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古詩文誦讀策略研究

才智咖 人氣:3.11W

古詩文指中國古代的詩歌和散文,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如《詩經》、《史記》等就是比較優秀的作品。下面是一篇研究國中古詩文誦讀策略的論文,歡迎閱讀。

國中古詩文誦讀策略研究

 【摘要】古詩文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誦讀在古詩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如何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誦讀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從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重音和讀出體驗四個方面來談古詩文的誦讀策略。

【關鍵詞】古詩文;誦讀;字音;節奏;重音;體驗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語文課標)指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朗讀評價的總要求。”古詩文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它不僅傳承了中華民族古代的文明,也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課堂上注重對古詩文誦讀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使朗讀教學流於形式,課堂上很少能聽到學生琅琅的讀書聲。試想如果古詩文沒有了學生繪聲繪色、聲情並茂的朗讀,那麼古詩文就缺少了應有的傳承魅力。如何在古詩文教學課堂中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來談談自己在實際中的一些做法。

一、讀準字音是古詩文誦讀的基礎

古詩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多音字和通假字等,如果不讀準這些字的讀音,吟誦古詩文便無從談起,所以學習一篇古詩文首先讀準字音顯得尤為重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先以自己的範讀或聽錄音的方式來糾正讀音,然後用全班齊讀、小組讀和個別讀等形式加以鞏固,爭取讓每個學生讀到文從字順。如在教《西江月》中詩句“路轉溪頭忽見”中的“見”是讀“jiàn”,還是讀“xiàn”呢?學生很難辨別,我就聯絡當時的寫作背景和作者寫作本詩所營造的氛圍:社林邊那間熟悉的茅店忽然出現在眼前,感到喜出望外,據此,應讀“xiàn”才符合文意。再如: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句,詩句中的“沒”應讀“mò”還是讀“méi”呢?根據文意應讀“mò”更符合詩歌的意境。在《論語·為政》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中的“知”也有不同的讀音,前四個“知”讀“zhī”,“是知也”中的“知”讀“zhì”。在《馬說》一文中,“食”有時讀“shí”有時讀“sì”等等。實際上,學生在剛學這些文章時是讀不準這些字的音的,因為他們不理解這些古詩文的意思,這時候只要教師在這些字的讀音上稍作點撥,學生就能掌握了。學生在瞭解詩意之後,會對這些字的讀音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讀出節奏是古詩文誦讀的關鍵

古詩文的誦讀要讓學生掌握詩歌的音韻和節奏,節奏就是需要古詩文通常音節和意義來停頓,一般在片語間停頓。近體詩的停頓都很有規律,如:五言詩句朗讀時的停頓應是oo//oo/o或oo//o/oo,七言詩句朗讀時的停頓應是oo/oo//oo/o或oo/oo//o/oo。而古體詩和古文的停頓就顯得有些麻煩了,一般要根據文意來進行停頓。而學生初讀課文,還沒有掌握文意,對句子的停頓與節奏更一無所知,故對學生的朗讀停頓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陶淵明的《飲酒(其五)》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兩句若按近體詩上下兩句一致的停頓方法來停頓就錯了,正確的停頓應按詞語的意思來停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再如在《出師表》中“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民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這麼長的句子,若不指導去停頓,學生真的很難讀準,教師應根據文意進行指導,學生先強記,等到學習完課文、瞭解文意後自然而然的.掌握句子的停頓和節奏了。在指導完句子的停頓後再讓學生根據停頓慢慢地讀,讀出節奏來,讓他們感受到古詩文的音韻美。

三、讀出重音是古詩文的基調

語文課標在關於閱讀的評價中指出:“評價學生的朗讀,可從語音、語調和語氣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評價有感情地朗讀,要以學生對內容的理解與把握為基礎,防止矯情做作。”因此,正確理解古詩文的內容,準確把握古詩文的情感基調,讀出自己的體驗顯得尤為重要。重音是作者感情的直接體現,哪些詞句是最要突出、最要表達、最含情感的,在誦讀時用重音就能準確地表情達意。如讀《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重音落在“誰無死”“照汗青”上。此時,詩人的情緒由悲憤轉為激昂,由壓抑轉為高亢。這激情慷慨的兩句詩,表明了詩人捨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學生明確了重音,也就對詩文的情感有所把握,把握到詩情的跌宕起伏,朗讀就有了一些味道。讀出詩歌的重音就能充分地表現出作者的感情,學生把握了詩句的重音就讀懂了詩歌的感情。

四、讀出體驗是古詩文誦讀的靈魂

正確理解古詩文的內容,準確把握古詩文的情感基調,讀出自己的體驗顯得尤為重要。不同的古詩文,朗讀時的情感基調是不一樣的。如在教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這篇文章後,文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兩句話,六個詞語,為我們呈現了兩個畫面:一面是枯藤、老樹、昏鴉在秋風蕭瑟中一派灰暗;一面是小橋、流水、人家呈現出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與淪落異鄉的遊子相映,使“斷腸人”更添了幾分悲愁。這些感情需要學生在學完課文充分了解詩歌內容後經過醞釀,在吟誦時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總之,在古詩文教學中朗讀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優秀的古詩文在不斷的吟誦中來體會它的意蘊,在反覆的誦讀中來體會它們優美的語言所描繪的意境。如果教師能按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重音和讀出體驗四個步驟,循序漸進地朗讀教學,朗讀會讓古詩文教學增添無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