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膜下滴灌技術在馬鈴薯種植中的應用效果

才智咖 人氣:1.39W
淺談膜下滴灌技術在馬鈴薯種植中的應用效果

  【論文關鍵詞】膜下滴灌;技術;馬鈴薯種植;應用

  【論文摘要】
本文以馬鈴薯膜下滴灌為試驗,在馬鈴薯的種植技術和滴灌技術的基礎上,分析了膜下滴灌技術在節水、省工、省肥、改良土壤、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等多方面的優點,提出了大力推廣膜下滴灌技術,大力發展節水。
  
  
  
  滴灌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之一。它是利用滴灌系統裝置,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過低壓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滴頭,將作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以較小的流量均勻、準確地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層中,使作物根部的土壤經常保持在最佳水、肥、氣狀態的灌水方法。兵團研製出了膜下滴灌技術,是將滴灌技術與覆膜栽培技術結合起來,通過化作業將滴灌帶與地膜同時鋪放在田間,實現了農業節水灌溉,使新疆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節水農業示範區本試驗以農十二師一○四團七連種植馬鈴薯為物件,研究膜下滴灌技術對馬鈴薯種植及產量的影響,為城郊團場膜下滴灌馬鈴薯的種植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1試驗方法
  
  1.1試驗地塊,試驗品種選擇試驗設在農十二師一○四團七連土地,土壤為沙壤土,肥力中下,前茬為玉米。試驗馬鈴薯品種為中晚熟紫花白,具有豐產、抗逆性強的特點。試驗種植面積為100畝,便於機械化操作。
  1.2試驗肥料選擇基施肥料為農家肥200kg/畝,畝帶種肥二氨35kg,鉀肥15kg,追肥尿素40kg。滴施肥料為以色列海法鉀寶茄科類作物滴灌專用肥,具有溶解快、吸收好等特點。
  1.3播種試驗地4月12日採用機播覆膜播種,一膜雙行,膜寬90cm,播種深度1O-12cm,株距20cm,種植模式為40+70cm寬窄行,每畝播種量達280公斤,畝保苗株數達4800株,出苗率達80%。播前20天左右,將選好的種薯出窯,待芽長4mm進行切塊,切塊在播前2天進行,每塊帶1-2個芽眼。
  1.4灌溉系統組成及鋪設方式
  1.4.1首部系統組成移動式首部系統,包括電機、離心水泵、砂石過濾器、施肥裝置、水錶、控制與測量儀,牽引底盤等構成。
  1.4.2滴灌帶的鋪設方式滴灌為PE軟管,分總管、支管和毛管,毛管採用內鑲切片式。所選試驗地南北坡降17‰,滴灌帶南北方向鋪設,滴灌帶間距85cm,採用一次性滴灌帶,管徑16mm,滴頭間距30cm,滴頭流量1.38l/h,工作壓力10m。主管道鋪設應儘量放鬆扯平,自然暢通,不易拉的'過緊,不易扭曲。滴灌帶在馬鈴薯播種後由機械將壟頂刮平後鋪設,第一次中耕時敷土將滴管帶埋入土中,為避免滴管帶壓扁,此時應開啟滴灌系統使滴管帶處於滴水狀態。
  1.5設定過濾系統由於試驗地灌溉水源為渠水,水質渾濁,含泥沙量較多。為淨化水質,保證灌水質量,七連設計了過濾系統。在渠口處挖一寬4米、長10米、深2米澄沙池,在進水口設有多層過濾網,進水先進行除去雜質,經過沉澱後流入毛管。
  1.6合理確定馬鈴薯的灌溉制度根據水量平衡法與歷年經驗值,確定馬鈴薯全生育期計劃滴水20次,滴水週期一般為3天,每次滴水時間4~6小時,平均每次滴水量為20立方米,全生育期滴水量45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