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財務指標的業績評價分析及實施對策

才智咖 人氣:2.48W
非財務指標的業績評價分析及實施對策
[摘要]本文先容了幾種新的業績評價模式,並且就其優劣與傳統的業績評價系統做出比較,引進了非財務指標的業績評價的,之後,對我國的業績評價系統作出了對策性建議。  [關鍵詞]業績評價;財務指標;非財務指標  一、導語  業績評價、薪酬政策以及分散決策被公以為是企業控制體系中的三大支柱,而業績評價體系在這三大支柱中又扮演著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角色,可以說是支柱中的支柱。由於,業績評價是薪酬政策的基礎,而另一方面,它和薪酬政策一起又可以有效的抑制分散決策中的很多弊端,從而降低分散決策的本錢。因此,我們可以說,業績評價體系是決定一個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  然而,隨著資訊的到來,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新的指標如顧客滿足度、企業市場佔有份額、市場上其他企業的競爭、員工滿足度以及企業的經營和創新能力逐漸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而傳統的企業業績評價體系已經完全不能滿足企業經營的需要,純粹的財務指標的評價模式的弊端也逐漸暴露了出來:  1、財務指標評價系統注重得到和維護短期的經營成果,這就輕易導致企業經營治理者的急功近利思想的產生和企業的短期行為,而使企業不願意往投資於一些表面上看會減少企業的短期盈利而從長期來看卻可以進步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的行為,使企業業績評價錯誤得只看重短期經營業績而忽視長期價值的創造。  2、財務指標評價系統對於那些對於未來價值增加的有幫助的無形資產的評估顯得力不從心。現代的制度對於企業無形資產的確認和計量進行了嚴格的規範,從而使企業的那些可以增加企業未來價值的無形資產在企業財務報告中無法反映出來。這樣的業績評價系統很難適應企業持續經營、長期發展的需要。  3、財務指標評價系統只是基於對於過往經營業績的評價,而卻對未來的企業經營決策做出,這對於處於資訊時代的企業來說顯得捉襟見肘。現代企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還必須投資於顧客、僱主、營銷商、工藝、技術、革新等,從而實現企業價值增值的過程。  4、只注重企業業績的財務指標評價系統和評價指標的價值,而忽視了對於一些重要的非財務指標的非價值評價。然而,現代企業必須對於一些非財務指標如顧客滿足度、市場佔有率、創造力以及員工滿足度等很多因素做出評估,這樣才能實現企業長期的價值創造。  另外,當前上經常存在的會計造假和會計失真的,固然和單純的財務指標評價系統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企業業績評價的財務模式確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評價指標對於企業的經營行為起了導向作用,企業的投資,公司的上市等很多行為對於財務指標的過分依靠,使企業的經營者可以通過弄虛作假的會計來達到自身的目的。在資訊時代,會計的資訊系統功能融人治理資訊系統是大勢所趨,過分誇大單獨的會計資訊系統功能而忽視會計的控制評價功能,不僅輕易引發會計資訊失真,而且會削弱企業的治理控制,難以使會計適應資訊時代的需要。  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帶來巨大的競爭壓力,以及企業財務評價指標本身存在的侷限性,使傳統業績評價體系無法滿足治理創新對資訊的需要。針對這些缺陷,我們有必要對現行的業績評價系統進行了重大改革,在企業業績評價系統中引進非財務指標。  二、非財務評價系統的分析  20世紀末和本世紀初,出現了很多各具特色的融進非財務指標的業績評價系統,有代表性的有德魯克以改革為核心的觀點,霍爾的“四標準”論,克羅斯和林奇的等級制度,卡普蘭和諾頓的平衡記分測評法。  (一)非財務評價系統的'優點:  1.對過程的及時跟蹤。非財務指標評價系統的執行,是要以治理資訊系統化和資訊系統化為條件和基礎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便可以及時、連續得對所要評價的指標進行監視和控制,一旦發現題目,便可以及時的解決。而傳統的評價系統所採取,而且不得不採取定期評價,這樣的評價方法缺乏時效性。  2.對指標的整體評價。非財務評價系統通過整合治理,對所要評價的指標進行整體評價,注重發揮評價系統的整體上風。  3.對未來的猜測。非財務評價系統更多的加強了對企業未來經營情況的猜測,從而避免的傳統評價系統的滯後性。  4.和企業發展戰略密切相關。非財務系統所採用的都是一些與企業長期發展戰略密切相關的指標。所以說,非財務評價體系的優劣,直接關係到了企業的長期生存和發展。  5.直接評價。非財務評價系統對於企業在創造鼓動價值過程中的經營業績,如生產產品的質量和特點以及客戶服務等評價都是直接的而非間接的,這樣有利於企業的業績評價和控制。同時,直接評價也方便了對於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猜測。  6.更輕易分清責任。非財務評價體系使責任的設定更加輕易,因而控制便更能有效的得以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