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職化工專業教學改革論文

才智咖 人氣:7.25K

從中職化工專業教學實際來看,教育教學模式相對傳統,導致理論與實踐相互脫離,加上學生學習理工類課程的難度遠遠大於文科專業,教師自然也面臨更大的教學難題。所以加強化工專業教學改革是當務之急。

論中職化工專業教學改革論文

一、積極應用資訊科技,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資訊科技符號包括文字、圖表、音訊、視訊、動畫等,它們能把抽象的化工原理、概念以及裝置內部不可見的結構、複雜的化工工藝過程、瞬間發生的化學變化、微觀原子世界等模擬並展示出來。因此,中職化工專業應積極應用資訊科技,通過特有教學情境把抽象的、靜態的、複雜的、不可見的內容變得直觀、動態、簡明、可見,通過各種不同的資訊科技手段向學生揭示、展示知識的內在規律。同時,應用資訊科技還能將時間與空間的侷限打破,促使學生在發展形象思維時發展邏輯思維能力,順利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實現中職化工專業教學的最優目標。

例如:當教師在為中職化工專業學生講解離心泵的工作原理這一知識點時,傳統的教學方式是長篇講解、掛圖、繪圖、製作模型等,不僅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較差。因此,教師積極應用動畫為學生演示操作方法,不僅學生能直觀地看,還能用滑鼠點選模擬動畫中的引導模組,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增強自主學習意識,學習效果也逐漸變好。又如當教師在為學生介紹化工生產工藝過程時,不僅涉及大量的工藝流程圖,還要涉及海量的裝置結構、工藝原理等,只靠教師講解是很難讓學生記憶的。為此,教師應用化工模擬的資訊科技手段,促使學生在電腦上操作整個過程,選擇性學習整個工藝,兼顧全域性與區域性,彷彿置身於真實的化工生產環境,對理解重要的工藝引數和工藝難點有較大的突破。

二、開展課外考察活動,重視滲透環保教育

當前,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中職化工專業教師也應突破課堂限制,將學生帶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盡最大努力創造課外考察條件,重視滲透環保教育,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促使學生在社會與自然中健康成才。通過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在考察實踐中掌握第一手資料,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還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有責任對生存環境進行關注、保護。

例如:學校所在地與大的湖泊毗鄰,水資源豐富,且當地蘊藏著非常豐富的非金屬礦產資源,包括芒硝、岩鹽等,特別是芒硝,其儲量相當驚人。但隨著芒硝資源的開發、利用,當地迅速崛起了化工產業,環境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在化工企業較集中的地區,很多農田已經不適宜植物的生長。教師組織學生對化工園區的`環境進行調查,並對周邊河道的汙染情況進行考察,親自聞一聞河水的刺鼻氣味,同時衝擊學生的視覺,使學生增強直觀感受,從而親眼目睹汙染環境的可怕後果,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感、使命感,最終真正意識到化工汙染就在我們身邊,畢業後需要同時面對社會問題、環境問題。如此一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注重武裝自己,強化環保意識,提高環境問題的解決能力,在行動上以身作則,保護環境。

三、注重加強校外實訓,培養更多職業人才

如今,社會需要的是理論知識紮實、動手操作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這同時也是中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因此,校外實訓逐漸成為中職學校學生開展技能訓練的一項重要措施,而工廠、企業等成為學生校外實訓的主要陣地。當然,中職化工專業的校外實訓應從教學需求、企業生產需求出發,採取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包括半工半讀、工學交替、訂單培養、頂崗實習等,能不斷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學生成長為有用的職業人才。

例如:學校化工專業可與當地企業合作,採取訂單培養的方式,按照企業的需求對培訓內容進行設計,合理安排課程,將教學與就業密切銜接在一起。作為化工專業教師,也應從企業的實際生產流程、產品生產原理等入手,創編校本教材,通過半工半讀、工學交替等方式銜接課堂教學與技能實訓,實現實訓和生產技術之間的零距離,從而培養一大批能獨立操作的職業技工人才,解決企業技工荒的問題。不管是工還是讀,主體都是學生,學生手腦並用,在做中學、學中做,才能實現協調發展,將中職學校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充分體現出來,是中職化工專業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總之,在中職化工專業教學中,教師應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應用先進的資訊科技,重視對學生滲透環保教育,注重校外實訓的強化,並在教學實踐中加強探索和鑽研,致力於找尋更多更適合的教學策略,讓中職化工專業教學為培養應用型人才貢獻更大的力量。