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校園網在中國小的應用與建設

才智咖 人氣:2.16W
淺論校園網在中國小的應用與建設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對"校園網"的認識,分析了"校園網"在中國小日常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利用校園網實現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內容的變革、開發遠端教學環境、實現辦公自動化、進行網上教學、實現資源共享及在課堂教學的應用,並根據目前實際情況提出了中國小校園網建設的五點思路:教育觀念更新、基礎設施建設、師資隊伍培訓、強化資源管理、抓好三個覆蓋率。

關鍵詞:校園網 網路教學 資訊技術 資訊資源 資源共享 資源管理 網路建設

計算機網路使諾大的地球濃縮在幾秒鐘,使世界上的每個角落的人都緊緊地聯絡在一起了,即使在偏避地方的人們,也能很快地瞭解世界發展的動態,及時跟上世界的潮流。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多媒體計算機和資訊高速公路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工作方式、交流方式、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
資訊時代的逼近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熱潮,眾多的國小紛紛投入到教育資訊化建設中去,而架構在網路環境上的"校園網"成為學校資訊化建設的重點和焦點。搞好校園網建設,構建現代化的教育環境,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形成現代教育辦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許多學校都在建設校園網,以使學校的教育實現現代化。如何抓好校園網的建設,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在目前,至少在國內並沒有成熟的經驗給我們借鑑,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為此,本文將從校園網的認識、校園網在中國小的應用和建設三方面進行一些論述。
一、"校園網"的認識
"校園網"這個名詞的出現,也就是近幾年的事。由於人們對"校園網"的認識和理解存在著偏差,導致了中國小在校園網建設上暴露出種種問題。如有的學校只重視硬體裝置的投入,輕視軟體建設和師資培訓,導致裝置使用率不高。有的學校有先進的網路裝置、強大的伺服器,卻沒有一套應用軟體系統,資訊中心的管理人員也不能開發出適合本校情況的資訊管理系統,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有的學校"校園網"網上資訊陳舊,甚至網上無資訊可流通,造成大量裝置閒置,只能作為客人蔘觀時展示的門面。還有些學校由於缺乏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性意見,加之校園網的生產企業的質量參差不齊,不少企業的售後服務跟不上,造成盲目投入,建網後的維護費用和改造費用相當高,而且可擴充套件性和升級性差,學校重複投資的現象嚴重,浪費較大。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由於一些單位和個人對"校園網"缺乏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對建設"校園網"的意義和作用理解不深或存在誤區。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1999年8月30日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校園網"是在校園範圍內建立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它可在校園內將許多臺計算機或其他裝置連線進行資料通訊。"校園網"應用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而且將會促進教育觀念、教學思想的轉變。"校園網"的開通,不僅可以大大拓展教師和學生的視野,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獲取資訊、分析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和適用現代社會的能力。教師在應用"校園網"等現代教育技術的過程中,也將增強終生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浙江大學沈莉萍給"校園網"下了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校園網"是指學校在開展教學、科研和管理及對外通訊工作全過程中運用寬頻、互動性和專業性的區域網絡實現學校辦學的數字化、資訊化和智慧化。這是資訊社會和網路時代對學校的要求,也是學校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走向。網路化教育的重點並不僅僅要讓師生了解和使用Internet,更是要通過計算機與網路的強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體制與教學模式,培養出適應資訊時代需求的新型人才。
以資訊科技為基礎的"校園網"建設,使得計算機和網路在教育中的作用從一種輔助手段躍升為基礎手段之一,或稱之為計算機網路為基礎的教育,即WBI(Web Based Instruction)。CAI是一種靜態的改良,WBI則是一種動態的變革。以資訊科技為基礎的"校園網"建設,引起了傳統學校從教學觀念、教學手段到教學內容的巨大改變,通過現代視訊技術、聲像技術、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教學,將極大改變學校教學的資訊傳遞方式,應用於Internet上的教學系統,具有快速傳遞資訊的教學功能,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不再受到時空限制。國際網際網路將全世界連成一體,它以數字網路為資訊載體,幾乎可以釋出現行所有媒體可以釋出的文字、語音、影象、影視等資料,成為資訊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