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績效研究

才智咖 人氣:1.46W
  

【摘要】廣東省作為一種外向型經濟,經濟增長對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依賴性很強,而分析表明,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並不顯著,急需採取措施提高其出口績效以促進經濟增長。

廣東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績效研究

【關鍵詞】外商投資 出口績效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廣東外商投資逐步增多,其發展變化基本上經歷了兩個時期:1997年以前的迅速增長期及1997年以後的平臺期。外商投資企業實際利用外資額在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上半期迅速增長,1997年這種增長勢頭放緩,實際利用外資進入了緩慢增長時期,被稱為利用外資的平臺期:1985年外商投資企業實際利用外資額為5.15億美元,1995年達到101.80億美元,十年間幾乎增長了20倍;2000年為122.37億美元,比1995年僅增長了二十多億美元,增長十分緩慢;2005年為151.74億美元,與2000年相比同樣僅增長了近三十億美元。
  廣東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情況與實際利用外資的情況有相似之處。雖然在1990年至2005年間出口總額總體呈直線上升的態勢,但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出口增長略有放緩,2000年之後恢復顯著增長趨勢:1990年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僅有54.81億美元,2000年已增至495.09億美元,是1990年出口額的9倍,2005年在2000年的基礎上又增長了3倍多,為1546.77億美元。
  因此,如何認識廣東外商投資企業的現狀並正確把握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已是當務之急。以下我們選取比重、出口傾向和增長率三個指標來分析廣東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績效及發展趨勢。限於資料的可得性,我們主要以1990年至2005年的時間序列資料進行分析,所有資料均取自歷年《廣東統計年鑑》。
  
  一、廣東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傾向:現狀與趨勢
  
  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在廣東省地位逐漸增強,近年來在全省進出口中所佔的比重均超過了一半。最近十年來外商投資企業的進出口在廣東省的地位有了極大的提高,1990年外商投資企業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均在30%左右,到1995年這個比重已基本超過了一半,2003年之後均在60%以上。從資料的變化趨勢來看,1998年之前外商投資企業地位成直線上升的態勢,之後略有下降,這是受個體私營企業蓬勃發展地影響,但仍然居於優勢地位,保持在50%之上。
  廣東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傾向在過去的十年裡呈下降趨勢。出口傾向的下降說明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市場慢慢從國外轉向國內,外商投資企業的整體戰略定位從最初的以國外市場為主轉變為國內外市場並重,這可以從出口傾向由1990年的67%降為2005年的'55%得到證實。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傾向的改變與我國對外資的政策密切相關。改革開放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出口導向性政策,限制它們在國內的銷售比例,導致了非常高的出口傾向。隨著政策環境的放寬,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傾向也逐漸降低。
  雖然在1990年至2005年間廣東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總額呈上升的態勢,但其年度增長率卻基本上在逐年遞減。1991年的增長率最高,為45%,其後逐漸遞減,1999年相對1998年的增長率僅為1%,為近十年來最低;而2000年以後年度增長率又有所回升,達到26%,這可能是1999年的基數過低造成的。從以上分析的情況來看,廣東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雖在1997年遭受了打擊,但近年的發展趨勢是看好的。
  
  二、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績效:貢獻分析與相關分析
  
  以上我們運用比重、增長率和出口傾向大致描述了廣東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下面我們將對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績效進行詳細地分析。
  1、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對廣東省總出口的貢獻程度。外商投資企業對廣東省出口變化的各年貢獻度表明,廣東省出口增長對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的依賴很強,尤其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份,外商投資企業不僅帶來全省全部的出口增長,還彌補了其他型別企業出口的下降。從各年外商投資企業對廣東省出口變化的貢獻度來看,其波動幅度很大,沒有顯著的規律性。其中1998年貢獻度最大,為226%,說明經過亞洲金融危機後,內資企業受到重創,外商投資企業擔當起了出口增長的重任。另外一個貢獻度超過100%的年份是在1996年。1999年的貢獻度最低,僅為12%。從貢獻度的變化趨勢來看,呈現多個波峰波谷式的形態,說明外商投資企業對全省出口增長的貢獻是不穩定的,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而變化。

  2、廣東省國民生產總值和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之間的相關分析。我們採用外貿依存度、相關分析兩種方法對廣東省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和國民生產總值的相關關係進行研究。外貿依存度即一國或地區出口貿易額與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反映了一國參與國際貿易的程度,也體現了一國經濟增長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相關分析力圖以較為簡單的方法得出一些有意義的結論。
  (1)外貿依存度。從出口依存度來看,廣東省近年來經濟增長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逐漸加強,基本上屬於一種外向型的經濟。在1990年,出口依存度為17%,此後連續六年出口依存度均在20%到40%之間徘徊,1997年以後出口依存度超過40%,到2005年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總值佔廣東省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達到65%,將近一半,也就是說有65%的經濟增長來自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增長,出口對經濟增長的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2)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對經濟增長作用的實證分析。我們對1990年至2005年的資料進行計量分析,判斷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對廣東省經濟增長的作用。廣東省國內生產總值對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的彈性為1.393,即外商投資企業出口每增長一美元,廣東省的國民生產總值就會增長1.393元,可見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對經濟增長的作用還是很大的。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基於以上分析,作為一種外向型的經濟,廣東省經濟增長對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的依賴性很強。而近年的分析表明,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對全省經濟的貢獻並不顯著,沒有完全發揮其潛力,因此,急需採取措施進一步提高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績效以促進全省的經濟增長。
  1、在商品出口上不僅追求數量的增長還要注重商品質量的提高和貿易結構的升級。從歷年的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在全省總出口中的比重基本上在50%左右,這個比例已不算小,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對全省出口的貢獻度卻難以令人滿意,可見數量固然重要,出口商品的質量也不容忽視。今後應採取積極措施提升貿易結構,加大出口中工業製成品的比例,促進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進而增進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對全省出口的貢獻。
  2、引導和鼓勵外商投資企業擴大商品出口,提高其出口傾向。九十年代以來廣東省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傾向不斷降低,由初期的絕大多數產品都用來出口到僅有半數銷往國外市場,這種狀況是與我們所採取的外資政策密切相關的。引進外資初期我們採取出口導向型的政策,限制外商投資企業在國內的銷售比例,導致了非常高的出口傾向,隨著對外資政策的放寬,外商投資企業內銷比例在不斷擴大。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應積極引導和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商品出口。
  3、努力構建有利於經濟增長和出口績效相互促進的經濟體制,促進全省經濟的良性迴圈。引導外資流向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充分利用技術擴散和研發機制提升各個產業的競爭力,促進全省的經濟增長,同時不斷改善出口績效,互相提升,形成有利於經濟良性迴圈的經濟體制。
  
  【參考文獻】
  [1] 潘文卿、李子奈:20世紀90年代中國外貿外資發展形勢、作用及格局(J).世界經濟,2002,(5).
  [2] 王宜喻、陳澤民:外商投資企業的行業分佈特點及其貢獻率變化研究(J).改革,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