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心理教育思考與研究

才智咖 人氣:1.64W

雖然目前教育改革已經讓我們有了更多的希望,但是亟待解決和優化的問題確實還很多,特別是心理教育問題。以下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學生心理教育思考與研究,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學生心理教育思考與研究

摘要:如何使教育事業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培養出心理健康的人才,向來是靈魂工程師們不斷思考探索的問題。作者就教育對學生心理影響的五個方面進行了闡述,指出不同心理教育方式對培養學生成為“學習人”、“健康人”、“優秀人”、“和諧人”和“社會人”的巨大作用。

 關鍵詞:學生心理教育 教學改革 素質教育

“時不我待”,不僅僅是教師一直以來對學生苦口婆心的教導,更確實地反映瞭解決應試教育弊端的迫切性。雖然目前教育改革已經讓我們有了更多的希望,但是亟待解決和優化的問題確實還很多,特別是心理教育問題。對此我在學生心理教育方面進行了思考和研究。

一、教學改革引領學生“學習人”的心理

班主任僅側重於關心學生的學習成果是不明智的,而且應適當傾聽學生對“學習無聊”的抱怨。

作為職業中學班主任,我首先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性格型別等進行區分,和不同性格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交流,幫助他們從依賴、逃避、邊緣化、強迫心理等消極因素中解脫出來,合理地“撩撥”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就是說,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明析學生的學習態度,對學生的個性和心理狀態產生更深入的理解。也可以認為,針對性的心理引導,是良好學習氛圍的催化劑。

無論社會的哪個角落,對於正在從事的事情,人總有或淺或深的思考。在社會的大環境的影響下,在從少年到青年的成長過程中,採用正確的心理教育誘導學生的內心思考向積極的方向發展,正是以教學改革對開展學生心理教育的影響為真例項證。

二、素質教育衍生學生“健康人”的心理

高壓應試教育,已經嚴重地擠壓了青少年們的情感、美學、社會等方面的認知教育空間。倡導素質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真實地考慮學生在心理、生理各個層面的需要。素質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切實途徑,是教育事業所走出的極為人性化的正確的一步。

班級工作中,“學生不丟棄課餘生活”成為我和同學們時常議論的話題。事實上,合理的課餘生活不僅可以排遣學習壓力,而且可以強健體魄,增加知識積累。不定期地開展生活現象討論,分享一本書,發表一篇觀感,開一次充滿各種創意的班會等舉措,在受到同學們歡迎的同時,也有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逐漸形成健康的班風學風。這樣學習生活更輕鬆有意義,內心世界自然而然也變得多姿多彩。最終從學生們口中得到的答覆是:學校生活不再“忍受”,而是“享受”,享受學習生活的愉快時光。

當然,素質教育真正完全落到實處還需時日,但是,“減負”不再只是口號,班級形成了良好風氣,證明了素質教育確有實效。

三、以人格教育為本,塑造學生“優秀人”的心理

提到東西方教育差異,不可否認,西方的教育確實有值得借鑑的地方。有人膚淺地追討西方教育的“快活”的“惡果”,卻忽略了個性發展的重要性。事實上,我們作為教育者最需要注重的是人格教育和才能教育。

“人不學,不知道”。我曾在班會上給過學生這樣一番戲說:注重淵博的知識,而不去理解人類最重要的情感,不去遵循人類所須具備的品德,那只是計算機,而不是有思想的人。豐子愷把人格比作三足之鼎,思想品德情感各持一端,如果說知識是人一生的追求,那麼人格的追求就是人類世世代代的追求。言傳身教,讓學生學會“立身”“做人”,才是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每日“人格教育”的必修課。社會存在意識,人際關係觀察與融合,人生觀、價值觀,這些對剛成年的學生尤為重要。教師作為父母以外最主要的引導者,能夠塑造優秀的人格,才是成功教育的一種驕傲。

“人之初,性本善”在教育上的教義——人性不論出身,才能可以塑造。這所持的觀點是,每個人都具備足夠的發展空間,左右能力發展的多是環境等後天條件。教育者所須問責的主觀原因,是受教育者的環境因素產生的一些反作用力。父母師長的言行、社會環境及輿論,影響著孩子人格的形成,自然也對其人生觀,甚至是對“須努力”、“如何努力”的看法產生巨大影響。所以,教育者必須加強自身人格,幫助學生優秀人格的形成,從而使他們真正走好求學之路,人生之路。

四、心理困擾的疏通調節學生“和諧人”的心理

中學生的心理困擾大多是由性格和情感因素產生的。性格的影響,多表現為情緒的高漲低落,而情感因素則多產生於家庭、學習、人際關係等問題。所以正確引導學生心理,實際上也是關心學生生活的具體過程。我儘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積極誘導並鼓勵學生自我調整、事實證明,對情感和心理困擾的疏通引導產生了相當積極的作用。

比如我剛擔任本班班主任的`時候,發現在自習課間有一個女生偷偷地哭。據瞭解,該生父母離異,她和弟弟由殘疾的母親撫養,而不知所蹤的父親從未支付任何撫養費,他們只能寄居外祖父家,經濟十分拮据。學校提供給她勤工儉學的機會後,由於工作佔據了大部分的課餘時間,她漸漸和班上同學疏遠,更別提能有個好友。沒有同學朋友的關心,又惦念家裡的親人,內心的孤獨導致她產生不想讀書的念頭。通過談話,我安撫好她,鼓勵她重新建立對家庭的正確認識,樹立好學習生活目標。當天班會課便宣佈她擔任課代表,提升自我價值感,並安排舍友多和她聊天,讓她多參與班級活動。內心的變化使她的心境漸漸平穩,愈發開朗起來,和同學的關係也逐漸和睦融洽。由此可見,在學生產生困擾的時候,正確的心理疏導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五、以社會為模型的實踐教育方式培養學生“社會人”的心理

針對班級紀律問題,我曾和同學們在班會上公開商討。班級就是“小社會”,在“小社會”裡,如何和睦相處,如何“遵紀守法”成為主要議題,藉此制定了新的班級紀律。

首先,我挑選並指定表現較為優秀的同學擔任班幹部,並以“擇優當選”為原則輪換。然後,班幹部領導同學進行班級工作處理,同時同學監督班幹部,並進行民意調查和對其工作實行考評。在班會課上,同學們時常對班級工作和社會工作展開相關討論。這樣,既培養了同學們的合理競爭意識,又使所有學生對班級工作產生責任感,還增強了集體存在感和榮譽感。這一自發的內部變化引導了他們對社會及社會人際關係,乃至對今後的目標有更清醒的認識,旨在為成為一個真正健全的 “社會人”而努力。

TAGS:教育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