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日文學之間的關係

才智咖 人氣:3.07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的型別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一什麼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談中日文學之間的關係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談中日文學之間的關係

談中日文學之間的關係 1

摘要:縱觀中日文學的發展歷程,人們會發現中體文學之間存在著較大聯絡,在近代以前,中國文學對日本文學的影響較大,近代以後日本文學對中國的影響較大,在保持自身文學特色的前提下,兩者相互影響。本文簡要探究中日文學之間的關係,以期給相關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個獨特的研究視角。

關鍵詞:中日文學;關係;差異

中日文學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研究者從日本的各種神話傳說中可以看到中國文學影子,漢文學是日本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本的文學世界裡,白居易是深受日本文人喜歡的唐代詩人,而且中國明清時期的小說對日本江戶時代的小說具有重要影響。與此相對應,在中國文學的發展歷史上,也存在日本文學因素,例如在明清時期,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對日本文學語言的翻譯和引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文學對中國國內的各種文學思潮、文學理念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日本文學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嚴紹謾曾在其作品《中日古代文學關係史稿》中寫道,“中國文學的作品,出現日本漢詩的反饋現象;中國作家突破了個人之間唱和詩的形式,開始創作以日本為題材的風情詩;在日本現實政治生活中的任務,進入了中國的文學作品中,很多作家甚至嘗試使用日本語言進行劇本的創作,作為日本民族藝術形式的和歌,在中國有了漢譯的選集。”由此段文學描述,我們可以看出日本文學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是存在的,而且在公元7世紀,日本也曾經向中國派遣了很多次文化使者來中國學習先進文化。這些派遣使在中國的學習,不僅為其本土吸收中國的先進文化,也將日本文化潛移默化地傳給了當時的中國。在中國唐代的文獻記載中,研究者發現了大量由中日詩人共同酬唱的詩歌,日本的和歌也在唐朝時期傳入中國。

明清時期,中國湧現了大量研究日本的作品。由郝傑和李言恭合作的《日本考》中包含了最早的歌集和漢譯,全書從地理風俗到文字工藝,對日本情況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其中收錄的歌謠中包含39首和歌,並對這些歌曲進行了漢譯。此外,在明清時期出現的具有日本題材的作品也有很多,譬如清代沙啟雲在《日本雜事》中的序,以及晚清時期的文人黃遵憲所寫的《日本雜事詩》。

二、中國文學對日本文學的影響

關於中日文學之間關係的研究,主要立足於兩國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研究,研究者從屬於不同國家的文學作品中,分析其含有的各種文化因素之間的異同,並由此推斷出兩者的關係。文學作品中含有的神話傳說元素分析,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詩詞歌賦、小說等題材元素在日本文學中的體現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分析。首先,日本文學中的作品《日本書紀》以及《古事記》中都含有大量的中國神話傳說元素,在《日本書紀》中學者們分析出來富含中國秦漢時期的文化因子,而這些借鑑來源於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6世紀中國大陸居民向日本的遷移。此外,日本當地關於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之間的兄妹婚配創造了日本的神話傳說,與中國伏羲女媧兄妹成婚的神話有類似之處。

其次,在詩詞方面,題本著名的詩文作品集有《經國集》《懷風藻》《凌雲集》《萬葉集》等,其中,在《萬葉集》中以五七調形式的作詞,有模仿中國五言詩和七言詩的痕跡,而對於其中的大部分長歌則是出於樂府古詩,《經國集》《懷風藻》《凌雲集》中的詩詞內容和形式,深受中國六朝時期以及唐代初期的文學作品風格的影響。日本本土著名的高僧空海曾經到中國學習,注重研究中國的文學和文字,其早期的著作《文鏡祕府論》中所使用的修辭方法和平仄對偶等都來自中國文學,與此同時他將中國的藝術、文學等帶到日本。此外,公元10世紀左右,日本文學領域中許多文人將白居易的作品作為其創作典範,譬如,日本的嵯峨皇曾經把《白氏文集》藏於宮廷,並把這本典籍作為考察官員的範本。

最後,在小說層面,日本江戶時代的小說內容與形式,受中國明清時期的小說影響較大。為中國明清時期小說在日本的廣泛傳播奠定基礎的是日本當時精通漢語的“唐通事”,這群人大都精通漢語,對漢語言文學具有較高的造詣。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岡島冠山,他曾經應中國俗文撰寫日本本土故事,並用中國式的演義小說寫日本小說。此外,在中國明代的傳奇小說《剪燈新話》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將其改編為《奇異雜談集》,隨後在日本本土便有相類似的小說不斷產生。而中國的《牡丹燈記》也同樣不斷被日本文人改編成為不同的文學形式加以表達,成為了日本江戶時期怪誕小說的源流。

三、結語

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文學逐漸受到西方文學的影響,同時影響到中國文學。日本文學對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壇具有重要影響,在20世紀初期,中國大地上也曾掀起留學日本的熱潮,在當時的留日學生中出現了一大批的著名文學家,他們的文學創作都或多或少的受到日本文學的影響。正如郭沫若所說,中國文壇中有一大半是日本留學生建築的。創造社的很多作家都是日本留學生,也正因為如此,中國文藝深受日本的洗禮。但是,兩國文學的影響是相互的,中國文學對日本文學具有深遠影響,日本很多文學作家的文化創作根源接近於中國文學精髓,中日文學的'很多研究學者們大都認為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幸田露伴以及森鷗外等人都屬於此類作家。

談中日文學之間的關係 2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風俗文化的交流源遠流長。秦漢時期稻作文化傳入日本,唐朝時期儒學傳入日本,宋元時期飲茶習俗通過榮西之手傳入日本,無論是物質方面精神方面以及國家制度方面,中國都在全面的影響著日本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可以說,中日兩國風俗文化的相互關係異常緊密。

到近代,日本的發展快於中國,漢字迴流到中國開始豐富漢語言,中日兩國風俗文化的交流過程中,無不體現兩者關係的緊密程度。本文通過中日兩國語言的相互影響、宋元時期中日兩國的交流、和服中的中國元素以及古代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吸收來論述中日兩國風俗文化的相互關係。日本在中國的影響下風俗文化、社會的文明度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中國在近代落後於世界的時候,也得到了日本的影響,通過日本間接的同西方先進文明接軌。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兩國間風俗文化方面的交流源遠流長。從隋朝時期的遣隋使,到宋朝時期的入宋僧,從漢語言文字的交流到服裝以及交通工具,無處不存在中日風俗文化的相互影響。關於中日風俗文化交流的單方面的先行研究很多,但綜合進行論述的研究較少。本文將在先輩們先行研究的基礎上,從漢字語言的交流、宋元時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和服中的中國元素、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吸收四個方面對中日風俗文化的相互關係展開論述。

1.中日兩國語言的相互影響漢字為中心在中日長期的歷史交往中,漢字稱為兩個民族之間文化交流的一個符號和象徵。在鴉片戰爭以前的歷史時期,中國是文化的輸出者,漢字作為先進文化的代表,促進了日本文化的發展。而近代之後,卻出現了另一個傾向,日本漢字迴流到中國,開始回饋中國漢字。

比如,儒家的《孝經》,在日本就廣為流傳。文武天皇時期,《孝經》傳入日本,併成為科舉考試必考科目。日本孝經的版本,數量之多,品類之全,堪稱世界之最。

漢書在日本的流傳必然影響到對漢字的學習。日本遣唐使到唐朝學習,要遵從日本學制的規定,不遺餘力地學習使用漢字。比如,著名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呂就是學識豐富的漢學家。漢字不僅是日本人學習漢文化的工具,而且還促進了日本文字的產生,奠定了平、片假名產生的文字基礎。據文獻記載,日本原本是沒有文字的,漢字傳入日本以後經過種種摸索,終於

創造出了日本人自己的文字平假名(由漢字的草書演變而來)、片假名(由漢字楷書的偏旁部首演變而來),兩者讀音相同只是書寫不同。另外,假名也是標語漢字之上的讀音,又相當於漢語中的拼音。他們組合在一起形成了自身的意思,也形成了日本獨特的文章書寫方式漢字假名混寫體。

總的來說,近代以前,中國的漢文化以漢字為媒體,對日本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促進作用。這後面的背景就是漢文化的優勢低溫,而語言文字的影響不過是優勢文化影響的一個表現而已。

2.2日本對中國的影響

鴉片戰爭清朝戰敗,中國和日本的交流中角色也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中國知識分子開始尋求日本富強的經驗,模仿日本變法維新成為了一種社會思潮桌布蔓延開來。最典型的就是康有為,其變法的核心由“託古改制”轉變為“仿日維新”。

在中日兩國文化交流關係發生轉變的過程中,日本漢字開始迴流到中國,開始回饋漢語。明治時代,日本人為了加快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必須大量翻譯西方的科學技術文獻。原

有漢字已經不能滿足日本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於是日本人開始大量創造新的漢語詞彙。

如服務、方針、申請、想象等詞彙是對漢字的從新組合,立場、手續、取消等是意譯西方的概念。這些用法和詞彙在日本廣泛應用之後,隨著大批中國青年奔赴日本求學和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中國人將其引入漢語,極大豐富了漢語的詞彙。

幾乎現代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所有領域,中國人都大規模採用了日本人用漢字創造的新詞彙。

現在我們常用的一些基本術語、詞彙,大都是來自日語。如服務、組織、革命、紀律、方針哲學等等,實際上全是來自日語的外來語。

2、宋元時期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響

宋元時期中日之間雖然基本上沒有正式使臣互聘,但是民間貿易和僧侶往來卻十分活躍,兩國也通過這些途徑進行官方聯絡和文化交流,尤其是僧人,在宋元時期的中日文化交流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比如,無準師範、榮西、成尋等。

2.1醫學的發展

宋代中日兩國的醫學、陶瓷、建築等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兩國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984年,日本著名醫生丹波康賴以中國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為主要參考資料,編成《醫心方》30卷,根據當時的實際需要,取捨摘錄了隋唐名醫書中關於內、外、婦產、小兒、鍼灸、眼等科的學說,成為當時日本醫學發展重要成果的重要總結。

2.2陶瓷業和建築業

日本的陶瓷業有著悠久的歷史,享有很高聲譽的“瀨戶燒”是由日本著名陶工加藤藤四郎發展起來的。他於1223年來中國學習燒製陶瓷的技術,逗留五年,1228年回到日本在山田郡的瀨戶村(今愛知縣瀨戶市)試燒,成功後在瀨戶大量燒製。宋代傳入日本的建築式樣有兩種,一種叫天竺式,一種叫唐式。

2.3飲茶習俗

日本的“茶祖”榮西。榮西是日本臨濟禪宗的創始人。出生於日本現岡山縣的一個神官家庭,自由學習佛法,造詣深厚。中國茶葉在8世紀傳入日本以後,日本完全依賴中國輸入,但飲茶風俗只限於宮廷貴族等階層,很難普及到民間。9實際後,隨著停派遣唐使,從中國進口茶葉劇減,飲茶之習俗逐漸衰亡。宋朝時期隨著榮西深入學習中國佛教,多次渡海入宋,將中國茶籽帶回日本培植並廣為傳播。使中國的茶種及茶得栽培飲用方法在日本得到推廣。隨著茶樹栽培的普及,飲茶也開始成為日本廣大民眾的習俗。榮西把他所著的《吃茶養生記》獻給當權者,更加快了茶的推廣。書中介紹了茶的功能、種類、茶具,以及採茶、製茶、點茶的方法,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基礎,榮西被尊為日本茶祖。

2.4入宋僧

宋元時期,中日僧侶往來絡繹不絕,出現了為數眾多的入宋僧和赴日僧,禪僧的往來成為了當時文化交流的橋樑和中介。這一時期,中日兩國沒有官方的正式外交關係,政府之間沒有使節往來,兩國的聯絡除了宋商以外,就是佛教僧侶。日本入宋僧侶較多,其中最著名的有裔然、成尋等人。

裔然是宋朝時期從日本到中國的第一個文化僧侶,他雖沒有帶來官方檔案,不是正式使者,但他第一個把有關日本國的情況相當正確而具體的介紹給中國,增進了中日兩國人民的相互瞭解,溝通了中斷已久的中日關係,實際上起到了使者的作用。

3.和服中的中國元素

根據史書《三國志》的描述,日本彌生時期的男性用長布將身體裹起來,這種形式的衣服成為“袈裟”,女性在布得中央剪一個能夠讓頭露出來的孔,將布披在身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服飾。公元6世紀,開始出現“服色制度”,頭冠統一規定為黑色,門襟採用左衽,領尖至腰間,袖子為筒形袖,長度在膝蓋以上。這就是初步的和服。

公元8世紀,中國正值盛唐時期(日本平安時代)。隨著中日文化的交流中國的唐裝傳入日本,對日本的和服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日本天皇宣佈,全國不論男女老少穿衣服都要以唐朝的模式進行。當時和服的名稱叫“唐草”、“唐花”、“唐錦”等。日本人穿衣習慣由原來的左衽變為右衽,也是在這個時代開始的。

日本的平安時代、鎌倉時代是日本服裝走向獨立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894年日本撤回遣唐使,中日政府上斷絕了往來。和服的發展有了日本自身的文化特色,開始建立區別於中國服飾的獨特風格。尤其是染色技術的發展,使當時的和服色彩有了多樣化的發展,但和服的樣式卻朝著簡單化的方向發展。元朝時期,中國得到統一,並連續十次侵犯日本。日本人為了便於戰爭,服裝又回覆樸素,寬袖變回窄袖。從面料選用到製造工藝上不斷受到中國的影響。古代中國的紡織技術發達,至今絲綢忍讓是中國江浙地區的代表性產物。日本最初的和服面料以絲綢、麻為主,隨著紡織技術的發展其面料更加豐富。和服的刺繡工藝和圖案,也隨著唐代中國文化的輸出,中國吳越地區(現在的杭州、蘇州、無錫一帶)的刺繡傳到了日本,吳服稱為日本當時上流社會的正式服裝,至

今日本仍將帶有刺繡的和服稱為“吳服”。日本刺繡中的各種圖形大都來源於具體生活中的各種道具。題材非常豐富,大都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

4古代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吸收

中日兩國風俗文化的相互關係可以說是中日兩國風俗文化交流的過程。從繩紋時期大陸與日本列島的原始居民可以自由往來到894年停派遣使團,在這1000多年的古代中日交往中,日本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吸收中國文化並加以選擇、甄別和融合,最終形成了日本特色的民族文化。古代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吸收大致可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方面。

4.1物質文化的吸收

日本原本沒有稻種等農作物,其主要食物來源是禽、獸以及魚、貝類。睡到的傳入改變了日本的飲食結構,也改變了整個日本社會的發展。將日本推進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即進入文明社會的“農耕文化”。隨著睡到的普及,人們的生活場所由以前的山地、森林、海濱地帶移到溼潤的低窪地帶。並且,水稻的種植及農作物產量的增多,使彌生人定居下來,形成了村落。其次,隨著水稻的廣泛種植及栽培技術的發展,分工越來越細。男子的社會低溫越來越凸顯,婦女主導地位開始動搖。日本逐步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變。物質文化的另一個主要方面是金屬器的傳入。日本在進入農耕時代的同時也步入了金屬文化時代。水稻及金屬的傳入給日本帶來了農耕文明和金屬文明,加速日本由原始落後的漁獵社會向先進的階級社會轉變的程序。這次物質文化的大量吸收從整體上改變著日本社會。

4.2精神文化的吸收

在漢文字傳入日本的同時,儒學也隨之傳到日本。在日本的發展史上,日本儒學隨著中國儒學的發展自身需要而不斷髮展。日本學者說,“日本儒學史可以看做是帶有相應變形而壓縮地重複了中國的儒學史”。儒學自傳入日本,其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有起有伏。但儒學作為古代較為先進的文化思想在日本的傳播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其影響領域是非常廣泛的。政治方面,為統治者加思想統治和維護政局起到了積極作用。教育方面,成為了私塾傳授的主要思想。在道德和風俗方面,將“孝”的思想移植於日本道德觀念中。

4.3制度文化的吸收

隋唐時期是日本大幅度、全方位吸收中國文化的時期。除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之外,日本還如飢似渴地效仿中國的制度文明,進行改革以求日本社會的穩定進步,增強國力。古代日本全面吸收中國政治制度文化的歷史事實中以推古朝改革和大化改新兩次制度革新最為明顯,這兩次改革將日本推向了封建文明社會。

結束

中日兩國交流源遠流長,封建時期,中國的強大和興盛引來了日本的學習和效仿,大量的吸收中國文化建立起了本民族獨特的風俗文化。但同中國的關係並沒有消失,處處留有中國古代文明的印記。語言、服飾、思想等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交流。本文主要論述了日本對中國風俗文化的吸收以及近現代日本對中國的影響。從中日語言的交流、宋元時期中日文化的交流、和服中的中國元素以及古代日本對中國風俗文化的吸收進行了論述。使中日風俗文化的相互關係更加明朗。可能還有論述不到的地方,但今後將繼續收集資料,繼續中日風俗文化相互關係的研究。

TAGS:中日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