將重估後的市值在賬面上反映出來,這就能夠為企業提供一個決策的依據:是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還是作為其他資產核算對企業更有利 因為如果企業選擇以歷史成本計價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計價,那麼無論何時將投資性房地產轉為其他資產都不會產生轉換損益,不會影響當期的利潤;但是,如果當企業選擇以公允價值計價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計價時,選擇不同的時機進行轉換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如果企業所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在市場上的交易價格處於上升的階段,則企業應繼續將其作為投資性房地產;反之,當市場價格下降時應選擇儘快將其轉換為其他資產,從而避免轉換損失。因此採用公允價值計量時,房地產市場價格的波動就會對公司淨利潤和淨資產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二、公允價值應用謹慎性的表現

因此我國的會計準則要求如果不達到公允價值的適用條件是不能使用公允價值的。公允價值應用的謹慎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我國會計計量屬性更傾向於採用歷史成本,在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並存的情況下,歷史成本仍處於主導地位,是在堅持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的主導地位的前提下才引入公允價值的。《基本準則》 中明確規定:“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採用歷史成本,採用重置成本 可變現淨值 現值 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 這說明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必須具有可靠的計價基礎,否則只能採用歷史成本計量;而可靠的計價基礎,是有著嚴格的限定條件的 以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為例:(1)首先看買賣雙方是否存在公平交易的銷售協議,如果存在,則以協議中的銷售價格作為公允價值;(2)如果不存在這樣的銷售協議,則以活躍市場上同類資產的報價作為公允價值;(3)如果活躍市場的報價也不存在,則以同行業類似資產的最近交易價格的最佳估計作為資產的公允價值;(4)如果仍然不能取得類似資產交易價格的最佳估計數,則以該資產預期的未來現金淨流量的現值作為公允價值 如果上述資料都難以取得,則不能以公允價值計量。

其次,公允價值在我國的應用尚無法完全普及。我國新會計準則在《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投資性房地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非共同控制下的企業合併》等準則中適度地引入了公允價值的計量模式,其應用範圍涉及一般工商業及農業、金融業等特殊行業。由於我國目前在公允價值計量的制度、手段等方而不夠完善,公允價值的取得還比較困難,因此公允價值在運用過程中也存在著難度,所以它距離國際會計準則的要求還有一定差異。目前我國對採用公允價值計量仍採取比較謹慎的態度,應用的範圍比其在國際會計準則中的運用小。

再次,公允價值的運用附有不同的限制性條件,這使得公允價值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在《企業會計準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中就有明確的規定:有確鑿證據表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可以對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應當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1)投資性房地產所在地有活躍的房地產交易市場;(2)企業能夠從房地產交易市場上取得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及其他相關資訊,從而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作出合理的估計。並且,為了防止企業利用公允價值操縱利潤,新會計準則規定,己經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得從公允價值模式轉為成本模式。

三、完善公允價值應用的建議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的會計準則對於公允價值的應用仍然採取謹慎的態度,同時目前會計資訊在世界範圍內都存在失真的難題,因此公允價值在會計中的應用也受到了諸多限制,主要是為了防比企業高估資產和利潤。但是公允價值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維護產權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會計資訊質量的重要途徑,它代表了會計計量體系變革的總體趨勢,只是一些措施尚待完善:

1.進一步完善市場體制建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建立公開的市場價格體系,形成公平交易的市場氛圍。根據公允價值的確定標準,交易雙方在活躍市場上能夠及時準確的地查詢到各種商品的價格,或者在此基礎上能夠得到最近交易價格的最佳估計數以及相關資產預期的未來現金淨流量的現值,這樣才能讓資產的公允價值更方便、更直接、更有依據地加以確認。

2.在法制層而進一步規範公允價值的運用。即從法律和制度的方而規範和監督公允價值的運用,加大人為利用公允價值操縱利潤等舞弊行為的處罰力度,保障會計資訊的質量。

3.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應當加大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力度,使其理解熟悉新準則的內容,尤其是對公允價值具體應用方而的知識,以增強會計人員實際技術操作水平及職業判斷能力,同時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這些都將為公允價值的全而應用提供保障。

4.規範公允價值資訊的披露。從我國現行準則框架來看,多個具體準則涉及公允價值的內容,分佈較為零散,缺乏系統指導。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我國資本市場不斷成熟新的金融工具不斷湧現,準則制定機構應著手研究建立我國的公允價值具體準則。這樣可以更好地推動理論研究和指導會計實務的發展應用,同時也可以應對世界經濟的衝擊,體現會計的國際趨同。

5.正確引導公眾對公允價值的認識。由於公允價值還屬於新生事物,人們對於公允價值的認識也還比較膚淺,有的人很容易將公允價值和歷史成本對立起來,容易認為公允價值的相關性較強而可靠性差,不理解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對企業財務資訊的重要性;同時也會有人以為運用公允價值估計就等同於隨意估計,為企業操縱資產和利潤等不同的目的而採用不同的估計方法。這些錯誤觀念都是對公允價值的曲解。實際上公允價值計量屬性與其他四種計量屬性不是簡單的並列關係,公允價值並非一種獨立的計量基礎,它是一種可與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等相結合的混合計量基礎。因此,應大力宣傳和普及人們對公允價值的認識,通過培訓等方法讓會計人員儘快瞭解和熟悉新準則對公允價值的要求,全而領會新準則體系中公允價值的內容和精髓,知道何時使用、如何使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只有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切實提高人們對公允價值重要性的認識,才能更好地運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並保證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順利實施,從而提高會計資訊的質量,達到財務會計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劉曉霞. 試論會計謹慎性原則在我國的正確運用[J]. 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 2005,(02)

[2] 於祝元. 淺析公允價值的應用[J]. 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 , 2007,(02)

[3] 馮志華. 新舊企業會計準則-債務重組的比較分析[J]. 甘肅農業, 2006,(07)

[4] 鄭軍玲. 會計準則引入公允價值模式分析[J]. 財會通訊(學術版) , 2006,(09)

[5] 瞿曉龍.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準則的變化及其原因分析[J]. 現代商業 , 2006,(06)

[6] 汪伯文. 芻議公允價值的運用[J]. 商業研究 , 2001,(10)

[7] 郭豔玲, 柴靜誼. 中美“非貨幣性交易”準則的比較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6,(07)

[8] 陳燕. 公允價值在我國會計準則中運用的分析[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 2004,(05)

[9] 丁蕾. 我國會計準則國際化程序芻議[J].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 2006,(02)

[10] 陳燕. 從公允價值的運用差異看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J]. 經濟與管理, 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