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冬種馬鈴薯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與綜合防治

才智咖 人氣:2.31W

論文關鍵詞馬鈴薯病蟲害;發生;防治;廣西玉林      論文摘要介紹了玉林市冬種馬鈴薯主要病蟲害的發生危害病狀與規律,提出採取防治、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並用的綜合防治方法,以期為有效提高馬鈴薯的產量與品質提供參考。

玉林市冬種馬鈴薯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與綜合防治

近年來,玉林市冬種馬鈴薯發展勢頭猛,種植面積與品種逐年增加。隨著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其病蟲害的發生逐漸頻繁、複雜。生產中常見的病蟲害有馬鈴薯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環腐病、蚜蟲等,嚴重影響了冬種馬鈴薯的產量及品質。因此,防治馬鈴薯病蟲害十分重要。

1冬種馬鈴薯主要病蟲害的發生症狀與規律

1.1馬鈴薯晚疫病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葉片、莖、薯塊,通常在開花前後出現病症。植株被侵染後,首先在葉尖或葉緣出現淡褐色水漬狀病斑,邊緣不明顯,嚴重時病斑擴充套件到主脈、葉柄或莖,使葉片萎蔫下垂,最後整個植株變為焦黑。基部受害形成褐色條斑。薯塊發病,病斑不規則,紫褐色,稍凹陷,組織變硬幹腐,潮溼時變軟腐爛,發出惡臭味。病菌主要在薯塊中越冬,病部產生孢子囊借氣流進行再侵染。病菌喜日暖夜涼高溼,空氣潮溼或溫暖多霧條件下發病重[1]。

1.2馬鈴薯早疫病

主要危害葉、葉柄和塊莖。受害葉生黑褐色、近圓形具明顯同心輪紋的壞死病斑,邊緣明顯,色澤較深,周緣有或無黃暈。嚴重時,病斑相互連結成片,引起區域性或整個葉片枯死。葉柄和莖杆受害,多發生於分枝處,病斑長圓形,黑褐色,有輪紋。薯塊發病,表生近圓形暗褐色病斑。潮溼時,病斑上均可生黑色黴層。馬鈴薯早疫病病菌在病株殘體上和種薯上越冬,田間靠風雨和氣流傳播。當氣溫達25~28℃、相對溼度80%以上,或連續陰雨天、植株長勢弱時發病重。

1.3馬鈴薯病毒病

病毒病在田間常表現為皺縮花葉、卷葉、壞死3種類型。①皺縮花葉型:葉片顏色不均,呈現濃淡相間花葉或斑駁,嚴重時葉片向上皺縮,植株矮化,有時伴有葉脈透明[1]。②卷葉型:病株下部小葉向上捲曲,病葉又厚又脆,變黃,植株矮化,嚴重時葉片捲曲呈筒狀。③壞死型:在葉、葉脈、葉柄和枝條、莖蔓上出現褐色壞死斑點,後期轉變成壞死條斑。嚴重時全葉枯死或萎蔫脫落[1]。

馬鈴薯病毒主要在薯塊內越冬,在田間通過蚜蟲和汁液擦傷傳播,高溫乾旱、粗放、蚜蟲數量大,病害發生嚴重[1]。

1.4馬鈴薯環腐病

該病是細菌性維管束病害,可全株侵染。病菌從種薯隨維管束組織蔓延侵入莖、葉柄和葉片,造成葉片斑駁或地上部萎蔫[2]。隨著病情發展,病株根、莖、蔓的維管束逐漸變褐,新鮮病蔓有時會溢位菌濃。一般病薯外觀症狀不明顯,縱切薯塊可見自基部開始維管束變色,嚴重時變色部分可達1圈。病菌適宜生長溫度為20~23℃,病菌隨種薯越冬,也可隨病殘體在土面越冬[1]。未曾消毒的切刀是病害的重要傳播媒介。病菌在田間通過傷口侵入,借雨水或澆水傳播蔓延。

1.5蚜蟲

蚜蟲吸食葉片內養分,造成葉片卷皺發黃,影響產量,同時還能傳播多種病毒。其繁殖力極大,取食活動的最適溫度為23℃,傳播病毒功效最高的溫度為25℃。在冷涼的條件下,繁殖速度緩慢。食性雜,寄主多。在玉林市,該蟲終年營孤雌生殖,且無明顯的'越冬滯育現象。

2馬鈴薯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2.1農業防治措施

2.1.1選種。一是選用抗耐病優良品種,如費烏瑞它較抗病毒病,克新18號、克新3號抗晚疫病;二是採用莖尖組織脫毒種薯,避免選用商品薯做種苗薯,確保無毒種薯種植;三是揀薯,依據各病蟲害主要特徵,在切薯之前和切薯過程中挑揀出有病帶蟲的薯塊,選用無病蟲、無傷口、無畸形的薯塊作種薯,嚴格杜絕帶病種薯切塊播種。

2.1.2採用馬鈴薯稻草覆蓋免耕栽培方式。近年來,玉林市推廣了馬鈴薯稻草覆蓋免耕栽培方式,這種栽培方式不但有利於改善土壤的通透性,還能減輕土傳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