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認知發展的生物學概念論述論文

才智咖 人氣:9K

一、概念感知:通過直觀教學豐富學生內心的直觀表象

國中生認知發展的生物學概念論述論文

國中生的生物學基礎知識、基礎技能還比較薄弱,很多看似平常的生物學知識、經驗還有所欠缺。顯然,為國中生的生物學概念學習提供適當的感性經驗的直接支援是十分必要的。國中生的觀察能力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們觀察事物的自覺性、持續性、穩定性都在不斷進步。在概念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手段提供實物、教具、動畫、視訊、直觀的語言等與生物學概念密切相關的感性材料,幫助學生通過觀察先對概念進行感知。例如“,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週期包括種子萌發、生長、開花、結果與死亡等階段”、“植物的生存需要陽光、水、空氣和無機鹽等條件”等重要概念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先指導學生對校園植物進行仔細觀察,為概念的深入理解做好準備。通過感性、形象、具體、生動的學習,能有效降低學生學習抽象概念的難度。同時,在長期的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觀察的永續性不斷增強,觀察事物的精確度也不斷提高,觀察事物的概括性明顯發展。

二、概念理解:基於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探究式教學

維果茨基提出“最近發展區”的概念,即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真實發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導下或與他人合作情況下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在教學中既要能在深入瞭解學生已有知識、學習背景和興趣所在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又要能認真分析學生的認知結構、認知能力和思維方法等方面與將要學習的概念之間的差距,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給學生提出適宜的探究課題,並指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完成探究活動。“光合作用”是生物學的核心概念,對國中生而言,該概念的抽象性使該概念具有較大的難度。課程標準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對該概念的要求已有所降低,沒有對光合作用的生理過程提出過度要求,僅僅要求學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產物等。在進行“光合作用”這一概念教學的時候,為了讓學生理解光合作用的產物,在展示了馬鈴薯、番薯、山藥等多種含有澱粉的塊莖或塊根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感性認知),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相關問題進行啟發引導,通過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完成“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的探究實驗,達到“最近發展區”的要求。同時,這也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有機物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打下伏筆。基於“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探究式教學,使探究教學更加有效,也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學生探究的過程也是對概念的主動構建過程。需要指出的是,學生的大腦中的前概念可能存在錯誤、偏差和缺失,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進行糾偏,防止對新概念的形成產生阻礙。

三、概念內化:概念圖策略提升學生認知方式

隨著學生在生物學知識上的豐富,在學生大腦中的生物學概念數量迅速增長。雖然,通過各個學科的學習的深入影響,及學生自身的.認知心理的發展,學生的意義識記能力發展迅速,但是學生大腦中的生物學概念急需進行進一步整理並內化。一方面,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學習過的概念,啟發學生學習新概念,可起到新舊知識相互融合的作用,使原有概念得到充實,使新概念得到發展;另一方面,這些存在於學生大腦中的概念,必須經過學生的認知深加工才能進一步內化。概念圖策略應用於生物概念的教學,能幫助學生在大腦中整理一張“概念地圖”,有利於學生掌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例如,在進行“生物的無性生殖”授課時,通過指導學生繪製概念圖,建立生殖、無性生殖、出芽生殖、營養生殖、有性生殖等概念之間的關係。同時,繪製概念圖的過程也是學生對概念進行分析、比較並內化的過程。綜上所述,教師在國中生物學概念教學過程中,應遵循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尊重學生認知發展的特點。一方面,通過多種舉措幫助學生最終完成對生物學概念的感知、理解、內化;另一方面,通過基於國中生認知發展的生物學概念教學,也使學生各個方面的認知能力得到有序、有效、快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