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美術教育如何滲透德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2.93W

摘要:

國中美術教育如何滲透德育論文

美術教育作為德育的載體,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術課題的教學內容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行為品德教育、個人心理素質教育。教師可利用美術學科的特點開展德育,注重德育滲透的觀念,並在日常教學中將其落實。美術學科的性質與教學方式體現了德育的目標。美術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同時要通過美育培養學生理想的人格和全面和諧發展的才能。

關鍵詞:美術教育德育學生

美術的教育目的之一就是德育,它體現在美術教育的內容、過程、目的之中,貫穿於美術教育的全過程。美術教育以美術知識和技能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感恩與自律等情操為目的,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利用國中美術課題教學進行德育內容研究。

1、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開展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現代文明、勞動的教育。這些教育內容體現在美術教學內容、學生創作命題、課堂知識探索等形式中。如:《沉雄瑰麗的中國青銅藝術》《古代藝術與科技節的啟示》等鑑賞課以弘揚中華文明為宗旨,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群星燦爛》課旨在幫助學生了解創作思路,獲得群體人物畫的基本知識,陶冶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審美情操。藝術家的創作源泉是愛國主義教育恰當的中介,其可以使祖國的過去與現在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2、行為品德教育。

一方面,教學內容是德育的題材。教材安排的命題畫、創作畫等都與行為品德有著密切的關係,需要美術教師運用教學智慧,引導得法。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美術課外興趣學習中,部分學生在課下表現出瞭如懶散、紀律性較差、時間觀念差等問題,其需要美術教師言傳身教,影響學生。教育不僅是教,更關注育。在傳授美術知識的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

3、心理素質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生價值實現的關鍵因素,需要學生認識自我並悅納自我。學生想要成為新時代高素質人才,成為命運的主人,良好的心理素質必不可少。課題《自畫像》抓住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特徵,如害羞、注重私密、成人感強烈等,學生通過描繪外在身體特點探索自我,進行認知與自省。在《校園新夥伴》中,學生通過學習、觀察人體比例等科學知識,體會青春期人際交往的同伴關係。學生進行命題創作的過程,即是教師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的最佳時期。在情感培養上,教師要培養學生對民族文明的珍惜、保護意識。

二、利用美術課學科特點,開展道德教育。

1、開展素質教育,突出德育的教書育人觀念。

美術教育既是技能教育,同時也是素質教育。在美術課中,教師要有意識、有計劃、有組織地把德育納入美術教學,這是美術教育者應該秉持的基本觀念。如果缺乏這種教書育人的意識,美術課的德育功能只能是紙上談兵。教師將德育內容融入美術課堂環節,能更好地增強學生對基本知識、技能和德育內容的`理解。

2、利用美術課進行德育滲透。

在工藝美術課上,《開發海洋暢想未來》等教材體現了陽光教育所倡導的創新精神,能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教師通過對海洋生態的現狀等教材範畫的賞析,引出環保主題。校園風景寫生可以使學生髮現校園風景之美,為學生愛校如家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節假日來臨之際,教師可以以母親節、父親節為背景,引導學生創作感恩題材的美術作品,以協調青春期學生與父母的親子關係;創作過程中,還培養了學生認真、堅持、勇於面對失敗的品德。

3、運用有利於德育滲透的美術課教育方式。

“真正的教育不在於口訓而在於實行”,教師採用合適的教育方式是達到教育目的途徑之一。學生在實踐中可以體驗獲得良好的德育品質,更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走進藝術博物館》一課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美術館,感受藝術作品的靈魂,以學生直觀感受的形式進行德育滲透。在美術課堂上,教師讓學生自主選擇舒適的方式學習,以放鬆的心態繪畫,以此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的意義。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還要通過美育培養學生理想的人格、完美的人品、全面和諧發展的才能。美術學科內容豐富,形象生動,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創造性和感染力,在開展思想教育方面佔有優勢。“百育德為先”,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至關重要。通過美術教育,學生可以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品質,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民族精神,增進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陳濤。淺談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新課程(中),2012(2)。

[2]魏國海。國中美術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學週刊,2013(11)。

[3]楊建濱。國中美術新課程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