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1W

1三本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課程設定方面存在的問題

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論文

一直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還沒有完全擺脫精英教育的思維慣性,有著無法割捨的理論情懷,從形式上看,教育目的依然是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基於這一前提,眾多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形成了以抽象理論為中心的課程模式,課程體系不顧現實社會對畢業生的真正訴求以及市場的反饋資訊,過分追求理論的系統、完整和高深,嚴重偏離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從課程設定的具體內容上看,該專業缺乏市場需求的針對性,培養目標定位和規格趨同,與市場需求差距很大,實驗和實踐教學環節薄弱,教學和實踐脫節。

2改進三本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課程設定方面的策略

通過對目前我國三本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課程設定的現狀分析,從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角度出發,針對以上問題以及不足,除了對症下藥採取相應的措施外,還應該建立一個面向全體學生的以工作就業和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適應社會為目的多元化的專業教學模式。

2.1以就業能力為導向設定課程體系

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為現代工商企業培養優秀的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這種人才應具有寬厚的知識基礎和較強的.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必須使學生在學習期間學到“適用”的知識和技能,並注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知識技能的配置。與此對應,人才培養的教學計劃應側重於重點培養學生應用已有的較為成熟的理論方法,解決企業一線實際管理問題的能力。應在保證專業主幹課的情況下增設一些應用技術理論課、實踐活動課程等專業必修課。

2.2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實踐能力

工商管理實踐與社會聯絡異常緊密,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必須掌握相當完備的社會和文化層面的知識,才有可能應付將來職業崗位實踐中遇到的錯綜複雜的企業問題。2.2.1構建專業實驗實訓教學體系。專業實驗實訓等實踐教學不應成為理論教學的輔助部分,而應該成為理論教學的依託和歸宿。在今後的課程設定方面,應加強對實習、實訓和實踐課程的重視,通過在實習、實訓和實踐課程中引導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主動的轉化為相應的工作技能,同時通過實踐課程可以提供給學生一個實際動手操作的平臺,使學生形成一種學習知識-應用知識-再學習的良好學習方法與環境。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結合理論知識的多運用案例教學,通過教師講授,小組討論,教師點評等一系列的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讓同學們在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過程中,能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並且具備相應的解決問題的能力。2.2.2統籌安排社會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優勢,使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進行有效結合,結合第一課堂的理論知識教學與第二課堂的實際操作,統一環節,優化內容。在課程設定時間安排上,要考慮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先後聯絡,在引導理論課程的學時安排上多留有餘地,,要為學生提供接下來實踐課程以及後期鞏固理論課程的自主支配權和有利條件;在課程設定的總體上,要形成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格局;在課程設定的方式方法上,要從整個人才培養過程考慮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組合,特別是採用團隊活動的形式,既可實現個性互補、協作攻關、模擬現實,又可鍛鍊學生的組織能力。

2.3以適應社會為導向,建立新的考試評價體系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不僅僅是要求人才數量,更加註重人才的質量。所以三本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必須在保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的前提下,更加註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因材施教,實現人才培養的多元化,滿足市場的差異化、多樣化需求。同時,在學生統一的、共性知識基礎上,培養學生個性優勢和特長,就必須改變過去“一考定能力”、甚至“一考定終身”的考試制度。要從社會經濟發展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基本要求出發,突出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對學生全面系統的評價。要加大對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比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引導學生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觀點,不要求統一標準,千篇一律,只要言之有理,論之有據,就可評高分,從而增強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