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滲透論文

才智咖 人氣:2.38W

摘要:德育教育是孫穎教育體質改革的一種新型教育策略,同時也是個新時代教育目標的體現,本文主要以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教育滲透為物件,通過德育教育概念及原則的說明,進一步提出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如果進行德育教育滲透。

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滲透論文

關鍵詞:德育教育德育滲透中學語文

一、德育教育概述

1.德育教育的含義

德育教育的內容主要包含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是隨著新課改的一種教學目標要求,其強調學生的全方面的素質教育,對於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社會就業都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展現。

2.德育教育的原則

2.1方向性原則:國家教育部通過《中學德育綱要》明確指出了我國新時期中學德育的方向性培養目標,同時也為現階段我國中學教育目標提出了具體的指導,在具體的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嚴格的以綱要內容為基礎方向,通過教學環境的優化以及教學措施的優化,進而實現教育成果的優化以及新時代教學目標。

2.2實效性原則:在中學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尤為值得注意的是避免在養成教育措施實施過程中形式大於內容,而不能真正有效的在校園內推廣德育教育;一切執行的措施都必須以充分的結果為目標導向,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全力保障德育教育措施的實效性。

2.3階段性原則:中學生處於對於知識的好奇階段,其接收知識速度較快,但同時其理解吸收的能力一般;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應當加強對於階段性的把握,不僅是學校對於年級階段性任務以及內容的規劃,同時也有老師對於不同學生不同程度的不同階段規劃,這樣才能有秩序的穩步實現學生整體德育水平的提升。

二、中學語文教學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1.健全德育教育評價體系

健全德育教育評價需要針對教師應用和教育成果兩個方面進行設計:

首先,要對教師事實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工作質量進行評價,一方面督促教師更深入進行實踐落實,另一方面也幫助教師發現自身問題,及時進行解決。結合調查中發現的教師語文教學德育滲透能力差的問題,發現德育滲透中內容選擇不佳、方法應用不善、時機掌握不利等要點性問題,除了追求表面效果,還要追求真正的實效,是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不再停留在表面文章。在此基礎上,學校要對語文教師德育滲透工作質量進行標準化的考評,考評辦法可以採用學生匿名評價、教師間互為評價或者領導評價等方法,無論選用那種方法都要充分注意評價的公平性和真實性。在評價指標上,要衡量教師相應德育滲透工作的質量水平,可以分為三到四個層次,並將評價結果作為教師職稱、崗位晉升的參考,一方面帶動教師進行德育實踐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保證對教師德育工作的意識約束。

其次,要對語文課堂中的.德育滲透學生接受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目標在於評估德育教育工作質量,發現學生學習問題或者教師教育問題,這一評價工作可以由教師直接承擔,例如在教學工作中針對德育滲透的表現方式進行定性或定量評價,判斷學生學習成果。對於學生而言,這種評價方式能夠直接對比學習前後的自身變化,更容易發現自身的問題,在教師的講解和評價過程中,也能夠實現更好的教育接受,一方面讓自身的成長與發展更具目標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導師的指導更具針對性。

2.強化教師教育觀念轉變

首先,完善中學語文教師的德育理論素養,學校應開展更為廣泛、持續的德育思想、能力培訓工作,讓教師全面認識語文學科德育滲透的優勢,拓寬教師的思想觀念,扭轉領導幹部和教師的德育思想與觀念。

其次,學校應主動與區域內/外優秀德育示範學校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舉辦德育思想教育為目標的語文教學活動、公開學習活動等,讓本校領導和教師充分學習其他學校的經驗、方法,以進行內部提升。

最後,加強對教師的職業道德培養,建立起長效的培養機制,保證語文教師對德育教育產生充分、深刻的認識,能夠真正徹底的領會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價值和意義。

3.優化教師德育滲透教學能力培養

在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能力方面,要注重本地化培養,即結合學校特點、學生特點、教師特點進行能力和素質的挖掘,德育教育本身沒有一套標準化的參考方案,僅有相應的內容要求,因此教師德育滲透能力無法簡單的藉助能力培訓、進修學習進行有效提升,更多的還是需要院校領導和教師共同研究,制定本地化的德育滲透方法。

4.構建融合德育思想的校園文化

建議在校園語文文化構建中可以採用如下幾種方法:第一,建設定期的集體性團體活動,結合季節、中學語文教學內容等特點、師生交流平臺開展增強學生實踐感受、強化團隊精神宣傳的拓展性活動;第二,建立校園規章制度,對學生行為規範、準則等進行全面規範限制,形成規範性行為意識的基本文化環境;第三,定期進行思想意識教育和宣傳活動,傳播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文學觀念等,以文化小組或文學文化節等形式對學生的道德觀念進行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第四,定期開展家校交流活動,以家庭走訪、家長訪談會議等形式,由教師和家長進行定期溝通,發現家長在學生德育工作中的問題,及時進行矯正,讓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和發展中來,對學校教育進行補充和輔助。

參考文獻

[1]張菊芳.新課改下國中語文德育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成才之路,2015(14)

[2]王玉國.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國中語文德育教育滲透分析[J].學週刊,201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