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創新化學實驗教學 充分培養創新能力

才智咖 人氣:1.53W

    論文論文關鍵詞:化學教學 實驗教學 實驗技能 創新能力

    論文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源泉。”對於以實驗探究為基礎,以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為目的的學科──化學來說,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化學實驗是化學科的基礎,也是化學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作為化學教師,應千方百計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鼓勵學生不斷對化學實驗進行創新,並指導學生做一些選做實驗和家庭化學小實驗。同時作為教師,要善於開動腦筋,勇於創新,能夠按學生實際情況,大膽進行化學實驗改革,充分利用本校實驗條件,為教學服務,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化學實驗是化學科的基礎,也是化學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作為化學教師,應千方百計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鼓勵學生不斷對化學實驗進行創新,並指導學生做一些選做實驗和家庭化學小實驗。同時作為教師,要善於開動腦筋,勇於創新,按學生實際情況,大膽進行化學實驗改革,充分利用本校實驗條件,為教學服務,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創新更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和源泉。
  
   一、與學生共同探討實驗,引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國中化學課程中,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測定,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白磷燃燒前後質量的測定等,在做這些實驗時,先不要直接講述實驗結果,而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先提出問題,然後通過探究性實驗來學習這些問題,逐步解開疑團。在《空氣》一節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前,提出兩個問題:a. 空氣中是否全部為氧氣?b. 實驗後玻璃鐘罩內的水面變化是上升還是下降,變化大概多少?然後引導學生觀察這個實驗過程,從而在實驗中得出結論:a. 空氣中氧氣約佔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b. 水面上升大約五分之一。在實驗的基礎上,再給學生講解空氣成分的問題,而其他的實驗也可以此為借鑑。通過這樣來組織教學活動,緊緊抓住了學生注意力,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培養,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大大提高。
  
   二、改演示實驗為隨堂實驗,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練。”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比由教師演示給他們看,觀察實驗現象更清晰,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如果這樣調整,學生則由旁觀者變為當局者,其心情會更激動,參與學習的態度更積極,而引發思考問題的自覺性也會大大增強,求知的慾望更迫切。
  在《燃燒和滅火》一節課當中,傳統的上課是由教師演示白磷與紅磷在熱水的輔助下進行燃燒,從而得出燃燒的條件,但該實驗沒有考慮到白磷燃燒後會產生大量白煙,對環境產生影響,教師可以從這一方面入手,提示學生怎樣才能防止產生的白煙對環境造成汙染。學生通過對書本的內容進行研究、討論、分析,一致認為可以把該實驗改為用試管裝白磷和紅磷,並用橡膠塞塞緊,同時把試管放到熱水中,觀察兩種物質在熱水中產生的.現象。這樣既可以達到學生動手、動腦的效果,又對書本的實驗進行創新、防止白煙冒出空氣中,減少對大氣的汙染。另外,在本節課的另一個實驗中,放在熱水中的白磷,傳統的實驗做法是把氧氣通入水中,讓熱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燒,這樣同樣會產生大量白煙,冒出水面,對環境產生汙染。在實驗中,可以先丟擲問題:怎樣才能防止白煙汙染空氣?通過學生的分析,大部分學生能與同學之間進行討論,並得出既符合實際,又是學生操作最理想的方式方法:用集氣瓶先收集氧氣,把集氣瓶倒扣在熱水中,用氧氣瓶口接近水中的氧氣,讓學生動手實驗並觀察實驗現象,這樣既可以讓熱水中的白磷燃燒,又可以把燃燒後產生的白煙裝入集氣瓶中。可見,隨堂實驗既可以達到演示的目的,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並不斷運用到實際操作中。但是,在課堂上教師要及時調控,穩定課堂紀律,要求學生步調要一致,並在每次實驗結束後認真思考,積極開展討論與交流。作為科任教師也要及時進行小結,幫助每個學生進行知識歸類,加強記憶,才能使學生達到學習、創新的效果。
  
   三、適當補充課外實驗或趣味實驗,引起學生創新意識
  為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調節課堂氣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按實際需要,合理補充一些課外的演示實驗,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如在第一節上化學課時,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除做好課本的演示實驗外,還增加了燒不著火的手帕,讓紙上的字消失,幾種液體之間變化出不同的顏色等實驗。在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時,可能有學生會提出疑問:為什麼一定要用稀鹽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把鹽酸改用硫酸可以嗎?或者用點燃木炭的方法。實驗室製取氫氣時,為什麼常用金屬鋅,而其他的金屬又可以不呢?教師可以補充一組實驗,讓學生觀察鎂、鋅、鐵、銅等金屬分別與稀硫酸反應的現象,讓學生通過對比,引導學生比較它們反應的快慢來增加知識面,消除學生疑問。另外,某些實驗可以根據具體的儀器裝置、藥品或操作方法作適當的改進和完善。但在使用改進後的裝置進行實驗前,要向學生說明改進的目的,再引導學生考慮,該實驗還可以怎樣再改進。在教學中,積極開展與化學有關的課外活動或演示實驗,適當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鞏固所學知識。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可在課外活動中得到驗證,使知識得到延續和加深,這是學生在學校課堂中無法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根據學校條件和學生實際,創造性地組織和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如組織學生參觀蟠龍洞中景觀,分析成因;觀察家庭菜刀切醃製食物後不及時清洗會更快生鏽;讓學生檢驗學校周圍石材廠汙水直接排入河流,對環境的汙染程度等等。通過更多的課外實驗,更多的讓化學與生活例項相結合,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體驗到創新並不神祕,創新時刻在身邊發生。
  總而言之,在化學課堂中,不斷改變方式方法,充分運用實驗進行教學,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可以不斷培養出來的,但學生的創新能力並不是一兩節課就能培養出來的。作為一名化學教師,自己更要具有強烈的創新意念,不怕苦,勇於開拓。只要在教學中及時向學生滲透創新理念,讓學生有機會發揮,是可以激勵學生迸發出創造性的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