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費烏瑞它馬鈴薯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才智咖 人氣:3.19W

論文關鍵詞 費烏瑞它;馬鈴薯;栽培技術

淺談費烏瑞它馬鈴薯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 介紹了福安市引進馬鈴薯品種費烏瑞它的特徵特性及其在當地的產量表現,並從備種催芽、整地播種、田間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了該品種的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福安市溪潭鎮針對結構調整和訂單農業逐步完善的事實,要求內陸半山區積極發展冬種農業,脫毒馬鈴薯也因此成為當地發展的重要作物。近年來,由於馬鈴薯當家品種克新3號種植多年,種性退化、產量下降、商品性差,無法適應需求,根據福安市內溫差大、無霜期長的氣候特點,於2005年從內蒙古引種試種篩選出了綜合性狀好、產量高、品質優、適宜本地栽種、以鮮食為主的費烏瑞它馬鈴薯作為當地的主栽品種,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1 特徵特性

費烏瑞它馬鈴薯株型直立,分枝少,莖紫色,長勢強,葉色綠,複葉大,葉緣波狀,花冠大,花紫紅色,能結無籽漿果,塊莖長橢圓形,大而整齊,芽眼少而淺,薯皮光滑,黃皮黃肉。食味好,休眠期較短,適宜鮮食。株高60 cm左右,產量高,品質優,商品性好,但對晚疫病的抗性稍差。該品種在沿海平原一般於1月下旬播種,2月上旬出苗,4月下旬收穫;山區於2月上旬播種,2月下旬出苗,5月上旬收穫,生育期80 d左右,在福安市表現中熟。

2 產量表現

2006年在福安市溪潭鎮廉村連片種植3.3 hm2,經測產驗收,鮮薯平均產量41 335 kg/hm2,比克新3號鮮薯產量16 650 kg/hm2,增產4 685 kg/hm2。瀨頭村種植3.3 hm2,經測產鮮薯平均產量33 735 kg/hm2,比克新3號增產20.6%。仙石村種植2.3 hm2,經測產,鮮薯平均產量34 320 kg/hm2,比克新3號增產22.6%。

3 高產栽培技術

3.1 適時備種,切薯催芽

3.1.1 種薯貯藏。從北方調入的種薯,要選擇通風陰暗地方貯藏,貯藏地先沖洗打掃乾淨,並用84消毒液消毒晾乾後再放入種薯,貯藏前先剔除病、爛、凍薯,堆放2~3層。存放過程中,室內必須通風、透氣、防寒,避免光線直射。貯藏期室內空氣相對溼度保持80%~90%,溼度低時可採用地面灑水或蒸汽方法補溼。

3.1.2 練苗。種薯萌發出5~6個芽,芽長2~3 cm,薯皮尚未皺縮時即可切種。切薯前1~2 d將種薯置於自然光下練苗,以促進薯皮嫩芽轉綠、表皮木栓化,提高抵禦病菌能力。

3.1.3 切薯催芽。 切種薯時,要用已消毒的利刀沿種薯頂端自上而下縱切成小塊,100 g左右的薯塊切成2~4塊,125 g以上的先從中部橫切1次,再從頂端縱切為2~4塊,每塊重50 g左右,每個切塊均具有1~2個芽眼,切塊應儘量帶有頂部芽眼。切塊時準備2把切刀,用5%高錳酸鉀或75%酒精消毒交替使用。薯塊切後用40%甲醛200~250倍液浸種20~30 min,撈出悶6~8 h,即可按芽長、短分畦播種。催芽處理:當種薯生理年齡小、未過休眠期的需要進行催芽處理。將需催芽的種薯置於高溫、潮溼、黑暗的條件下,促其度過休眠期,然後攤放在散射光下,促芽變壯、變綠,再按芽大小分畦播種。

3.2 選地整地,施足基肥

種植馬鈴薯宜選擇土壤疏鬆、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塊,忌選用前茬種植甘薯、蘿蔔、辣椒等的田地。選地後先深耕、平整,做成畦高25~30 cm,畦寬80 cm,溝寬40 cm左右的廂。開好邊溝,利於雨後排漬。重施基肥是保證前中期養分供給的有效措施。基肥主要以有機肥為主,穴施腐熟有機肥15 000 kg/hm2、硫酸鉀復合肥750 kg/hm2,有機肥不足時,施硫酸鉀複合肥1 500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