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馬鈴薯黑脛病的發生及防治

才智咖 人氣:7.14K
談馬鈴薯黑脛病的發生及防治

摘要: 詳細闡述馬鈴薯黑脛病的發生危害情況、發病症狀、病原菌、傳播途徑、發病條件,並提出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種薯、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摘除病株、藥劑防治等內容。
  
關鍵詞: 馬鈴薯黑脛病;發病症狀;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馬鈴薯是福鼎市最主要的冬種作物,2007年全市種植面積2 173.33hm2,平均產量達2 730kg/hm2,總產量約5 933t。馬鈴薯是糧菜兼用的高產作物,對產量影響最大的病害主要有晚疫病、病毒病、黑脛病等。2007年在秦嶼鎮冷埕村馬鈴薯高產示範片中發生一種嚴重病害黑脛病,導致馬鈴薯普遍減產,並造成品質和商品率大幅下降,經濟損失嚴重,該種病害的特點是發病早,發病快,死亡率高,防治困難。
  
  1發生危害情況
  
  馬鈴薯黑脛病在我市不是常發性病害,當地品種發生不普遍。2006年高產示範片中引進了一個新品種費烏瑞它,連片種植約20hm2,由於該品種抗病性較差,薯種有一部分已經染病,且全部進行切塊,導致該病大面積暴發流行。據記載,示範片於2006年11月播種,2007年2月5~10日出苗,3月15日為病害始發期,3月25日為發病高峰期。平均株發病率達到8.5%,產量減產達2成以上,並由此病害引起收穫後薯塊大量腐爛變質,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2發病症狀
  
  該病從苗期到生育後期均可發病,主要為害植株莖基部和薯塊。當幼苗生長到15~20cm開始出現症狀,表現植株矮小,葉色褪綠黃化,節間短縮或葉片上卷,莖基以上部位組織發黑腐爛,最終萎蔫而死。由於植株莖基部和地下部受害,影響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和傳導,造成不能結薯或結薯後停止生長併發生腐爛,且根系不發達,易從土中拔出。莖部發黑後,橫切莖可見3條主要維管束變為褐色。薯塊染病始於臍部,呈放射狀向髓部擴充套件,病部黑褐色,橫切可見維管束亦呈黑褐色,用手壓擠皮肉不分離。溼度大時,薯塊變為黑褐色,腐爛發臭,別於青枯病。病輕的,只臍部呈很小的黑斑,有時能看到薯塊切面維管束呈黑色小點狀或斷線狀,重病株的病薯在收穫時呈腐爛狀。種薯染病腐爛成黏團狀,不發芽,或剛發芽即爛在土中,不能出苗。
  
  3病原菌
  
  病原是歐氏桿菌屬的馬鈴薯黑脛病菌。菌體短桿狀,單細胞,極少雙連,周生鞭毛,具莢膜,大小為(1.3~1.9)μm×(0.53~0.60)μm,革蘭氏染色陰性。在瓊脂培養基上菌落呈灰白色,圓形。該菌適宜溫度為10~38℃,最適溫度為23~27℃,低於0℃或高於45℃即失去活力。寄主範圍極廣,除危害馬鈴薯外,還能侵染茄科、葫蘆科、豆科和藜科等100多種植物。

  4傳播途徑
  
  該病是通過種薯帶菌傳播,土壤一般不帶菌。帶菌種薯和田間未完全腐爛的病薯是病害的初侵染源,用刀切種薯是病害擴大傳播的主要途徑。病菌主要是通過傷口侵入寄主,在切薯塊時擴大傳染,引起更多種薯發病,再經維管束髓部進入植株,引起地上部發病。隨著植株生長,侵入根、莖、匍匐莖和新結塊莖,並從維管束向四周擴充套件,侵入附近薄壁組織的細胞間隙,分泌果膠酶溶解細胞壁的中膠層,使細胞離析,組織解體,呈腐爛狀。田間病菌還可通過灌溉水、雨水、種蠅的幼蟲和線蟲傳播,經傷口侵入致病。後期病株上的病菌又從地上莖通過匍匐莖傳到新長出的塊莖上。無傷口的植株或已木栓化的塊莖不受侵染。貯藏期病菌通過病健接觸經傷口或皮孔侵入使健薯染病。
  
  5發病條件
  
  病害發生程度與溫溼度有密切關係。氣溫較高時發病重,貯藏期間,通風不良,高溫高溼,有利於細菌繁殖和危害,往往造成大量爛薯。土壤黏重而排水不良的土壤對發病有利,黏重土壤往往土溫低,植株生長緩慢,不利於寄主組織木栓化的形成,降低了抗侵入的`能力;黏重土壤含水量大,有利於細菌繁殖、傳播和侵入,因此黏重土壤、低窪地塊發病嚴重。播種前,種薯切塊堆放在一起,不利於切面傷口迅速形成木栓層,也會使發病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