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消費者的資訊搜尋本錢分析

才智咖 人氣:6.79K
網路消費者的資訊搜尋本錢分析
[摘要] 網路消費者在購物中存在資訊搜尋本錢。本文簡述了資訊搜尋本錢的經濟學解釋,構造了基於時間本錢、價格本錢和風險本錢的資訊搜尋本錢公式,並給出了減小資訊搜尋本錢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 網路消費者 資訊搜尋本錢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K.J阿羅指出:人們可以花費人力及財力來改變經濟領域,以及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所面臨的不確定性,這種改變恰好就是資訊的獲得。同時,斯蒂格勒教授以為:除非存在完全集中的市場,否則無人能知道各賣主或買主在任一給定的時點所定出的所有價格。上述表明,企業或個人進行資訊搜尋成為必須,獲得資訊是為了改變不確定性,同時資訊搜尋必須付出代價。
  在電子商務交易環境中,普遍存在網路消費者為減小購物資訊不對稱以規避購物風險而產生的資訊搜尋本錢。這是由於,網路消費者在做出購買決策(何物、何價、何時、何地、何質、何量等)前,往往需要投進大量的貨幣、時間和精力往搜尋相關資訊,以最大消費者剩餘價值往獲得理想的商品。但為獲取最有價值的相關資訊,是要付出代價或要產生本錢的。為此,對網路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為獲得資訊而產生的搜尋本錢進行一定研究,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一、資訊搜尋本錢及經濟學解釋
  資訊經濟學以為,資訊是有價值的,資訊的獲取可以增加人們做出有利選擇的能力,從而進步經濟效率。因此,網路消費者在做出購物決策前會往獲得儘可能多的資訊,資訊獲取的充分與否也就成為做出購物決策的主要依據。然而購物者的資源(包括時間、精力、貨幣等)是有限的,在行為理性的假設條件下,他要在有限資源的.約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在獲取資訊初期,隨著資源的減少,資訊搜尋本錢的邊際效用遞增;隨著資訊量不斷增加並達到最高認知收益(價值、效用)後,該種資訊對於購物者的邊際效用遞減。當他們支付的資訊搜尋本錢的邊際效用即是獲得的資訊的邊際效用時,他們會停止資訊搜尋活動,由於他們已經獲得了最大化的資訊總效用。同時,還要考慮消費者為獲取資訊的效用而付出資源的機會本錢。
  舉例來講,網路消費者在購買一本書時,他在網路上進行相關資訊搜尋,包括選擇售書網站、價格、付款方式、郵遞方式、書評、售後服務及信用等,在收集有限資訊時,他會覺得所付出的搜尋本錢(包括上網的時間、精力、網費等)是值得的(即感知收益大於感知代價),當隨著資訊量的不斷增大,但資訊價值降低時,比如好幾個網站中對書的價格、郵遞等先容內容是無區別的,他會感覺對資訊獲取和處理的代價會越來越大,此時當感知收益即是感知代價(主要是搜尋本錢)時,他會放棄資訊的搜尋活動,由於此時消費者的感知收益已經達到他心中的一個平衡點,即:對商品價值和附加值的一個大概標準——內在參考價值,並且在參考價值的變動範圍內。
  在經濟學中,搜尋本錢指的是在自由競爭場合由於價格離散而產生的搜尋價值。本文中的資訊搜尋本錢定義為:網路消費者在購買決策前,所付出的不但包括貨幣支出,還包括所花費的時間、感情的投進、為進步熟悉能力所投進的學習用度等一切有助於搜尋資訊的支出。網路交易中產生資訊搜尋本錢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其本質原因是網路資訊中的不對稱性,非對稱資訊主要分為有關網路消費者個人的資訊和有關網店經營方面的資訊;第二,根本原因是網路消費者具有感知收益和感知代價相比較的內在特性;第三,直接原因是網路中存在著大量的資訊資源而面臨不確定性或風險性,併為規避不確定性所進行的資訊搜尋、處理和提煉而付出代價。
  二、資訊搜尋本錢公式
  搜尋時間是資訊搜尋本錢的主要影響因素。由於時間具有稀缺性,它既不能積累,也不能儲存。同時,搜尋時間既影響著感知收益,又影響著感知代價,而感知收益和感知代價共同影響著網路消費的購買決策,所以,網路消費者在決策時間分配方式的時候主要考慮自身的時間約束和時間價值。搜尋時間對資訊搜尋本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時間本錢、價格本錢和風險本錢上。因此,將資訊搜尋本錢定義為有關搜尋時間的複合函式,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