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瑞吉歐中國化的教師角色的塑造

才智咖 人氣:2.93W
試論瑞吉歐中國化的教師角色的塑造

  [論文摘要]瑞吉歐方式在中國走過十年的推介之後,如若真正成為改革中國幼兒教育發展的他山之石,必須注重教師這一教育發展過程中關鍵的中介因素。文章旨在通過瑞吉歐式幼兒教育與中國傳統幼兒教育中教師角色的比較分析,為構建“中國式瑞吉歐”教育方法中教師群體的角色而努力。

  [論文關鍵詞]瑞吉歐 中國化 教師角色
  
  瑞吉歐幼兒教育方式發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民眾自力更生建立的家長團體自行運作的學校。學校的開放性、學生教育的公正、性是自始有之,經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探索,到80年代理論構建和實踐模式初具規模並具有一定的世界影響。在隨後的發展中,不但國際反響日漸聲隆,自身的研究也日臻完善。到90年代,瑞吉歐幼兒教育方式就其理論自身而言是較為完善的。但是在中國的幼兒教育界,在引入和推廣的過程中,一直是“叫好不叫座”。2007年6月28~29日,華東師範大學朱家雄教授與韓國漢陽女子大學金恩姬教授共同組織了“中韓幼兒教育領域瑞吉歐教育方案的應用與轉化”國際研討會,提出了“向瑞吉歐學習什麼?”“學習並挑戰瑞吉歐”的會議主題。朱家雄在報告中提道:“不管瑞吉歐教育系統本身怎麼理想,也不管有多少人把它捧得多高,它只屬於義大利瑞吉歐這一特定,沒有人能把它原封不動地搬到中國內地來,若一定要這樣做,等待他的可能是失敗。”這不僅表明了瑞吉歐教育方式的學習不能模仿,也提出了一個深遠的和理論命題,即不同文化的借鑑的實質必須也只能源於創新,就瑞吉歐教育方式而言,專家們坦言要“瑞吉歐中國化”,而不應追求“中國式瑞吉歐”。在諸多影響瑞吉歐中國化的因素中,本文主要探討教師的角色塑造問題。

  一、瑞吉歐教育方式中教師角色的分析

  關於教師角色的理論研究,國外起步較早,到20世紀50年代,已從初期重視教師的角色品質研究過渡到大批關於教師期望的研究。教師角色理論引入中國後,我們的研究是兩者的結合,即在期望基礎上的角色品質研究,以期新時期的教師能夠從應然走向必然。綜合瑞吉歐教學方式的研究,其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有以下特點:
  1.教師是兒童活動的策劃者。教師工作的核心在於對兒童活動目標的理性認知、活動方式的謹慎篩選、活動過程的縝密預期和活動結果的深切反思。專案教學是對教師此項要求的最後詮釋。兒童成長階段的最大特點就是活動。活動在通常情況下就是兒童存在的方式,成人對兒童的認知和參與方式是幼兒教育活動的關鍵,瑞吉歐在這方面的探索是具有啟發性的。
  2.教師是兒童生活的倡導者。生活是人存在的實質。兒童的生活很簡單,但這絕非是單調而是單純,兒童的生活即是個體的自我生髮過程,也是成人蔘與下的生成過程,所以倡導者的實質即在於要倡而不是要控,要疏而不是要堵,要揚而不是要抑,要成而不是要毀。成人要理性地融入孩子的生活。
  3.教師是兒童成長的引導者。成長是兒童活動、學習、生活的目標。引導者要引其所去,為其所能,導其所欲,成其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