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聲樂教學發展趨勢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2W

一、通識教育理論概述

通識教育聲樂教學發展趨勢論文

(一)通識教育的概念

1828年,耶魯大學年度的《耶魯報告》中第一次出現“通識教育”(Generaleducation)這一詞彙。此後,學術界對於“通識教育”的概念和內涵進行了各種解釋,但說法並不一致。如哈佛大學對“通識教育”進行了概念分析,在其1945年的《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中提出:“通識教育”是讓學生學習怎樣做完整的人、一名稱職的社會公民。並且,哈佛大學認為“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是緊密相關的,二者相輔相成,不能分開。

我國學者對“通識教育”的解讀也多種多樣。如大陸學者李曼麗認為:“通識教育的目的即培養合格的社會公民,利用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等知識武裝學生,讓學生可以用聯絡、全面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在李曼麗看來,通識教育是一種人性化的教學,目的是讓大學專業教育覆蓋面更廣泛,讓學生通過對非專業性、非知識性的學習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儘管“通識教育”概念並不統一,但通識教育擁有多元化、非功利性、基礎性等特徵,這種教育也是一種處理人與他人、環境和社會關係的教育,呈現出“人之為人”的價值屬性。

(二)通識教育的內涵

基於以上理解,筆者認為通識教育的特點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第一,通識教育之“通”代表的是知識在意念層面上的“通暢”。通識教育的“通”並不是指學生什麼知識都通曉,這和現階段很多教師鼓吹的“儘可能教育學生一切基礎性的知識”不同,事實上在網際網路資訊知識爆炸時代,學生也不可能有精力和時間學會一切基礎性的知識。我們所說的通識教育指學生必須要了解和掌握知識領域的基本觀點和學習的方法,尤其是方法和思維非常重要,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要學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而且從“學習知識”上升到“提高見識”,能夠在實踐中自覺地運用知識,在實踐中檢驗、反思知識。此外,通識教育也包括意識或者情感方面的“通”,通過知識的傳授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讓學生成為對他人、對社會負責的人。第二,通識教育之“通”也指個人之“通”,面向的應該是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儘管從柏拉圖、赫欽斯等人開始,其所認為的通識教育多少都帶有一種精英主義的味道,但實際上通識教育只能說是正常人的教育訴求,通識教育必須要尊重每個人成為“完整人”的意願,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教育形式,正如何秀煌教授所說通識教育的形式並不同,關鍵是通識教育怎樣啟發每個人對自我完整性發展的追求,啟發學生個體去追求真知、追求愛,不斷地超越現有事物的侷限,讓自己成為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成為“自由的人”。

二、通識教育下聲樂教學的未來發展趨勢思考

通識教育的目標是讓學生接受非專業性的.、普遍進修的,能夠刺激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而通識教育的理念勢必會對聲樂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聲樂教學的未來發展趨勢。

(一)聲樂教師的轉型

現階段的聲樂教學中一直強調教師“專業化”。但這種過度的“專業化”可能會複製出一個個只有狹隘的專業知識的聲樂教師,這也會造成聲樂體系從內部瓦解。所以,當務之急是必須要改變聲樂教師的職業訴求,讓聲樂教師整體上進行轉型。最重要的是讓教師先學會“通識”,具有“通識精神”,教師應該關注的並非那些“教”的東西,教師也不能再向以往那樣全身心地投身於把現有的聲樂知識、聲樂技巧傳授給學生,而是要自己靈活地根據已有的知識建構起“通識”的橋樑。通識教育側重於學生聲樂知識結構的多元化培養,即通識教育背景下的高校聲樂教學既要側重於學生個體的發展需求,還要讓學生在學習中融會貫通聲樂學科內部的知識構成,併兼顧各藝術學科的交流和滲透。而這些都需要教師建立起“通識”的知識體系,進一步豐富自身的職業修養和文化素質。

此外,高校的聲樂教師還應該具有創新性思維。在傳統的認知中,“創新思維”僅僅指教師在自然科學或者理論科研上的創新,但實際上教師的創新並不僅僅侷限於新產品、新理論的誕生上,還表現在教學環節中改善舊有的教學觀點,順應"通識教育"的理論。最為關鍵的是教師應該注重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即學生不僅僅要收穫有關聲樂上的彈奏技巧、音樂風格分析等知識和技能,還能夠深層次地理解這些知識和技能背後附著的文化精神和作品內涵。這就需要高校的聲樂教師依靠“通識精神”,不斷地創新,去汲取更多的知識營養,並把其有效地運用到聲樂教學當中。

(二)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多元化

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功利思想讓人們在進行任何活動之前首先想到的即獲利性。在高校聲樂教學領域也是如此,很多高校在確定教學內容和進行課程設定時也是從“功利”的角度出發,先思考這些教學內容對學生將來工作就業“有沒有用”。這就導致高校的聲樂教學仍然是專業化的“知識灌輸”教學模式,而忽略了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事實上,大學聲樂教學除了要傳授給學生專業性的聲樂知識外,還同時承擔著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任。所以,今後的高校聲樂教學應該摒棄“學而優則仕”的教學理念,建構多元化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讓教育真正迴歸到“育人”的教學目標。從通識精神角度來看,聲樂藝術教育也代表著一種文化的普及,具有時代性和地域性特徵。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能夠展現地域風貌和歷史文化意蘊的聲樂,而且這些聲樂之間是無所謂美醜和對錯的。但是,聲樂藝術是面向全人類審美的一種藝術,大學生在本科階段的審美觀正在形成,應該吸收多元化的聲樂教學知識,以建構多元化的文化價值觀,分享人類文明的所有聲樂藝術成果。從這點來看,高校聲樂教學內容應該朝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高校應該建立“廣博”型的聲樂教學內容,讓聲樂學科知識體系進入“普及”的範疇,形成以聲樂學科為主的多元化藝術學科融合的課程教育體系。

(三)學生自主和全面發展

通識教育以培養“全面的人”為目標,故通識教育的實踐過程呈現出多樣化的價值取向,即社會本位價值取向和個人本位價值取向。其中,社會本位價值取向要求大學教育面向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調整大學教育實踐過程單一化、專業化的弊端;個人本位價值則從人本思想出發,追求個體的自由和理想的實現。但是,在現階段的大學聲樂教學中,有很多教師卻追求著“知識本位”的價值取向,這種價值取向即教師把單純追求學問和學生個人的發展分離,而這恰恰是我國目前所推行的素質教育受到的最大阻力。教育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追求人的全面發展,而通識教育恰恰是為了這個目標而生。

在未來的高校聲樂教學中,學校應該從通識教育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的自主和全面發展。事實上,學生的自主和全面發展除了滿足通識教育的目標外,也體現了社會現實的需求。這是因為,教育是提升社會公民素養,提高人全面發展的根本手段……衡量教育質量的一大指標即看教育是否促進了人的全面發展,是否使人適應了社會的發展需求。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尋找學生的專業優點和擅長的領域,正確地引導學生對聲樂的感知,讓學生真正從興趣和熱情出發,接受聲樂通識教育,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

三、結論

通識教育的目標是引導學生走向“完整的人”,而如今我國聲樂教育的問題恰恰在於教育的“不完整”。這種“不完整”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聲樂教育目標的“不完整”,在現階段的聲樂教育中我們不再是以培養“完整的人”為目的,而是為了培養能夠適應各種實踐需求的人的技能,這種教育目標的改變很容易使我們在教育中流於形式,使人變成學習的機器;二是聲樂教育過程的“不完整”,這種不完整主要體現在聲樂教育課程內容本身的分化和斷裂,教育應該是一個系統的體系,學生在接受了完整的高校聲樂教育之後理應經過系統的學習完成自我整體的蛻變,但這點很明顯在目前高校聲樂教育中難以實現。在這種情況下,通識教育的出現帶給高校聲樂教學改革一絲曙光。事實上,通識教育對於高校聲樂教學的意義並非給學生提供某些通識的知識養分,而是提供一種理念,通識教育告訴我們,大學聲樂教學應該培養“通人”,而非“通才”,即“完整的人”才是大學生學習聲樂教學的真正目標。如果不是這個目標,高校的聲樂教育僅僅是一個世俗性的、為了分數或文憑而生活的“知識訓練營地”,而這恰恰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參考文獻:

[1]張楚廷.高等教育學導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奧爾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陳軍譯.大學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呂利 單位:哈爾濱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