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和養成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9W

一、以“躬親”為培養點,提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習勞擔當思想。

基礎教育和養成教育論文

責任擔當是衡量一個人具備做社會人的重要參考依據。尤其在學生時代,基礎教育從小培養樹立責任意識擔當思想,對他的成長成人將會起到充實人生的作用。為此,我校提出德育工作新思路,建立事務安排和衛生分擔的自主管理模式。把全校事務羅列和衛生細化,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責任擔當機制,讓每一名學生都有一份事務和衛生負責區。通過每天的習勞擔當促使學生的習慣養成。學校為此也通過每日的自評自檢表,通過學生自己打分、全班監督的形式讓孩子自主管理自己,定期評選優秀擔當學生,進行全校表彰。用這種校內嘗試性習得教育,基礎教育培養孩子未來發展的方向,也是我校全體教師共同的心願。為孩子一生負責,不是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是真正落實到實踐中。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做人的道理:那就是當一個人心中有了一份責任,言行中折射著一份擔當的時候,他就長大了,他就成人了。

二、以“規範”為訓練點,提出“莊重一生,吉祥一生”的習禮修身意識。

自古以來,中華大地就是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強調“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規範,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規則,是文明的體現。要作一名當代文明公民,就應從小培養孩子的習禮修身意識。往往同學之間的矛盾幾乎都是不懂禮儀,不從對方的角度出發造成的。在這方面,我校從實際出發,出臺了校內行為規範十要求和日常行為十不準。“雙十校規”不僅讓學生牢記於心,而且要踐行於外,言行一致,嚴格要求。單一的強調會使得學生覺得很枯燥,收效也甚微。我們則組織各種活動,來豐富和充盈孩子的內心世界。學校成立了校內足球隊、合唱團,不定期組織少先隊文藝演出。以活動為載體,讓孩子在活動開展與交流中,懂得禮儀與規則。比如,足球比賽,每次我們提出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要求;有時提出快樂第二,比賽第三的思想,意在讓孩子從活動中先感受其樂趣和興致,而不去一味追求比分,並且在比賽中,注重整體傳接而不提倡個人主義或大腳悶踢的極端做法。孩子通過活動中的`交往,懂得了尊重與謙讓的心境,理解與鼓勵的力量,從而更好地融入這個大家庭中。在自身修養上,我們嚴格要求從穿戴上做到整齊劃一的校服,在儀式訓練上做到週一升國旗的嚴肅對待。天天去做,週週去行。在課堂上和日常生活中提出站姿、坐姿、走姿的具體要求,養成修身修德、端莊大方的寶馬國小風貌,從而使學生從小樹立自律自省、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習禮修身美德。

三、結語

作為一所農村國小,我們強調養成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任務。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也說過:教育就是養成習慣。我們秉承了這一理念。我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正是這種理念的傳承,使得這所建校半個世紀多的國小,截至目前先後走出了近140多名大學生。他們分佈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從事著各行各業的工作,為祖國的富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身為寶馬人是我們的驕傲,身為長白山人更是我們的自豪。我們將乘風破浪,堅守這方沃土,用“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高風亮節,繼續譜寫著新時代長白山教育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